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图权衡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1-09-14
车辆不断增加 兴宁区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图)
仲夏,一筐筐鲜嫩的苦瓜、红彤彤的西红柿,一车车又大又长的冬瓜,源源不断地从兴宁区三塘镇、五塘镇的无公害蔬菜大棚中运出,销往周边县市。 加大投入建好蔬菜基地 兴宁区农民大多以种菜为主。2005年春,“大众菜”价格下跌,当地政府决定引进遮阳覆盖种植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他们带领村干部、种植大户等,风尘仆仆地赶到广东、上海等10多个省市科研单位、蔬菜公司,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引进培育10多个“新、鲜、细、嫩”的蔬菜新品种,使这个城区由前几年单纯种植白菜、萝卜发展到种植苦瓜、辣椒、毛节瓜和丝瓜等10个系列、20多个品种。 兴宁区还先后引进先进的无公害、遮阳覆盖等栽培技术,在三塘、五塘等镇广泛推广。他们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方式建设三塘镇福禄无公害蔬菜基地,先后投入140万元,兴建三面光渠道3100米,安装频振式杀虫灯30盏、黄板杀虫3000块,修建村路、机耕路超过35公里,兴建蔬菜检测室、收菜大棚和小拱棚等无公害蔬菜生产设施,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417公顷,无公害蔬菜年总产量6万多公斤。同时,城区还从外地引进西洋甜南瓜、优质硬果型番茄和耐热上海青等10个蔬菜新品种,使蔬菜种植品种发展到10多个系列、300个品种,蔬菜的品质也由原来的“大老粗”变为“鲜嫩细”。 今年初,兴宁区又投入110万元,对原五塘镇凌慕垌无公害苦瓜基地进行改造和维修,其中维修水利渠道10000米,水渠硬化达到86%,维修基地机耕路3000多米;维修一间60平方米的农药残留检测室,有效地对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进行检测。同时,为打造“五塘苦瓜”品牌,该城区积极从外地引进早熟、优质、高产的“常绿一号”及“大肉二号”等12种苦瓜新品种,并引导菜农采用“双膜”种植和推广应用有机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据统计,使用新品种新种法,苦瓜每亩增产500公斤以上,增收600多元。目前,全镇无公害苦瓜一项种植面积达2.3万多亩,年产量4.85万吨,产值9700万元,成为五塘镇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兴宁区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3200公顷,90%以上采用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技术,蔬菜产量高、质量好,年总产量达7.2多万吨,总产值达13080万元,菜农种菜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 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归根结底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此,兴宁区先后利用村党校、村农技校和文明学校等阵地,加强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 目前,兴宁区共有1万多名党员、种养能手成为农村生产经营的“田秀才”、“多面手”和“土专家”。他们与5万农民结成科技帮扶对子,进行种植、养殖等多方位的合作开发。五塘镇五塘社区陈明坡共产党员韦道业,通过学习掌握生态苦瓜种植方法,5亩苦瓜一年收入2万多元。在他的帮扶和指导下,全坡已有33户农民走上了科学种植苦瓜致富的道路。 兴宁区还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种养能手500多人到广东、江苏、上海等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种菜技术水平。目前,该城区大多数农民都掌握了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等技术。此外,为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无公害蔬菜,该城区除了聘请39个蔬菜协管员帮助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外,各镇还成立无公害蔬菜协会。这些协会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为菜农提供名优特新品种苗、农药和化肥等农资,做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工作。 建立络扩大产品流通 针对农民卖菜难的问题,兴宁区除成立农产品流通协会、菜农经纪人跑市场和上找销路外,还派专人在广东、上海和湖南等地建立18个外销点,组织中介机构和运销大户120多家、从事销售人员2000多人,疏通了蔬菜流通渠道,为菜农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年6月份,眼看三塘镇福禄村20多万公斤的毛节瓜和丝瓜卖不出去,烂在田里,菜农心里十分着急。城区通畅的蔬菜流通络这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广东、湖北和海南等地为菜农找到销路,挽回经济损失150多万元。 为使菜农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及时销出去,卖个好价钱,兴宁区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国家投资、集体和个人集资的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兴办各类农产品批发专业市场,实现镇镇有专业蔬菜批发市场。一些村、坡也办起了蔬菜批发市场,形成镇、村、坡三级蔬菜批发市场,从而更加方便菜农直接将时鲜菜运进市区农贸市场销售,使南宁市民日常食用的蔬菜品种由原来的“过夜菜”变为“当日菜”。 近年来,该城区已累计投资1500万元,新建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各类综合批发市场5个,建筑面积达11200多平方米,使城区农村农产品批发市场由10年前的4个增加到现在的11个。
贵阳治疗包皮过长费用多少钱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
重庆宫颈糜烂治疗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