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故事我的一个道姑朋友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3-06
记忆妈妈包饺子,关于今天妈妈包饺子日记的介绍
“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民以食为天,由这句旧年俗语,能看出物质匮乏年代,饺子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味觉这个词很妙,有味道、有感觉,融合在一起,外加一点温度。有了味道,有了感觉,就如同走过的道路上所遗留下的足迹,只要一个碰巧,我们就会想起过往的曾经,想起味道。
一包水饺,母亲吃完早饭,就早早地忙乎着摘菜、洗菜、炸菜、和面等。母亲拌好馅子,饺子的味道就出来了。母亲很会调馅,饺子味道特别好吃,咸淡适中,味道鲜美。包的饺子形状也美观大方,像一个个元宝一样,稳稳地端坐着,一行行,一圈圈,整齐有序,又像一朵朵开放的花儿一样可爱。
一上午被饺子味包裹着,肚子也就早早的给饺子留空了,不到天晌就咕噜噜地叫。
母亲自己一人又擀皮,又包饺子,好一阵忙活。擀皮的声音最美,最悦耳,像打击乐一样,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又像一首古典乐曲,韵味悠长,回响在整个美食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灿烂在人们的餐桌之上,美味在人们的舌尖上。这首古老而又年轻的乐曲,时而急促,时而缓慢,一个个的小面团在母亲的手下魔术般地舒展开来,幻化成一张张圆圆的饺子皮,像荷叶一样美而清香。
“听说,有人一下能擀四五个饺子皮,能包两个饺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一行做好了也行。”母亲边说边看着我。
“嗯,我也试试。”看着母亲娴熟地擀着面皮,感觉很简单。
一开始就学着母亲快速地擀,可手中的面皮总不合拍,不是拿快了没擀着,就是慢了,面皮抽不及时,擀出来的皮子形态各异,就是没有圆的。
“开始慢一点,一下一下的,熟能生巧,做多了,自然就快了,擀好的面皮要中间稍厚,周边薄。”母亲边示范边说。
在母亲的指导下,虽擀的皮不如母亲的圆润,但总算擀了出来,也包了几个不太象样的饺子,在那一盖顶的饺子群里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饺子包好,那蒜一掺,饺子味就更浓了,荡漾在院子的上空,馋得我直咽口水。以后只要一闻到蒜泥的味道,就会想起饺子的美味,这蒜泥和饺子可谓一对黄金搭档。等饺子端上桌,就把饺子一个个地拿到桌子上,让饺子整齐地站上两行,也把自己的“杰作”摆在里面,这样放在桌子上,不冷不热的,这一行吃一个,那一行吃一个,既有趣又有味。
也有淘气捣乱的时候。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母亲包水饺,我就跟着捣乱。在桌子上拿着面团玩,粗的搓细,长的变短,圆的压扁,扁的弄团,还捏个小鸡、小鸟什么的。不爱玩了,就把手指伸进母亲擀面杖前边捣乱,有时母亲故意擀你一下手,一疼了就抽回来,弄得自己脸上手上都是面,趴在桌子上,脚也不老实,一不小心把后面的暖瓶蹬倒了。慌乱地跑出去,知道自己惹事了,也很后悔。到吃饭时间也不敢回家,在外边问弟弟。
“暖瓶碎了吗?”
“碎了。”
“妈妈怎么说了。”
“没怎么说,让你回家吃饭呢。”
我悄悄地蹭回家,灰溜溜地很乖地坐在桌子跟前吃。一边吃,一边偷看母亲。母亲做着自己的一份事,也没说什么,看着我一顿狼吞虎咽的样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慢点吃,别噎着。”母亲平静地说。
“嗯。”我耷拉着脑袋,声音低低地应答着。
当时我只想快吃,恨不得一口气吃完,赶快离开饭桌,哪还有脸吃呀。但还是禁不住饺子的诱惑,也确实饿了,也馋呢。饭罢,赶紧溜出去。一下午也勤快了,干这干那的,也算“将功赎罪”吧。
饺子的味道一直留在记忆深处,这是一种浓浓的母爱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一种亲情,一种乡愁,一种文化,萦绕在人生之中,丰富着人生,浸润着人生…。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饺子
饺子(jiǎozi),又称:水饺,是一种有馅的半圆形的面食,因为形态微扁,于是还有地方上叫做“扁食”。饺子被称为Chinesefood的中餐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上佳的口碑,所以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是能看到寓意吉祥的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皮包馅水煮或煎、炸、蒸等加工成熟,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淤青不退有几种原因玉林正骨水疗效怎么样武汉治疗癫痫病方法
女性风湿吃什么东西好什么是更年期女性应注意事项
易抽筋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