不眠守岁夜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09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一为辞旧岁”即年长者守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二为迎新春”即年轻人守岁,有为父辈延长寿命之说。除夕守岁的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大意为:除夕之夜,长幼聚饮,各相与赠,酒食相邀,彻夜不眠,以待天明。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守岁是中国过年之中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诗句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就是守岁的最佳写照。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除夕守岁习俗到唐朝初期逐渐盛行,唐太宗李世民也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中国大地上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只不过是方式和做法略有不同。由于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丰富多彩,再加上党和国家对百姓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现代人的除夕夜,除了享彩纷呈的大型综艺套餐—春节联欢晚会,还有许多自娱自乐的节目,也让除夕守岁变得多姿多彩!
小时候,总觉得年三十就是一年之中最繁忙的一天,也是最开心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不但可以穿上企盼了一年的新装,享受到平日里不敢奢望的美食,还可以得到一年之中唯一而且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压岁钱。那时,父辈们也掌握了我们的心理,经常在除夕那天忽悠我们做事情,并一本正经地说:大年三十,有三十条活路。也就是说:年三十那天,不用别人安排,每个人都要主动完成至少三十件事情,并根据完成事情的情况来决定压岁钱的多少。因此,为了一个个目标和诱惑,我们姐妹一大早起床之后,就争先恐后地自个寻找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去做,包括打扫房间,清洗餐具,清除房前屋后的杂草,处理垃圾之类…为了达到目的,做一件就先在小本子记录一下,又向父母报告一次,直到三十件活全部完成。待各项任务项光荣完成之后,几乎就到了天黑的时候了。说实在的,从清晨开始,我就觉得这一天特别难熬,老是期盼天黑得快一些。然而,天公似乎在有意和我作对,感觉这一天时间走得特别慢,天也特别漫长!
吃完年夜饭,同辈的堂兄堂弟姐妹们都会悄悄找个僻静的角落,迫不及待地独自一人开始清理自己的收入”清理完毕,就用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小方块手帕,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所得一层一层地裹紧,打结扎牢,像宝贝一样地揣在自己的裤兜里,有时还要用锁针把方帕与裤兜串联起来,以防遗失。待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就幸福地闭上双眼,盘算着在大年初一到元宵节的这段时间据自己的喜好需求如何支配这笔不斐”的收入…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是最聪明的女人,她不但做事有霸气有魄力,而且还充满神秘感,我不知道她的脑海里为什么总是装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除夕,她总是第一个带头熬年守岁的。每当大年三十,她的嘴里最爱说一句谚语:除夕的火,元宵的灯!每每吃完年夜饭,不管条件如何艰难,她都要安排晚辈们把家里的炉火生得旺旺的。在她心中,除夕这天夜晚把炉火生旺有三层含义:一是让家人感觉到年关的温暖,二是象征着来年的收入红红火火,三是能够驱除邪气保佑家人平安。后来,我查了一下关于守岁的习俗,的确有年这样一个神秘的传说。因此。
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据说年”最惧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们便想出了一整套度过年关的办法:家家贴红对联和门神、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因此,每到这一天晚上,大家都提前做好晚饭,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生旺炉火,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之于儿时的我们,感觉只要有大人在家,一切都是平安的,守岁只是出于一种好奇和无奈。守岁虽然好玩,但也觉得十分难熬,因为那时的农村没有电,也没有电视,更没有春晚。然而,奶奶总是想尽办法来让我们参与到守岁中来。从吃完年夜饭开始,她总是不停地给我们讲故事,又让父亲叔伯们给我们拉二胡吹笛子,曲目多是《歌唱二小放牛郎》《北京的上》《东方红》《十送红军》之类的。待我们审美疲劳精神疲惫的间歇,奶奶总爱使出各种绝招,想尽法子吊我们的胃口,驱赶着我们的睡眠。要么说:再熬一会儿,我兜兜里还有糖。要么就安排我们洗头洗脚,说年三十晚上谁把头和脚洗干净了,来年走到哪儿都会碰到人家吃好的。于是,年少无知的兄弟姐妹们便不遗余力地把自己小脚丫子一次一次地擦洗个净净,并一次一次地要求奶奶进行检查,看看是否达到了所谓干净的标准。或许是童年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之故吧,那时,只要一谈到吃的东西,往往对我们都有非同一般的诱惑力,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真是好笑。
于是,我们总是在奶奶的各种善意的哄骗手段中,一直要坚守到午夜时分,直到一个个依偎在爸妈怀里打着呼噜…
如今,社会的每个缝隙都塞满了经济的余味,一切真善美都被金钱支撑着包裹着,即使是喝着红酒,品着绿茶,饮着咖啡,看着央视的春晚熬年守岁,可怎么也找不到童年守岁的感觉,怎么也触摸不到童年守岁彻夜不眠的那种幸福。虽然也能体会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的意境,可味道总是怪怪的,感觉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记忆中的除夕守岁,虽苦,但却回味无穷!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
年味——除夕守岁,关于年味与年味儿的介绍
旧年不需记,风逝的流年,不再是念念不忘的过往。有些人,有些事,连一笔带过都无需提及,如旧物蒙尘,且在安静中寂灭。早春的风,拂绿温暖的笔尖,新的日子里,只写我爱,只写欢喜,只写我与你们,静如花开的情谊…...
除夕邂逅立春,这样吃最健康!
今天是除夕年味愈来愈浓天文专家表示即将到来的猪年中将出现我国传统历法中的“无春”现象即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日”打算守岁的大家,可千万不要错过立春美食哟!除夕与立春2019年立春时间是阳历时刻:农历时...
上一篇:落寞烟花映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