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岗位上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07

2012年12月的一天,早晨天气有些寒冷,但出了太阳,冬日的阳光照射在人们身上,令人感到有些暖和。在部队团职转业年近半百的廖国华,身穿褪色的军装,脸上挂着微笑,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来到了凤凰山街道党委报到。本来市里有好几个待遇高、工作比较轻松的好单位,希望他去工作,他却选择了到基层来工作,仿佛他已抛弃了个人的一切荣誉。党委领导给他谈了话,说安排到金韦社区工作。这个社区不是人们想像的好社区,而是一个开始安置的拆迁社区。拆迁任务繁重,群众思想情况复杂,具体问题繁多,但作为一个在部队曾荣立过三次三等功的他,没说二话,以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士气,表示坚决服从领导安排,心说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迎着困难上,就应当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他向领导保证:一定去把这个社区搞好!

廖国华毫无畏惧地走马上任,把行李揹到了金韦社区,第一天就有上百人来到社区办公室,找他解决拆迁问题。他心里想,能不能给群众把问题解决好,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是否能安居乐业,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他必须对每个问题的解决,慎之又慎。为此,他对前来的居民所反应的问题,一一作了记录,并对他们说,你们的问题等我调查了解后,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从此,他每天从早到晚走家串户,深入到群众中去,忘记了双休日的休息,家里老婆孩子的事也抛在了脑后,有时连吃饭也忘记。他一心一意摸清居民反映的每个问题,搞清来龙去脉,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才着手解决问题。

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工作,廖国华对所有的拆迁安置户,都做到了心中有数。然后他同社区的其它工作人员一起,反复向群众宣传拆迁安置的政策规定,讲解拆迁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和对居民本身的好处,使群众对拆迁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他便开始一一着手解决有关的问题,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商讨拆迁补偿分配方案和签定协议。对于少数“不讲理”的居民,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有个叫赵二的居民,性格暴躁,是有名的撗扯筋,因为分配方案不符合他的不合理的利益,他气冲冲地跑到社区办公室,拍着桌子对着廖国华大嚷:“不把问题解决好,谁有狗胆敢拆我的房!”廖国华立即停下手头工作,为他泡了一杯茶,递上一支烟,并自我检讨说:“是我没跟你沟通好,害你自己跑一趟,对不起啊。”赵二听到这番话让他愣住了,他没想到,他不但没有受到针锋相对的斥责,反而是社区干部这么诚恳地给自己说对不起,他再也不好意思无理纠缠,很快就表示接受社区的解决方案,在分配方案上签了字。还有人想以请吃饭、送礼物等等手段来拉拢他,企图达到他们个人的目的,都遭到廖国华的严厉斥责,你们这样来拉拢我,打错了算盘,我这个在部队锻炼出来的人,难道会上这样的当?

廖国华以真情感化群众,及时处理社会矛盾,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社区,减少了居民上访,特别是杜绝了群体性上访。社区居民都说,“别看他是个转二哥,处事对人、解决问题却很有一套。”

廖国华有一颗对党忠诚、心系百姓的心。他作为一名社区的领导,一直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竭尽所能为居民服务,尤其是对困难居民,他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他来社区工作时间不长,家家户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对整个社区有多少贫困户,多少残疾人,多少低保户,多少低保边缘户,多少五保户,多少低收入户,都掌握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他把社区工作的重点放在为居民服务上,用社区这个服务平台给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他组织建立了一支素质好、靠得住的党员和社区干部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每个人都认领一个服务岗位,为辖区居民提供文化、卫生、环境、治安、救助、帮扶等多方面的服务,使居民群众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社区服务。

逢年过节,他都要去看望五保户和特困残疾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5号居民院,有一个叫李吉祥的的居民,一家三口原本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可在去年,不幸查出患有癌症,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廖国华提着水果到他家探望,见到他满脸愁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和孩子,希望社区今后能照顾她们。”廖国华很干脆地答应:“请你放心,社区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妻子儿子。”接着劝慰他要坚强起来,一定要活下去。从他家出来,廖国华把李吉祥的话牢记在了心中,到社区办公室召集工作人员商量为李吉祥募捐,他带头捐款一千元,大家很快捐了五千元,接着又在社区发动居民捐款,共为李吉祥募捐了二万元送到了他家里,他声泪俱下说要一千个一万个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廖国华不仅如此进行帮扶,还经常去吁寒问暧,对待他们如自已的家人一般。居民都说:“李吉祥真是遇到好人了。”

廖国华发深知“社区是基层,面对的就是老百姓,如果对居民的情况都不了解,还怎么干工作?”他把了解居民的具体情况,时时处处都放在心里。在走访居民中,他遇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孔祥富,左下肢瘫痪,全靠拐杖支撑艰难行走,面黄肌瘦,一幅痛苦不堪的模样,十分可怜。这个老人一生命苦,中年才娶妻生子,儿子不到十岁,媳妇又不幸去世,他既当爹又当妈把儿子养大成人,因为家庭贫困三十出头还是光棍一人,一直在外打工,他病成这样儿子也无法在他身边照顾。家庭的开支早已入不敷出,经济负担成为了他家庭的重要问题。他仔细问了孔祥富老人的这种家庭情况,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当即拿起老人家的扫帚为他家打扫了卫生,看到他家的食油,米面少得可怜。他从自己身上掏钱出来,出门给他买了一桶菜油和一袋大米、面粉,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临走时对老人表态,一定要想法解决他的问题,让他安度晚年。孔祥富拉着他的手说,你这样关心照顾我,你的大恩大德,我没有什么感谢你,只有二辈子给你当牛做马来报答。

廖国华从孔祥富老人的困苦,联想到社区的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问题,居民中年轻人大多在为事业或生存而奔忙,很少有时间顾及年迈的父母,丧偶的那些老人则更显得孤单。怎样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有质量地度过晚年,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并尽快去解决的问题。他了解到有的老人在自己家养老,没有什么大病还好,只是孤单的问题。一旦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问题就接踵而至。据说,有位老人去世多日竟未被发现。有的丧偶老人,不仅面临生病无人知晓的问题,更需要克服极度孤单的问题。有的老人在家养老,虽有子女在身边,但由于子女、老人生活观念的不同,和谐也成为很大的问题。他觉得如何妥善解决社区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如果把这么大的养老问题都推给政府,政府也解决不过来;推向社会,则是政府不负责、不作为的表现。因此他想必须学习外地解决居民养老的好经验,建立社区养老中心。他向街道办领导汇报,得到了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他以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说干就干,立妈在社区内挖掘闲置房屋,整合改造成社区养老中心,盘活了小区内的闲置资源,很符合养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要求,是老人与子女最理想的居住距离,是“一碗汤的距离”:捧碗汤去看望老人,到家汤不凉。养老中心建在家门口,老人也方便,儿女也省心,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把社区养老中心建立起来。受到家庭中有老人的年轻人的欢迎,更受到了社区老人的夸赞。仅在几天时间内,就有十多个老人,与社区养老中心签了养老协议,其中有全托的老人,也有日间照料的老人,他们来到社区养老中心,住的房屋干干净净,起居有人照料,生活上饭菜可口如意,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还有老人的娱乐设施,个个喜笑颜开,人人都很满意。那个左下肢瘫痪的孔祥富坐在社区为他准备的轮椅上,服务员推着他到广场,亲身感受到温暖的阳光,见到廖国华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今天,你为我们这些老人想得真周到啊,我再也不想死了,一定好好地活下去,过好这幸福的晚年!

“社区工作像‘箩筐’,什么问题都往里面装”,这句顺口溜充分说明了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非常平常而不起眼,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婆婆妈妈的琐事不断,事事关系到居民的利益。廖国华深知社区是民情民意的窗口,群众有什么困难,思想有什么疙瘩,对什么满意,对什么不满意,有什么矛盾,都会先在社区显现出来。他经常用锐敏的眼光去观察,用头脑去分析。对待弱势群体中的问题,他细心认真的去解决,对待少数蛮不讲理的居民,也丝毫不“心慈手软”。他认为,对不同的人和事,就应当有不同的作法。对于弱势群体,他关心帮助,遇到蛮不讲理的居民,他第一个站出来,坦然面对他们,和他们据理力争。他时常在办公室说起刚上班时,曾多次面对居民刁蛮的羞辱,他坦然面对,但他发现很多人要的只是一句公道话,只要怀着公平的心积极面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去年7月的一天,在整治辖区环境卫生的行动中,有一家住一楼的住户,在他自己窗前用砖围了一小块地方放杂物,垃圾成堆、蚊蝇乱绕,臭气熏天,邻里意见很大,那天正赶上双休日,当即给他作了工作,他同意拆除,就趁热打铁,立即动手。不巧的是天气突变,下起大雨,他冒着大雨带领两名社区工作者先将垃圾清除,足足清运了2架子车,然后又将剩下的砖墙拆除并处理,一直忙到深夜才结束。他认为对个别不讲理的人:只要坚持原则,坚持党的政策,问题也能够解决。这个社区的群众,对他严明的工作作风,办事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对群众的热情关怀关心,都伸出大拇指赞扬。在社区换届自治选举的居民党员大会上,他以高票当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他的工作成绩受到了上级党委的肯定。

廖国华在金韦社区带领两委班子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他正当在考虑如何让他领导的这个社区更上一层楼之时,街道党工委研究,要调他去组建新的凤翔社区,没有任何现成可用的东西,工作人员都是新手,一切都要新建,工作任务艰巨,他以军人的勇气二话没说,表示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调动,哪里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去。这个新组建的社区,其中包括凤凰山机场的驻军部队,还有拥军爱军的任务。廖国华受命为凤翔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筹委会主任。建立之初社区千头万绪,一穷二白。他用啃硬骨头的精神,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带领筹委会人员认真思考,研究分析,很快制定了“摸家底,建机制,变形象、树品牌”的12字方针,使新社区建立的各项工作有头有序,进展十分顺利,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组建成了一个肝胆俱全的新社区,各行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紧接着廖国华在安排社区工作中,把拥军爱军排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他深知军民团结历来就是捍卫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是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军民一心优良传统的基本要求。在社区正式成立以后,他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拥军爱军的优良品质,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男女老少不仅对军人的情感埋藏于心底,而且将这份情感变成行动自觉。在工作中,他积极探索军民共建新路子,通过座谈会、交流会、联谊会、组织文体活动等形式,加强了军地之间交流,密切了军民关系,构建起了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

廖国华曾是军人,退伍后心中的迷彩永不褪色,他坚持拥军爱军工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拥军爱军工作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拥军爱军工作与基层建设相结合、拥军爱军工作与国防建设相结合的“四大结合”,把拥军爱军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并行。区委组织部、民政局的领导到社区来检查工作后都称赞:没想到这个新建社区发展的这么快,办公秩序、工作秩序、管理秩序做得井井有条。建章立制,行表建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都达到示范社区的标准。

现在的凤翔社区在廖国华的带领下,正向金牛区独一无二的军事社区迈进。打造凤翔社区军地党建,双拥共建的两块金牌。社区以服务居民,服务部队官兵为宗旨,以共创和谐为目标,以打造双拥共建为亮点,为居民营造有序服务,建成了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廖国华被成都市委市政府、成都警备区评为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有人问廖国华:“现在的社会是个功利的社会,人都是现实物质的,有的只是买卖与交换,哪里有什么无私奉献?”廖国华的回答是:“共产党员就有无私奉献!我是一个党员转业军人,我就能做到这一点。”他一直坚持学习,认真工作,遵守纪律,服务居民,不只是严以律己,还时常教导社区的其它工作人员,认真对待工作,树立健康的思想,保证完成工作任务。

花开花落,转眼廖国华到基层工作已五年,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怀着为党分忧、为社会解难、为居民服务的情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年华。在社区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勇于超越自我的工作精神,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社区工作这一阵地上留下不断拼搏的足迹!

廖国华深有感触地说:“这五年,我对这份基层工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很骄傲自己当上社区干部。因为,在这里能够体会老百姓的疾苦,能够身体力行的帮助群众,还能用一颗感恩地心为造福社会贡献一点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最为平凡地基层工作,却始终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富足,意识形态日渐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干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与腐浊。很多人都迷失在物质的泥潭里,难以自拔。他却能够坚持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被金牛区评为了十大先进人物之一。

共 5 07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纪实小说,作品从多角度描绘了一个普通社区干部廖国华的高大形象。廖国华转业军人,作风正派,敢于啃硬骨头,想老百姓之想,事事从老百姓角度考虑问题,赢得了社区人民的良好口碑。他勇于承担,当组织任命他到新成立的社区时,他义不容辞,实地考察,制定方针,踏踏实实工作,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是一篇正能量小说。拜读学习,推荐赏阅!【:老土】【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2:4 :24 问好老师,一篇弘扬正气的精彩小说,祝老师写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1楼文友: 22:08:0 谢谢老师对这篇纪实小说的肯定,希望能出现更多像廖国华一样的基层干部!

血糖仪价格表

甘油三酯高有什么危害

甘油三酯高危害

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腹胀
急性腰痛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冠心病的具体表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