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启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23

[幕启]:甲、乙、丙、丁四女上台。
(合):姐妹四人走上台,新年伊始乐开怀,一起鞠躬行个礼,祝愿各位都发财!新年好!(鞠躬行礼)
甲: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是大姐,我叫郭美美。
乙:我是二姐,我叫婉豆花。
丙:我是三姐,我叫朴井惠。
丁:我是四姐。
(其它三位)嗯?
丁:到我这儿不叫姐了哈,我是四妹,我叫聚宝盆。所以我们是……
(合):锅碗瓢盆组合,哦耶!(做胜利的动作。)
甲:今天我们给大家说段相声。
乙:相声的名字叫《过新年》。
丙:过新年也叫过元旦。
丁:我去包饺子擀面……
(其它三位):你就知道吃啊!
丁:不吃,能这么胖嘛!
甲:既然是过元旦,你们知道元旦的来历吗?
乙:我知道,这元旦可能和元朝有关。
(丙、丁)合:有可能!
乙:听说元朝有位皇帝,早上起来上厕所,就感觉呀不太顺畅。他就使劲,(唱):拉呀拉,拉呀拉,拉拉拉拉拉拉拉……
(其它三位):别唱了,这个费劲!
乙:终于,他产下一玫鸡蛋,非常欢喜,就把这一天定为元旦!
甲:你可真会听说,没这么回事!
乙:听说那鸡蛋还冒着热气,剥了皮还能吃,不信你们尝尝?
(其它三人作呕吐状)
丙:太恶心了,我听说是这么回事!
(其它三位):怎么回事?
丙:听说元朝的时候,有一只公鸡下了个蛋。老百姓以为稀奇,奔走相告。这消息后来传到宫庭里,皇上也觉稀奇,就把公鸡下蛋这天定为元旦。
乙:哈哈,三妹你可太逗了,公鸡下蛋不等于男人能怀孕吗?
丁:回家让三姐夫给你生个小孩儿,准保登新闻头条!
乙:就是,这孩子跟赵本山、宋丹丹学坏了。名牌公鸡,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哦耶!(做动作)
甲:你们别闹了,不是这么回事!
丁:大姐,我知道!我听说呀……
(其它三位):你也听说了?
丁:我不是听说,我是分析。
丙:四妹有文化,分析准不差。
乙:戴个小眼镜,比俺们淡定。
甲:四妹怎么分析的?
丁:我分析,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日子的意思,元旦就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乙:这学问是挺高,跟没说一样。
丙:这我也知道。
甲:四妹说的有道理,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
乙:禁书就是黄色书刊呗?
丙:这没文化多可怕,禁书就是不让读的书。
丁:什么呀,晋是晋国的晋。
(乙、丙)合:晋国呀!
乙:不对,我听过晋朝。
丙:我也听说了,三国就是让晋朝统一的。
乙:三妹真有学问!(伸大姆指)
丁:晋国是春秋时的晋国,后来分裂成了赵、魏、韩。
(丙、乙)合:怎么会分裂呢?凑一块儿打仗多厉害!
丁:咳,你俩问题真多,快听大姐说吧!
甲: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始为农历1月1日,并延用。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元旦变成了公历1月1日,农历1月1日演变成了春节。
乙:哦,古人都过错年了呀,改过来挺好。
丙:公历是怎么回事?母历是怎么定的?
丁:牡蛎还蛤蜊呢,比我还好吃!
甲:公历也叫西历,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纪年方法,传说元旦这天是耶稣降生的日子。
(乙、丙)合:哦,阿们!
甲:古代许多过新年的习俗,现在都挪到春节时举办了。
丁:俺们年轻人两个节日都过,而且过元旦不比过春节逊色。
乙:我也过了,包的饺子!(嘎叭嘴)吃的那个香啊!
丙:你就知道吃,我过年做什么了你们猜?
乙:迋商场?
丙:no,太费钱!
甲:是单位举办新年联欢会吧?
丙:我没去!
丁:去跳广场舞了吧?
丙:我跳那玩意儿,一帮老头老……(一瞅甲,伸了下舌头)没去!
(甲、乙、丙)合:那去做什么了?
丙:会网友呗!(假装不好意思)
(甲、乙、丁)合:额的个神呀!
丁:三姐这是要红杏出墙吧!
乙:妹夫在家就不上火?
甲:现在这年轻人,都是有俩钱儿烧的!
丙:现在这网络多发达呀,在家我没事总聊天。一个手机上QQ,一个手机聊微信,一个手机上微博,电脑上聊视频!
丁:我的天,不够你忙活的了!
乙:再把你累个好歹的!
甲:不可思议呀!
丙:一点儿都不累,就是跟老公吵架累!
乙:不吵架就怪了!
丙:我不理他,最近聊个好友,约我元旦到公园见面。
丁:你去没?
丙:能不去吗?他网名叫小王子,天天给我写情诗,我这心呀,早就属于他的了。(扭身甩胳膊)
丁:三姐你真牛!
乙:我要是妹夫,就跟你离婚!
甲:真是无可救药啊!
丙:过年那天我怀揣着七上八下,万分喜悦,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情去见了网友。
(甲、乙、丙)合:这都什么词呀!
丙:我的小王子终于出现了,我都不敢抬头看他!
丁:为啥?
丙:害羞呗,嘿嘿嘿……
(甲、乙、丁)合:切!
丙:他在我身边说了许多动情的话,正当我想以身相偎的时候,我抬头一看,吓我一大跳!
(甲、乙、丁)合:咋的了?
丙:我地妈呀,原来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比我爹岁数都大,搞得我抑郁了好几天!
(甲、乙、丁)合:该呀!
甲:你呀,就是太幸福了。我小时候过新年,饺子都吃不上!
(乙、丙、丁)合:那吃什么?
甲:我小时候赶上了中国还苏联外债,全国老百姓都挨饿。过年了,我妈用榆树皮熬粥,掺了点儿玉米面给我们吃。
(乙、丙、丁)合:那可咋吃呀?
甲:我吃得可香了呢!肚皮撑得多大,出气都费劲!
丁:那时可太苦了!
丙:就是,树皮也能好吃?
乙:我刚结婚那会,家里也不富裕。我对象家里哥八个,姐五个,我对象是老旮瘩。他家穷的,耗子到他家转三圈都得含着眼泪出来!
(甲、丙、丁)合:可够悬的!
乙:结婚时,我家就要了一百元彩礼,到现在还欠着呢!
丙:这是不能还了!
乙:还是我妈心疼我,赔送了三大件。
丁:都有啥?
乙:缝纫机,收音机,装衣柜。
丙:这也太寒酸了!
乙:已经不错了,他家什么也没有,就一样家用电器……
丙:什么呀?
乙:手电筒!
(甲、丙、丁)合:咳!
乙:结婚头一年在他家过新年,他七个哥哥、嫂子,五个姐姐、姐夫都回来了,还有一大帮孩子们。
甲:这可怪热闹的。
乙:吃饺子的时候,婆婆一个劲儿说,锅里还有呢!我这人心实,吃可饱了。抬头看看大伙,都咽唾沫呢!
(甲、丙、丁)合:为啥?
乙:锅里没有了!
(甲、丙、丁)合:咳!
乙:就我和孩子们吃饱了,他们都啃的窝窝头。
丙:我小时候过新年,比你们好多了。学校开完联欢会,放学回家上炕就吃饺子。不过那时候吃的饺子香,平时也吃不上几顿饺子。
(甲、乙)合:知足吧!
丁:我小时候念书是在封闭学校,元旦也没回家。白天开完联欢会,晚上学校给改善了伙食,一人一饭盒饺子。那饺子可太腻人了,我吃不几个就给倒扔了!
(甲、乙、丙)合:啥,给倒了?
丁:你们咬到舌根子了,倒饭菜是常事。
(甲、乙、丙)合:啥,常事?
丁:学校养了十多头猪,吃的可肥了!
甲:这是败家子呀!
乙:给我留点儿多好!
丙:猪比我生活都好!
丁:三姐想当猪?
丙:(急摇头)不当!
甲:现在生活都好了,过新年也不在乎吃啥了。我们老年秧歌队在元旦那天参加了比赛……
(乙、丙、丁)合:获奖没?
甲:那是必须地!
丁:大姐也会甩时髦词儿了!
乙:元旦那天我在单位开的联欢会,可热闹了!
丙:你演节目了吗?
乙:那是……
(甲、丙、丁)合:必须地嘛!
乙:我们车间小组合跳一个《小苹果》,把全场都带嗨了!
丙:看把你乐的,都能看见胃了!
丁:我有个提议,过年了,咱们给大家跳一个《小苹果》咋样?
(四人合):那是必须地!
(舞台播放《小苹果》音乐,四人连唱带跳。)
(完)

共 282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段四人相声,幽默诙谐搞笑,四个人对于元旦进行了解析,喜闻乐见,既有生活常识,历史知识,也有许多乐趣生活常识与说学逗唱巧妙结合,作者把给人们带来许多欢乐愉快的同时,也解析了元旦的来历。问好靳军社长,推荐阅读。【编辑秋心】
1 楼 文友: 2015-01-04 2 :09:21 感谢社长辛苦编辑,遥祝问好! 乡土情怀,农民本色。绍兴治疗白癜风方法
熬夜胸闷胸痛
前列腺癌术后ED的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