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丨红尘摆渡红袖添香诵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23
红尘摆渡 红袖添香
作者:涟 漪
摄影:戈 蓝
彳亍于清浅的时光,在如水的月色下独自徜徉,思绪,渐渐远离了喧嚣和繁华。茫茫尘世,尽管浮生依旧阴晴圆缺,但是,过尽千帆的心,已无波无澜。
握一杯清茶,看淡淡的茶朵开出袅袅的生香,如同看到那一行行清风明月般的文字,正将季节素色的点滴化成行云流水,在宣纸上轻轻铺展,水墨的幽香,已自然而然地把如莲的心事在光阴的水意里漫抒开来。
凝眸秋水涟漪,在山水的经卷里低眉诵读天的沁蓝,不经意间记起了你曾浓墨的画卷,那一澜丝丝入梦的黛青,仿如带露的春花,刹那间,开遍了我的山岗,我想,那是属于我的红尘小筑—
感恩岁月的给予。
在这里,我可以为了与你续一场今生的再逢,埋下一段千年的伏笔;在这里,我可以安静地聆听声声天籁空辽地落入心的窗棂,将来生的夙愿安放于某个临水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在花香满衣的阡陌,凝香一片小小浮萍安暖的祈愿,而后,轻拨笙弦,信手续续,弹醉一怀三生的念想;在这里,我可以倚着春天的晴暖,看着微雨燕双飞,凌波微步,穿越人间烟火的渺远和苍茫…
或许,古道上,依然西风瘦马,霜凋碧树,但是,于平仄流年里,携一份风轻云淡,深情款款走过的一程程山水,已让我无暇顾及旅途的萧瑟—
秋去春又来,何必惆怅满怀?
白落梅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
今夜,以疏雨梧桐的心境,依着暮鼓晨钟,放逐渐行渐远的记忆,在落花风里碎碎念一卷尘缘佛语,渡化间,仿佛一路走来的必经坎坷,只是今日与往昔的轻轻触碰,在卑微的尘埃里,最美的姹紫和嫣红,已在花开花又落的轮回里,淋漓诠释。
流苏岁月,请许我执一支光阴的瘦笔,站在春天的门楣,素心如简,红袖添香,淡淡感怀,轻轻落墨,让曾经的沧海,在书笺里静水流深—
不去问,花开几许,不去问,雁归几时,只愿与懂我的你,静看云卷云舒,静赏落日烟霞,一起等待每一个朝露与晨曦的平淡来临,我想,那便是生命最美的馈赠。
诵者简介:
吴忠慧, 黑龙江省拜泉电视台播音员、记者,金话筒口才学校校长,2016年“为你诵读杯”全国诵读大赛优胜奖和最具潜力奖获得者,他用宽厚磁性的声音,把每一篇文章都诵读得娓娓动听;他的声音时而如高山流水,飞流直下;时而又像泉水叮咚,如黄莺出谷 、沉鱼出听,盈盈悦耳。
提示: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诵读
词目:诵读拼音:sòngdú基本解释1.[readaloud]∶读出声音来诵读诗文2.[chant]∶念。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文言文字少而意思深,单音而韵味长,需要通过放声诵读,才会记得牢靠,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这是一首绝笔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悲愤,也表达了诗人对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信念。《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泽﹞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上一篇:猫仆 第五十七章 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