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文心雕龙著作地曾被误认在山东实在南京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15

刘勰《文心雕龙》著作地曾被误认在山东 实在南京 http://www.frguo.com/ 2015-05-18 金陵晚报

正在进行的南京传世名著评选中,《文心雕龙》是引人注目的一部。鲁迅先生将它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 84-前 22)的《诗学》相提并 论,给予崇高评价: 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文心》其书

我国的古典文学,经过周秦两汉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理论上也有过许多探索,到了魏晋南北朝,创作上又有新的飞跃,理论上则进入了一个自觉地总结经验的时期。

自曹魏建安年间起,单篇和成篇的文学理论专著,相继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有曹丕的《典论 论文》,曹植的《与杨德祖书》,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和李充的《翰林论》,但都各有所见,偏而不全。

至齐梁间,刘勰的《文心雕龙》出现,成了后来居上的集大成之作。这部著作分上、下编,共十卷五十篇。上编除《原道》、《宗经》等五篇带有绪论性质外,其他如《明诗》、《诠赋》诸篇,着重论述各体作品的特征和历史演变,分类相从,条理明晰。

下篇有《神思》、《体性》、《风骨》、《通变》、《时序》、《物色》、《知音》诸篇,探讨创作、批评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文学和时代的关系等。

《序志》是作者的自序,谓: 《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全书论述了文学中的一些重 要问题,着重抨击了当时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风,主张文学须有社会政治内容,文质应该并重,而质尤为主要,并认为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该书把文学 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著作。

郭沫若的 误导

《文心雕龙》由于论述了古今文体,阐明了各种文体的源流及其特征,讨论了创作修辞方面的问题,开了我国文学理论的先河,因此受到后世的重视和推崇。自隋唐以来,誉声盈卷,注家蜂起。据范文澜先生收集到的材料,印抄和校注的本子就有 种之多。

正因为如此,人们又提出了一个相关的问题 《文心雕龙》作于何地呢?

由于《南史》、《梁书》都记载刘勰为 东莞莒人 ,而 东莞莒 一般都释为 山东省莒县 ,且该县有定林寺,因此,有人认为刘的《文心雕龙》是 在山东省莒县定林寺著作的。例如《中国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在(山东省 莒县 定林寺)条下云: 刘勰(465-5 2) 字彦和,原籍东莞莒(今属山东)人。所撰《文心雕龙》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晚年出家,法号慧地,栖息定林寺以终。寺前巨石上镌刻 象山树 三篆字,落 款 隐士慧地题 ,传为刘勰书。新中国成立后建六角飞檐碑亭保护。1962年为纪念《文心雕龙》成书1460周年,郭沫若题名 文心亭 、 校经楼 ,并 署额勒石以志。

由于郭沫若的误导,很长时间内,刘勰在莒县定林寺著《文心雕龙》之说几乎成了定论。

真实创作地在南京

其实, 此定林寺 非 彼定林寺 。

刘勰所著《文心雕龙》的 定林寺 乃是建康即今南京的定林寺。这可以从下列三方面得到验证:

一、从刘勰的出生地看。他的祖籍是 东莞莒 ,即今山东省莒县,但因晋 永嘉之乱 ,故土沦陷,其先世即渡江避难,寓居京口(今镇江市)。刘勰出生在南方侨立的南徐州东莞郡莒县,而不是北方的山东省莒县。

二、从刘勰与僧祐的关系来看。齐永明六年(488),刘勰投依僧祐,寓居钟山定林寺,并且 与之居处积十余年 。民国《重修莒志 古迹》明言: 考僧祐,于武帝时居(建康)钟山之定林寺,彦和随其家族流寓江南,因往依之,与莒县浮来山之定林寺无涉。

三、从刘勰的经历来看,他一生与钟山定林寺关系密切,这在《梁书 刘勰》和《南史 刘勰》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此观之,刘勰著《文心雕龙》之地乃是建康钟山之上定林寺。笔者考证,该寺遗址在今定林山庄后(下限)、北郊坛遗址下(上限)的山腰处也。

严中 (南京文史专家)

|治疗腹胀的中成药
下肢静脉炎治疗方法
承德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