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须审辨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11

标签须审辨,高手在民间

大多数人喜欢通过社会赋予的给人分个三六九等,将敬重拱手呈给那些貌似地位高显、荣誉加身的成功者,将或多或少的轻慢丢弃给那些人微言轻、为生计而辛苦奔忙的底层百姓。这样的态度,让我们的为人处世变得越发容易简单。我们很少怀疑自己这种态度的公正,也少有耐心去聆听平凡人丰富的内心感悟和诉求,更不愿炼就什么火眼金睛,去发现并尊重他们未经光环照耀的特长。给予荣耀加身的成功者应有的敬重和艳羡,貌似是人之常情,自然无可厚非。但有一点也需谨记,自古雄才多磨难,常有高手在民间。

还有医术。前段住院,遇到一个要办出院的女子,她的一番快言快语,真是对如今庸居医职者的莫大嘲讽。所言如下:我看了,这医院治疗,不过是流水作业,门诊大夫揽活,住院部护理加工,批量生产。大夫只管电脑一开,啪啪啪,一类的病号,开同样的针同样的药,打吧吃吧,一个疗程下来,出院吧。我背会药品清单后,穿上白大褂,也能去坐诊揽活。

说话者是个聪明姐姐,一番话道出了医生的水平现状,实在精辟。如今看病,多少回都是冲着专家名医的乘兴而去,但结局往往会让你悻悻而归。你会发现,那些闪闪发光引你注意的只是用来给人仰视的,而绝非用来治病的。它更像一个陷阱。常会让你在钱包速瘪之后大失所望。或许在忽然发现不知该找谁看病、一筹莫展的时候,你乱投的那个没有光环加身,却始终潜心钻研、安静体悟的医者,甚或是那个偏安一隅默默无闻的赤脚医生,他们的某个偏方或手艺,却能救了你的命,解了你的忧,而你的钱还是你的。

所谓的大医精诚,首先就是要修行医之德。所谓医德,就是对生命的关爱尊重,就是那份不视人命为草芥为机器的良心。有德行,才能做到心内澄明,心内澄明了,他的眼里便只会剩下需他救助的生命,而非其他。这是行医的基石和起点。而一旦将行医的基石短视为社会名利,他在医术的精进上就充满了艰难险阻,最终会堕落为害人的庸医。

名牌大学毕业,高的学历,荣誉加身地位高显,只能赚得庸者的膜拜,却永远不足为验证医术高明的砝码。行医者首先需要沉潜修为,静心钻研。只有静才能生出慧根,而欲精通医术者,最不可或缺的便是关于望闻问切的悟性。那些一入职,便将眼睛盯着名利,从而不惜一切手段为自己打造攀爬社会地位天梯者,费力琢磨精通做人之术者,社会名利赚得再盆满钵满,也终不过一个堕落的医者。不足为敬。

至今痛惜并怀念一个优秀的医生。

单位对面医院里,曾经有个年轻的郭大夫,他的门诊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只是一个普通大夫。可是因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而口碑相传,远近闻名。每次看病,他不会如一般医生那样让你自报病情,而是先给你耐心号脉,根据脉象,反问你的病症表现,都说得对极了。而且是为人尤为谦和耐心,常常是百问不厌,跟那些经常端着架子,脾气大过医术的庸医迥然不同。对症下药的时候,他也不像庸医那样专拣贵药开,有用没有的给你开一堆,你花钱他赚利。他会想尽办法尽量给你省钱,能少花一分,绝不会给你多开。他的药,经常是既简单又有效。每次去他那就诊,无论早晚都是门庭若市。有几次,他不坐诊,去住院部找他,居然也得排会儿队才能轮到。而他旁边同科的诊室,门诊名片可谓光彩照人,又是专业博士,又是主任医师,又是专家的。可每次去找郭大夫看病,在走廊里排队等候时,都看到鲜明的对比。郭大夫这边门庭若市,爆棚,他那里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可是,天妒英才。这样一个年轻有为,德术双馨的好大夫,却于去年在大连海边出了事故,溺水身亡。第一时间得知噩耗的病友们,悲伤痛惜不已,一大群人,自发组织起来,于半夜两点去机场接机。下葬的时候,据说去了很多很多人为他送行。他们老家当地,十里八村的人一提起他,都是夸赞他人好医术高。

其实,真正能为自己赢得最后尊敬的,真正能激发伯乐眼中迸射发现之光的,绝不是庸俗僵化的和华而不实的光环,而应该是厚德载物的修行和真正卓越的才干。

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中药
下肢静脉血栓症状
小孩积食食疗偏方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