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被评推动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2-06

-06 新商报 电影《狼图腾》改编自姜戎200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随着电影的热映,不仅同名小说的销售再次发力,十年前即已引起广泛争议的 狼图腾现象 ,也再度引发热议,而小说中所体现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推动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

A

生态理念值得肯定

彰显草原生命的 天理

小说《狼图腾》2004年出版后,不仅创造了惊人销售业绩,还引起了强烈的争议。褒扬者称之为 旷世奇书 ,认为这是一部以狼为主体的史诗;批评者认为它不过是一部沉闷、乏味的平庸之作,而且书中对穷凶极恶的狼及狼文化的张扬亦让人反感。

在张扬狼文化之外,小说《狼图腾》更应该被看做一部生态文学作品,一部以生态整体主义视角审视草原上一切生命的作品。著名评论家雷达曾在《光明》撰文,对小说有精准的评论,雷达认为, 在内在精神上,它贯通了草原古老神灵腾格里与千年草原大地的血脉,作品没有回避内蒙古草原在外来人口压力、极左政策胁迫下,面积一步步缩小、质地一步步恶化,日渐走向沙化、荒漠化、废墟化的严酷现实。全书关注的是大命与小命息息相关、互生互补的 天之道 ,关注的是草原生命的天理:如果人之理顺应天之理,人必然蒙福;倘若 时政之理 逆于天之理又藐视人之理,草原的毁灭就在劫难逃了。

小说还非常犀利地表现了在违背草原生态逻辑的指挥棒下乱挖乱垦的现象,大规模破坏草原的 兵团 像榨干机一样,榨干了几千年的草原,牧场变成了荒沙。书中的主人公陈阵说: 体制荒沙比草原荒沙更可怕,它才是草原沙尘暴的真正源头之一。 这些描写使人痛切地思索着人类的生态问题。雷达因而认为,《狼图腾》是 当代小说中很有价值的作品,是一部深切关注人类土地家园的,以灵魂回应灵魂之书 。

中国生态文学作品林立

叶广岑杨志军都曾写过动物小说

以狼为题材的生态文学,除了《狼图腾》,最著名的莫过于贾平凹的《怀念狼》。《怀念狼》作为 人类生存的现代哲学寓言 ,体现了人类生存困境的生态学思考。小说结尾 可我需要狼 的绝望呼喊表现了作家对生态保护的呼唤。

生态小说是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文学化反馈。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生态文学创作中大量以动物为表现对象的小说集中出现。如叶广岑的动物系列小说《老虎大福》《狗熊淑娟》,陈应松的以神农架为背景的中篇小说《豹子的最后舞蹈》,李克威的《中国虎》。安徽作家刘先平的 大生态文学 系列则将探险和童话结合起来,通过对动物世界的感性生命表现,营造了和谐神秘的大自然审美空间。这些作品都是以动物为题材,都涉及到人与自然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是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生态文学作品。

山东作家杨志军也是生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2007年年初,《当代》杂志曾出版了一期杨志军的专号,收入了《藏獒二》和创作于1987年的长篇小说《环湖崩溃》。这两部小说都可归入生态文学范畴,杨志军说: 《当代》之所以想重新发表《环湖崩溃》,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篇小说当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部小说关注的是以青海湖为中心的草原地带,写了人类 认识草原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草原 品尝到破坏草原带来的恶果 开始觉醒 的整个过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小说。我天天生活在草原中,目睹了草原怎样一点点变成沙漠。但是对1987年的中国而言,我的小说也许是一种超前思考,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周边环境慢慢变坏,青海湖湖底的岩石隆了起来,大湖被分割成了两个小湖,湖面渐渐缩小,湖水也渐渐干涸。我预见了这种变化。 (钱欢清)

脑梗死的预防复发

脑梗死不能说话

心肌缺血和脑供血不足

灯盏花产业发展市场包含哪些企业
灯盏花领军企业文化
易抽筋是什么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