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柔君表示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3-18

陈国球先生主编的十二卷本《香港文学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从去年下半年起陆续出版,这无疑是香港文学界,乃至整个华语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为全盘梳理、评价香港文学的成绩奠定了基础。《香港文学大系》已刊各卷,搜罗之广、研探之深、视角之新,令人赞叹。《儿童文学卷》、《通俗文学卷》、《旧体文学卷》三卷的创设,尤能体现编者的眼光与胸襟。   《旧体文学卷》由致力粤港古典文学文献多年的程中山先生主编,爬梳剔抉,极见功夫。程中山先生将香港旧体文学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晚清时期、民初时期、抗战时期、战后时期。这几个时期各具特点,约略言之,晚清时期的香港,不过是整个中国沿海城市诗文地图上的一个点而已,除潘飞声、丘逢甲外,并无太重要的诗人,而这两位诗人在香港驻留的时间也不很长。民初时期,在香港旧体文学史上占极重要的位置,而其突出成就则体现在所谓“遗民文学”上,代表人物有陈伯陶、温肃、赖际熙、张学华等。至于抗战时期与战后时期,在精神上其实是通贯的,也就是说,前清遗老派的诗文退出舞台,来自新的文学背景、有新的思想观念的北来文人涌入香港。蔡守、叶恭绰、李仙根、杨圻、柳亚子、廖恩焘、吴天任等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位作者。而香港本地作者的诗文创作,虽也颇为热烈,但成绩似略逊一筹。   《旧体文学卷》有意识地选入了一些反映新事物与历史事件的作品,比如廖颂南的《咏暖水壶》、《咏无线电》,叶次周的《无声电影》、《有声电影》,梁广照的《马棚火灾行》,古卓崙的《香江曲》、《后香江曲》、冯渐逵的《原子弹》……等等。可惜的是,这些试图处理新题材的诗作,在艺术上都很难说是成功的,较之梁启超、黄遵宪、夏曾佑的“诗界革命”,差距太大,如今恐怕只剩下了历史的价值。   在我看来,香港旧体文学的精华,仍只能到“遗民文学”中去寻找。而“遗民文学”的概念或许要扩大一点:既包括1912年之后的“清遗民”,又应涵盖1949年之后的自我放逐者。对前期的“清遗民”,《大系》体现很充分,尤其是围绕宋王台遗迹,遗老唱和甚多,堪称近代诗史上一大题目,值得深入研考。当然,这些诗文的局限在于,典实、字句因袭古人,无新意见、新意思,以至于有些作品,假若掩上作者名字,你几乎分不清是明末清初的遗民写的,还是清末民初的遗民写的。至于1949年之后的“遗民文学”,则因为《大系》断限的关系,未能收入易君左、曾克耑等人写于1950年后的诗文,稍有遗憾。不过入选的吴天任作于1949年的数首诗,悲慨愤激,洵为压卷之作。   《香港文学大系:旧体文学卷》已将香港旧体文学的面貌基本勾勒清楚了,贡献甚大。微觉遗憾的是,书中所录作品,错讹较多,后来的研究者引据时须多留意。有些讹误非常明显,是不必对照原书就可知道的,如罗濂的骈体《游九龙宋王台文》,“会稳三千之甲楯,海岛五百之旌旗”,“会稳”显为“会稽”之讹。又如何恭第《伤时作此》诗,“燕省怡处堂,鸟兽悲同群”,“燕省”显为“燕雀”之讹。个别文章也有断句之误,如黄佛颐《〈宋台秋唱〉序》,“九龙真逸,管宁辟地,陈咸闭门纂述,余闲斯焉登眺”,当作“九龙真逸,管宁辟地,陈咸闭门,纂述余闲,斯焉登眺”。   (编辑:白俊贤)吃什么减肥药效果最好怀化牛皮癣医院哪家好老人患有典型心绞痛吃通心络可以吗

宝宝脾虚怎么办
心脏早搏属于哪种心律不齐
月经量多会造成什么后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