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玩不起的年龄致自己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28

巩义往事——嵩山寻石记

巩县志记载“巩南,嵩岳也。南部岭众,嵩之北山;泉多溪甘,良田无边;产物颇丰,民若幽兰”

古谣有“巩南巩南,罗河岸边,峰游四壁,玉盆清泉。夹岸古槐,津南居仙,口生良玉,乡飞青鸾”传说,巩南山镇夹津口出过娘娘…,宝地也!

村里二奶奶也说:“巩南通好嘞!岭上红薯多,泉眼舀着喝,妮子长类俊,鞋底纳的多。长大谁要娶个巩南媳妇,一辈子清享福了…”

一堆围观的半大小孩听了,低头抿嘴偷笑,怪不好意思嘞!“娶媳妇!”是多么遥远,好像又很美的一件事吧。从此就一直认定,巩南必然是个好地方。

兴许以后还能遇见戏台上唱的那样,

“哎呀!这位小姐,小生有礼…”

“哎呀呀!相公多礼了,小女子还礼…”

张生又遇上了崔莺莺,想一想,都觉着可美!羡煞人啊!

接上文,爱听故事的小孩长成小青年,隔三差五上山吃红薯,捧山泉水喝,眼巴巴盼着碰见“崔莺莺”

在玉珠峰之巅,舒臂大喊:“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要赚大钱呀…)”却从未实现。瘫在“呱鸡嘴儿”大树下呓语:“大丈夫不该苟且偷安,应建功立业”却不知该向何处扬帆。经久流连在巩义南山之间,如闲云野鹤般消磨时间。

人生忽如寄,似飞鸿踏雪泥。

人脉甚窄,知己几无。罕有“初次蒙面,如故人归”之友。站在当年娘娘纺棉的南山,呜呼嗟叹,不胜其烦。

偶遇“嵩山君”推杯又换盏,遗忘深忧事。获赠“清虚石”刹那被惊艳,赏石成良方,逸事解千愁。遂一发不可收拾,石痴闻家乡。

一年四季,上山进川。春上新坡赏山花,夏进溪畔饮农家,秋穿云岭吻霜叶,冬踏小径越谷峡。寄情山石,犹如觅贤,数日不寻,如蚁挠肝。常望,心跃万千,天似穹庐,人如蝼蚁。举石高唤,山必应之,空谷回音,其悦绕前。

古诗有: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回头问嵩山,能伴小生否。山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上天眷顾,终有安心之处。人生不易,却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得“清虚石”相伴,有石之悦,三生之幸。

古道热肠,云长再世的义兄“嵩山君”馈赠—嵩山清虚石,汉中玉之远亲,中岳所出。

第一方为“朔方城”

立马昆仑,横刀儿郎,金戈铁马,笑傲三江,扬名立万,英雄朔方。

第二方为“龙门石窟”

就是没有一点艺术细菌的人看了,也能感到浓重的艺术能量,一瞬间,猛然小激动一场。

第三方为“子由石”乃“东坡石”之弟。

苏辙,字子由,眉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倡提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第四方“方寸山”

乃一日夕阳渐下,山间小路上群牛归家,蓦然中些许亮光透过路间泥泞闪烁,“方寸山”破隐而出,重返人间…。

古语言:“豫州巩地多高士也”义兄“嵩山君”为其一。身具汉唐遗风,宋明之粹,厚仁重义,卓尔不群。

我辈望尘莫及,自愧不如。但求近朱者赤,略受熏染。在这花花人间,繁华之世,淡然处之。

昨夜又梦见二奶奶说,“长冬漫漫,郑地苦寒。羊下坡,牛进圈,幺娃该归家了”

遂忆起义兄“嵩山君”…

“苍天为证,大地为凭…”

“我山高山,豫省嵩南人士,太古时期…”

“我豫小鲜,豫省嵩北人士,公元一九…”

“结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

“兄长!受小弟一拜!”

“贤弟!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数日后,

“兄长!小弟就此别过,赴郑地谋生…兄长保重!”

“贤弟!一路珍重!”

“但凡太难,不可强求。功名利禄,身外之物,不取也罢;愚兄寒舍,四季敞门,扫榻以待…”

“叩谢兄长!…”

云吞日霜现,人去白鹭丢。

感谢观赏!祝好日安!

文章:豫小鲜

图片:豫小鲜

(豫小鲜,本名李现举,河南巩义人,乡村厨师兼文学爱好者)

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进口药物经间期出血的中医治疗固本回元口服液效果

如何治疗青少年便秘
腰部骨质增生用什么药
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食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