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的妻子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30

摘要:我的妻子,真是一位贤内助呢。这不,比我早退休了好多年。在家里的一切事物,里里外外,她一个人全“承包”了。我可就是一位“甩手大掌柜”了。 俗话说,姑娘好,姑娘好,姑娘是妈的小棉袄。可是,姑娘再好,长大了也要出嫁,也要成为贤妻良母。这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法则。

双休日的上午,我习惯地打开电脑,浏览了一下腾讯,一张不大的小画面,跃入眼帘。说的是一位约六旬多的老汉,双手紧紧抱着已死去的妻子,两个多小时之久也不愿放手的画面。令人感动,令人震撼。老人紧抱着亡妻,说明了什么?说明妻子生前与丈夫之间深厚的感情。以至于老人仍然觉得自己的妻子还活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妻子已亡故,这个残酷的现实。

深厚的感情,取决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取决于夫妻二人个人素质的优与劣;取决于夫妻二人的共同语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取决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相互理解与宽容的程度。

妻子于2015年1月20日,经历半年多的劳辛,终于挺着虚弱的身板,带着疲惫的神情,说着有气无力的话语,颤巍巍、软绵绵地从北京的近邻——燕郊小城,回到大兴安岭东北地区,冰雪包裹中的鹤河小城,她自己的家中,来到阔别已久的丈夫身边。

我兴奋地打个轿车,亲自去火车站,迎接妻子的归来。还特意为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酸菜炖排骨,里脊炒黑木耳,特意煮了一些小米粥。看着妻子大口地咬肉、喝汤,滋滋—滋滋—地喝着我亲手为她熬制的,不加纯碱的小米粥,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和自豪感。妻子这一去,就是半年有余,为了照看刚刚出生的外孙子,真是想尽了办法,付尽了劳辛,耗尽了精力,熬干了心血。原来“明亮”的双眼,“小喇叭”似的嗓门,“高音炮”似的话语,“旋风”似的走路姿态,现在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黄黄的脸庞,暗淡无光的双眼,沙哑的嗓门,浑浊不清的话语,瘦弱无力的身材。细问之,原来是照料婴儿,劳辛之后,却“不得安眠”所致。因心力交瘁,胸闷气短,胸腔隐隐作痛,无奈,转回自己家中,调养生息。

看着妻子满脸的憔悴,瘦弱无力的状态。我心里也感到隐隐作痛。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妻子,在家中好生调养,全力照料好妻子,改掉自己不利于妻子休息的一些习惯。让妻子的饮食起居,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氛围之中。例如:减少上的时间,或调整上的时间,不贪黑上,不起早上。伙食的调整,选择一些健康营养的蔬菜,荤素搭配,亲自下厨烹饪菜肴,忌油腻,多营养,像照料“孕妇”那样来照料妻子,一定要让妻子在短时间里,恢复身体健康,恢复到原来的身体状态。这样,作为丈夫,心里才能得到一些欣慰和幸福之感。

看着妻子憔悴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初在林场生活时的一幕幕场景。二十六岁的妻子,圆圆的脸庞,下玄月似的双眼,总是给人一种温馨、热情的感觉。微微上翘的小鼻子,上玄月似的嘴角,留给人的印象,总是温柔的微笑。一米五五的个头,总是急匆匆地跑来跑去,仿佛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似的,忙忙碌碌地料理着家务。相比之下,作为丈夫的我,倒显得清闲自在,无所事事。

林场的生活条件,一般来说是比较差的。住房,是用木板子加泥土混合建造的简易房。天长日久,木板子腐烂,泥土开裂,房顶是用油毡纸覆盖在木板子上面,风吹日晒,纸屑飘飞,脱离木板子,不知所踪。这种房子真是夏不遮雨,冬不保暖。室内的天棚缝隙,可以看见室外的蓝天。在天棚里,是野猫玩耍的天堂。室内四下的墙角、墙壁中,不时地透进一股股阴冷的寒风。由于交通不便,没有电力资源,医疗条件差,蔬菜种类单一,粮食种类单一。信息来源,基本是依靠收音机、会议、过期一个多月的报纸,外来人的口述等。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大多是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妻子比我先到这个林场工作的,可能是担心我不太适应林场的生活的缘故吧。妻子每天都是乐呵呵地陪我聊天,美滋滋地,变着花样地为我烹饪着原料不多的饭菜。林场唯一的豆腐作坊,是妻子经常光顾的地方。常见的水豆腐,被妻子做成许多的菜肴。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令人百吃不厌的大水豆腐呢。有豆腐泡、溜豆腐、炖豆腐、麻辣豆腐、鸡汁豆腐、豆腐丸子、豆腐夹、豆腐汤、酸菜豆腐、豆腐干、清蒸豆腐……在我的眼里,妻子简直就是“豆腐西施”了。我,被妻子的行为所感染,不仅很快适应了林场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方式。还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改善生活质量的好办法。春季,我们俩上山挖野菜,比一比识别野菜的“能耐,”变换一下口味。夏季,我们俩收拾出一块儿小小的土地。每天下班以后,整理那块儿小土地里的诸多蔬菜,成了我俩的最爱。当地的气温变化特别剧烈,因此,我俩种植的蔬菜也基本上是抗旱耐寒的居多。如圆白菜、卷心菜、马铃薯、胡箩卜、大罗卜、布留克、大葱、小葱、毛葱、大蒜、豆角、小油菜、香菜、荤香、菠菜、芹菜等等。秋季,我俩上山采集山野果,采集各种野山菌。将野山菌晒干、装袋,以备冬天食用。冬季,我俩一起顶风冒雪,上山捡拾烧柴。用手推车,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家里运烧柴。虽然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但是,有妻子的陪伴,我仍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丝毫也不觉得寒冷,相反,我还觉得有些热呐。

时光一晃一瞬间,三十几年的光阴流水般地过去了。由于学校合并,我终于有幸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鹤河小镇,安家与父母身边的楼房小区内,得以与父母双亲为邻,得以随时照料老人,得以对双亲尽些孝道,表达这多年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愧疚心情。

我们的回归,父母双亲最为高兴。八十多岁老爸爸,三天两头就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菜肴,催他的宝贝孩子去吃,仿佛要把这分别三十多年的亲人情谊,一下子统统都补回来似的。我和妻子都沉浸在被老人关爱的幸福之中。在老人的面前,我们总像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似的。老爸的牙齿脱落得只剩下三颗门齿,镶的牙齿也不能咀嚼较硬的食物。却为我和妻子亲自下厨,做了红烧排骨,清炖鲶鱼。吃饭时,老爸虽然只能喝点排骨汤,抿几口鲶鱼肉。老妈只吃一点鲶鱼肉,也是吃不动排骨。但是,看得出来,老爸、老妈十分高兴地看着我和妻子,香喷喷地,大口地吃着他们亲自烹饪的菜肴,欣慰极了。妻子是一位特重感情的人,饭后,妻子边勤快地收拾着碗筷,边和老人们聊天,全家人都沉浸在欢乐、祥和、温馨的氛围之中。

然而,好景不长,接二连三的病情接踵而来。先是七十九岁的老妈,患上了左眼内囊肿瘤,住院手术。妻子是忙前跑后地,守候在婆婆身旁。好不容易婆婆痊愈出院,六十多天以后,却又患上胃内恶性肿瘤,无奈,只好去专科医院做手术。出院后,在老爸和我们精心的维持下,经过两次大手术的老妈,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夕阳红秧歌舞蹈队里,又出现了老妈的身影。老妈那颤巍巍地舞姿,重新又活跃在大街小巷之中。刚刚高兴了没多久,老爸的健康状况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医院检查化验确诊,老爸患的病症是肝癌晚期!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强忍着悲痛,陪着老爸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在这期间,我和妻子轮流照看病重的老爸。从每天能喝进半碗小米稀粥,到后来只能喝进几小勺的稀粥,最后,连水也喝不进为止。从发病至离世仅仅三十八天的时间。每次喂粥,妻子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总是能让自己的公公,喝进(比较而言)相对较多的粥。一次,我去换班早了一点儿,正好看见妻子在给病重的公公喂粥。公公只喝了几小口,就表示不再喝了。妻子却倔强地双手举着小碗粥,用温柔的、像哄小孩似的声音说:“爸,再喝一点儿吧,喝点儿有精神呐!”也真奇怪,老人听了儿媳妇的话后,真的重新张开嘴,又喝了几小口的粥呢。我的心里一激动,掏出就抢拍了几个镜头。如今,成了思念老爸时的“珍藏版”照片了。妻子为老人喝粥的这一情景,再一次地让作为丈夫的我,为之感到妻子毫无私心杂念地孝敬老人的高尚品质,为之感到与妻子之间浓浓的爱意,为之感到对妻子发自内心的,深深地敬佩之情。这一情景,让作为丈夫的我,永生难以忘怀。强止住心中有些凌乱的思绪,看着妻子拖着虚弱的身体,“闲不住”地整理着,并不怎么凌乱的房间。心疼地问之:“芳儿,不能歇一会吗?”“唉,女人不在家,这么乱的房间,还说不乱呐?”我觉得真是冤枉呢,之前,我已经大汗淋漓地打扫了N遍卫生了,居然还是不合格呐。

我的妻子,真是一位贤内助呢。这不,比我早退休了好多年。在家里的一切事物,里里外外,她一个人全“承包”了。我可就是一位“甩手大掌柜”了。我在单位里,同事们都说我很爱干净,爱劳动,讲卫生。那都是因为妻子爱干净、讲卫生的缘故。家里捞不着“做家务、干活”,耳熏目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么。自己也就学着爱干净、讲卫生了。

父亲去世以后,现今,撇下八十多岁的老妈独自生活。作为儿子,时常去老妈那里,陪老妈唠嗑。为老妈做饭,料理一些家务事。妻子更是忙前跑后地上街买菜,做饭。我一下班,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早已摆上桌子。老妈和我们小两口一起吃饭,我们感到既幸福又温馨呢。老妈高兴地对我说:“咱家有三个棉袄呢。你大姐是大棉袄,你老妹儿是三棉袄,你媳妇?她是二棉袄!”“那我呢?”我假装有点儿不高兴地问。“你?你是大棉裤!”一句话逗得老少三人,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妻子更是笑得前仰后合,鼻涕眼泪大把抓喽。

我那瘦弱、善良勤奋、吃苦耐劳、孝敬老人、善解人意的妻子,倘若真的出现什么不测,我想,保不齐我也会向那位老者一样,紧抱妻子,不忍放手,恨不得与妻子同去冥冥之界,会一会那阎王老子呐。

共 67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语言凝练、充满真情,歌颂妻子的文章。开头以一位老人紧抱亡妻,不相信妻子已亡故的画面作为导语,进而引出自己阔别半年之久的妻子,挺着虚弱,带着满身的疲惫,身心憔悴的回到自己身边。妻子如此这般,是为照顾刚出生的小外孙,付尽了劳辛,耗尽了精力,熬干了心血。作为丈夫,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所以,想方设法的亲自下厨,做些清淡可口、营养丰富的饭菜,来调理妻子的身体 。为让妻子休息好,丈夫调整了上时间,做事、走路脚步轻轻,尽量不弄出声响,好让为了下一代“不得安眠”的妻子美美的睡上一觉。接着,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回忆了当初和妻子从相知、相识,到组建家庭,共同在林场生活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字里行间流淌着丈夫对妻子深深的敬爱。作者的妻子,美丽、勤劳、贤惠又善良,相夫教子,无怨无悔。承载了典型的东方女性的传统美德。就夫妻而言,只有相濡以沫,才能携手并肩,用相知相爱,守护地久天长。这是全文的中心亮点,语言朴素隽秀,妻子的言行绚丽如云锦,丈夫对妻子的爱,凝重似深潭。紧接着笔锋一转,三十多年后,夫妻俩回到阔别多年的小镇,生活在父母身边,共享天伦之乐。这是文章的又一个亮点。特别是作者的妻子,无微不至、像照顾小孩一样的照顾患病的婆婆和病危的公公,真是恩泽感天地,孝敬暖人心。令人感动,令人佩服!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再现丈夫对妻子的心声,有缘就能相聚,有爱才会珍惜,冥冥之界伴作舞,不忍孤单离爱妻。读后感人肺腑,使人潸然泪下。推荐欣赏。【:青叶】

1楼文友: 16:01: 9 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赞美妻子的好文。以对妻子的爱为主线,统领全文。描写细腻,语言质朴,真情实感流露其间。

问作者好!祝写作愉快!

2楼文友: 16:26:46 特别感谢青叶老师细腻而详实的点评!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表述过程中的以与妻子的爱为主线的,写作流程,围绕文章主题的分层表述等等,尽在青叶老师的评语之中。再次感谢青叶老师精准、详实的点评!辛苦了!问好,敬茶!

楼文友: 16:42: 2 质朴的文字书写着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老夫老妻,几十载的相濡以沫尽收这篇文章中。 无情未必真豪杰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刘恋老师是真爱自己妻子的,是幸福的老公!祝福你们伉俪相守到白头!

4楼文友: 16:4 :42 你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值得拥有一个好妻子。很感人。

5楼文友: 16:4 :4 你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值得拥有一个好妻子。很感人。

6楼文友: 17:00:15 拜读了老师的文章,眼睛湿润了,优美朴实的文字,句句感人肺腑!小慧儿问候老师。

7楼文友: 17:01:19 文章包含深情,感人至深,已无需写作技巧的装饰。我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什么是好文章的标准。那一定是有动人的力量的文字,来自于心底的声音。这篇文章都做到了。你写的那则发生在沈阳,电台连续报道了好几天,我全家被感动了好多天。真情难得,欣赏了。祝好!

8楼文友: 18:45:42 谢谢镜吾老师牺牲宝贵的时间,赏读刘恋的作品!谢谢老师真诚地祝福!顺祝镜吾老师家庭和睦,精神愉快,健康长寿!

9楼文友: 18:48:47 谢谢迦楠社长温馨而感人的点评!问好,冬安。

10楼文友: 18:51:59 谢谢小慧儿赏读我的小文儿,谢谢你的祝福!希望小慧儿的作品,越来越有进步,越来越精彩!

弥勒灯盏花药企如何

灯盏花的使用方法

生物谷灯盏花产品

地图舌可以自愈吗
手机如何开微店
快速瘦身办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