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最后的一缕光芒斜斜地穿过立交桥的立柱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3-25

摘要: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世间最最悲剧的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在”。去年,一个意外,母亲永远的离开了自己,演绎了一场“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剧。而今,祥子除了看着扁担思念母亲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引子: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承办的2010年中共首次廉政文化文物展览,在全国范围内征借了 70多件文物,其中有根名叫“朱德的扁担”备受关注。文物展时,一个叫李祥的年轻人拿着一台数码相机没见过世面似的,一个劲地拍照,光那根扁担就拍了二十几张,旁边的人甚是困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祥子自己清楚得很,因为参观之人中或许只有他对扁担有特殊的感情,一看到扁担,就倍感亲切,在他们家,也有不少的扁担,而且每一根扁担都有自己的故事,特别是放在灶台上的那根断扁担。

(一)

二十多年前,一个祥和的日子,一声婴儿哭声传出,老李家增添了一个男丁,一时间鞭炮连天,好不热闹。可据村里会批八字的老先生说这婴儿五行奇缺,怎么起名都不妥,而更奇怪的是这五行奇缺之人命倒很硬,八字跟家人都不怎么合,迫于无奈,老李家就给起了个“祥”字,当然也是希望日后祥和点,免得八字不合,克这个克那个的。

李祥,一个简单的名字,村里人也很是简单的叫他祥子,当然他这个祥子是不带骆驼的祥子。祥子出生于一个多山的省份,从小也就生活在大山里头,甚至在上大学前就没出过大山。祥子家坐落在山脚下,周围群山环绕,一抬头就见大山,甚至门口还有一座山,跟当年愚公所住的地方一样。不一样的是愚公年且九十,还领着一家人移山,最后感动了天神,在天神的帮助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可祥子的祖上没有这号人物,只能任由大山挡住眼帘。

自古马瘦毛长,人穷志短。

在山里头,孩子们从小就有种与世隔绝的自卑。还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改变山里志短的孩子们。

山里的孩子们自上学始,就梦想着飞出大山,哪怕再苦再累也值得。从小,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反反复复的教育孩子们,只有努力读书,才有出息。老师们张口闭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甚至教室里都明目张胆的贴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口号。因而那些只读圣贤书的人,一个个鼻子上都早早的骑上了眼镜,但即便近视再厉害,山里的学生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那时候,读书,成了山里的孩子唯一的出路,也确实有很多人靠读书改变了自己一家人甚至一村人的命运。

但是在农村,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学的,更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那么明智地让孩子上学的。祥子虽然很幸运,他有一个明智的母亲,但祥子上学那会,日子过得甚是凄惶。

看着眼前展览着的扁担,祥子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想起了什么。

那些年的农村都穷,烧火做饭只能烧柴火,很少有人买得起煤炭,更不用说天然气电磁炉了。而烧柴火就必须建一个大大的灶台,开一个足可以容纳燃烧半个小时柴火的灶门,灶台上搁上两口大铁锅,有的还在中间搁一口小铁锅,大的直径在一米五左右,一前一后,小的在灶台中间突出的肚子上,一般情况下,前锅做饭,大做小用,后锅烧水,热水洗澡,中间那个煮点番薯山药等农副产品,穷人家辅助充饥节约主食。

看着眼前展览着的扁担,祥子想起在自己的老家灶台上,铁锅旁,也放着两截扁担。只是他们家那扁担已经从中间断开,还拉着竹丝,在灶台上熏得金黄金黄。虽然年岁久远,但祥子依然清晰的记得这根扁担是母亲亲手做的。

1997年,绝对是个很特殊的年份。那一年,游离了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举国欢庆,普天同乐。可是,就在这么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祥子一家却失去了很多欢乐。

父亲外出打工,三年未归,开始的时候,还有寄钱回家,但一年后,就再也没联系过家里,不但没钱寄回来,连一封信都没有,简直就是杳无音讯。

在农村,就算谁家死了只猫,谁家母猪下个崽,都能被八卦好几天,更何况祥子的父亲一走三年,杳无音讯,于是祥子的父亲很不幸在成了村里八卦的头号对象。

有人说,他父亲在外面发了财,另娶了妻室,不再回来了;也有人说,他父亲在外面违法乱纪,被抓起来了;甚至有人说,他父亲贩卖毒品被枪毙了。反正不管是那种传闻,结果都是几乎失去父亲这样悲痛的现实。

祥子的母亲哭天喊地,捶胸顿足,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己的丈夫走了三年,连个打工的地址都没有留下。

村里人常说的“生儿不读书,不如养头大白猪”。

看着正在读初中,正需要钱的祥子,看着比他小几岁,还在读小学的两个女儿。祥子的母亲心痛不已。为了让三个娃娃上学,祥子的母亲义无反顾在跟着村里人去工地干活。

在工地,工程都是分包给当地的包工头,而那些包工头能拿到工程,除了一些是铁杆亲戚,大部分都是花了大价钱走后门搞到手的。当一个人为一件事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时候,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捞回失去的东西。包工头自然也是这样,一旦工程拿到手,唯利是图的本性就展现出来。

唯利是图的包工头,要求来干活的工人什么都自己带。挑沙石用的扁担,挑混凝土用的车胎皮畚箕,绑扎钢筋用的扎钩,出工时带的手套,丈量用的钢卷尺,敲钉子用的锤子,割水泥袋用的镰刀,剪铁丝用的钳子,雨天施工穿的雨衣……

那天夜里,一家人吃过晚饭,坐在院子里乘凉。祥子的母亲说,第二天要去工地挑沙子,得找一条合适的扁担。

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扁担,其实扁担是很有讲究的。扁担要是太大了,肩膀上感觉一块石头压着,难受得很;扁担要是太小了,不仅容易折掉,还会把肩膀勒得入肉,更痛苦。

在农村有一条好扁担,可降低不少劳力呢!一条光滑称心、弹性十足的扁担挑起重家伙时在肩上晃悠悠的上下起伏,可减轻不少负担,而且美感十足。就算现实中没看过扁担和挑夫的人,在电影里、舞台上看那些表演用的扁担挑着花担上下起伏,也会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试想一条硬邦邦的毫无弹性的扁担,挑着重物实笃笃地压在肩上这滋味肯定不好过。

一般扁担有竹制与木制两种。木扁担较小巧且经久耐用,而竹制的扁担弹性好,挑东西的时候既能减轻负担,也能缓解疲劳,也很受人们青睐。在南方,特别是多竹子的地方,竹扁担使用的相当广泛。

祥子看着母亲把家里的扁担都挑了个遍,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没能挑出一个合适的,最后实在无奈了,挑了一条看上去最结实的年龄也是最小的。

“妈,这条不行啊,您看,上面都是虫眼。”

“嗯,这是今年春天才削的,春天的竹子就是不经留,半年不到就长虫了。”

竹子只有在秋季砍伐下来,做好竹制品,放到阳光下暴晒后,才能不长虫,否则很容易被虫子吃空掉,特别是春天砍伐下来的竹子。

“儿子,把煤油灯点上,去背后山上砍一棵竹子,做条新的。”

“啊,妈,现在天都这么黑了,明天再去吧!”

“那怎么行,明天六点就要出工的,怎么来得及,快点。”

祥子很不情愿的拿起灶台上的火柴,点亮了气死风灯,放下灯罩,跟着母亲上山砍竹子。

母亲手脚很利索,几下就砍下了一棵碗口粗细的竹子。动作麻利地褪去竹子上面的枝叶,剩下竹竿,抬了回家。

母亲用手比了比,丈量着长短,用父亲早年做木匠用的锯子锯断,用柴刀从中间劈开,再在两端留好竹节的位置锯下两道口子,把这两道口子上方的竹肉削掉,留下一个槽槽,以便挑东西的时候固定物件,再用柴刀转圈的把竹节打磨平整,一条扁担也就做成了。

“儿,快去睡吧。”

等母亲把扁担做好,祥子都在凳子上打起瞌睡了。看着新做好的扁担,祥子拿起来试了试,大小正合适,长短也适中,弹性更是一流,不愧是做扁担的能手。

“妈,这是秋天砍下的竹子,一定很耐用了。”

“不一定,工地上干活,什么东西都很费。”

“只要不被压折就能用很久。”

母亲把做好的扁担放在吃饭的桌边,以免明天出工时着急忘记了。

祥子吹灭了煤油灯,睡觉去了。

(二)

五点钟,天还没亮,祥子的母亲就起开火做饭,等祥子睡醒起来,母亲已经出工去了,饭菜都在铁锅里热着。

祥子洗脸刷牙完毕,从锅里端出饭菜,坐在桌边,静静地看着饭盆里的饭,泪都下来了。因为他看见饭盆里的饭只少了一小块,饭刚刚蒸熟的时候应该跟饭盆一样平,而母亲吃过之后应该要少掉一小半,而母亲把中午的饭带走之后,应该就只剩下一小半了,可是眼前这盆饭,跟没动过的差不多。

祥子知道,一定是母亲忙忘了时间,怕出工迟到连饭都来不及吃,胡乱的用饭盒装点就走了。

这怎么行呢,母亲是去干重活的,不吃饭怎么行呢?

祥子没多想,从腌制的鸭蛋的盐水中捞出一个鸭蛋,用清水洗了洗,连蛋壳都不打开,摁进饭里,加了一灶柴禾,连饭一起蒸。

祥子看了看大堂的钟,算来时间差不多,鸭蛋也熟了,于是端起饭盆,用另一个饭盒装好满满的一盒饭,用一个塑料罐子装上满满的一罐青菜,再找了个1.5升的塑料瓶,装满满的一瓶淡茶,骑着自行车给母亲送饭去。

虽然祥子头一天晚上听母亲说起过工地的位置,但是真正找起来还是很辛苦的。每一工地都有很多的施工便道,但不是每一条施工便道都一定畅通无阻。祥子骑着他们家那辆跟他一样年纪的破自行车,一条便道一条便道的试行,遇到过不去或者断路了就折回,重新找一个入口再试行。

眼看就到中午了,太阳正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而祥子骑着他父母结婚时买的老自行车,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地在试行。

多少次祥子都想打开瓶子,喝口茶,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母亲还在工地,正在太阳下劳作,他就忍住了。哪怕多留下一口茶水给母亲,母亲也能减轻一份辛劳。

当祥子找到母亲干活的那个工地时,也已经到中午了,工地正好收工。无论是哪个工地,没有包工头发话,谁都不敢休息,更不敢提前收工,否则,包工头随时都可以赶你回家,而且还不给你工钱,人家的地盘人家说了算。

母亲的那个工地,人不少,但是女人很少,都是力气活,哪有几个女人吃得消啊。因为女人很少,祥子一眼就看见了母亲。

“祥子,你怎么来工地了?快回去,太阳这么大,别晒坏了。”

“妈,您忘记带饭了,我给您送来了。”

“我带饭了,只是忘记带水了。”

“水我也带来了,我还给您煮了个鸭蛋。”

祥子高兴的跑到母亲身边,打开袋子,把饭盒递给母亲。

“你怎么把鸭蛋煮了,那是留给你上学时带去学校做菜的呀。”

“妈,我上学不用,还是您带工地吃吧。”

“那么咸,我带工地吃,那我得喝多少水啊。”

祥子母子俩找了棵松树,坐在松树下,勉强感觉到一丝清凉。

“祥子,这么多饭,你也一起吃吧,这么迟了,太阳又这么大,吃完饭,等太阳小些再回去。”

祥子争拗不过母亲,只能听母亲的,一起吃着自带的午饭。

这时,祥子看到工地上到处都是吃饭的工人,三五成全的席地而坐,大部分工人出工的时候都带了些茶水,但是上午基本上就喝光了,吃饭的时候只能用空瓶子装点抽水机从山坳里抽上来的水喝,祥子看着那些喝阴沟水的工人,再看看忘记带水的母亲,祥子心一阵阵的剧痛。祥子难以想象,一个上午,没带水的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难道也喝那些阴沟里抽上来的生水吗?那水里面会不会有寄生虫呢?人家好歹还有个瓶子装起来,看得见水干不干净,而母亲连个瓶子都没有,难道就直接用嘴从水管里喝吗?如果那样,什么东西喝下去都不知道。

“妈……”

“怎么了?”

“没,没什么。”

祥子想饭和水的事,但看着工地上那么多工人都那样,祥子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面对这样的艰辛,一个自诩为天之骄子者,还有什么发言权呢?面对伟大的母爱,一个自诩为孝子的祥子,还有什么脸说出口呢?

祥子还没吃完饭,包工头的哨子就想起了,母亲告诉祥子,这是出工的信号。还好,祥子看着母亲吃了大半盒的饭,大半瓶的茶水。

工地工人都出工干活去了,剩下祥子无所事事的坐在松树下乘凉,这样的画面很是不和谐,但祥子只能听从母亲的,等到太阳小些再回去,省得母亲担心。

在树荫下的祥子,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三)

“扁担砸断怎么了,难道要我给你接起来吗?”

包工头气势汹汹的吼着。

“可是,我没有扁担,怎么干活呀?”

“没有扁担就回家去,没你就不要干活了,真是的。”

“我没说要回家,我在请你帮忙找根扁担给我,我好干活。”

“嘿,你不知道规矩是不是,所有的劳动工具都是自带的,不要说我们没有扁担,就算有也不给。”

不知睡了多久,祥子被一阵吵闹声吵醒。刚刚睡醒的祥子揉了揉朦胧的眼睛,正准备好好看出戏的他,顿时惊呆了。

在前方,母亲手里拿着两截扁担,正在跟包工头理论,而旁边的工人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干活,整个工地闲着的人只有三个,祥子、祥子的母子和包工头。

共 7129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扁担的故事很多,它承载着历史、亲情、屈辱,更承载着付出、汗水、爱情和希望。作者笔下的扁担是母亲挑起家庭重担的劳动工具。这根扁担浸透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辛勤汗水和辛酸泪水。然而,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儿子最终成功地飞出了大山。这让母亲足以自豪和骄傲,所有的屈辱和劳累都值了。看完这篇小说,真有欲哭无泪的感觉,那种遗憾和悲愤真的印证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生至恸。文章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扁担和母亲的血泪史,希望天下为人子女者及时行孝,莫留遗憾!好文推荐共赏!【编辑:米奇】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052005】

1 楼 文友: 201 -05-18 21:41:10 真情、直白和真实是本文的特点,细节描写也很到位,假以时日,童话定会更有精品文章的。

回复1 楼 文友: 201 -05-19 09:02:48 谢谢米奇的精心审阅和留评!

回复2 楼 文友: 201 -05-25 06:0 : 0 好啊!我的文章都发春秋,你看到了,还麻烦你去审一下,不吝赐教哈!

 楼 文友: 201 -07-16 14:20:10 一根扁担记录着母亲生活的艰辛,更渗透着一个伟大母亲辛勤的汗水,文章饱含深情,笔触细腻。廊坊治疗癫痫病费用什么人容易患痴呆症武汉男科医院哪家好

小儿胳膊脱臼怎么处理
舒尔佳奥利司他有用吗
尿酸高怎么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