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三只鸡的友情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08
老胡退休十一年了。因为儿子、孙子在深圳的原故,他在老家山区和这城市间来来去去的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唯独这回,他终于找到了“组织”。小区附近十几个老头老太太们弄了个“音乐大排挡”,每天上午九至十一点会聚在一块,吹拉弹唱地,好不热闹。
眼看过年了,老胡要走了。老家有快一百岁的老爹,他违背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离家快一年了。回家的决心不容动摇,朋友们也不便挽留,于是发起聚餐,要为老胡饯行。赵老师执意争着买单,他家小赵懂事,只说你们都是老年人,一定得找个环境好,档次高的场所乐呵乐呵。考察之后,就定在了离小区不远的“湘江老厨”。赵老师说你胡大爷说了,超过68元一份的菜不要点。小赵偏不信,小俩口拿过菜单,硬是点尽了那些每份一百元以上的菜。
深圳还真是个年轻的城市,偌大个餐厅,尽坐些帅哥靓妹。唯独这一大桌,个个满头白发。因为来自好几个省,说话南腔北调的,只肯把那阵阵笑声让其他食客们分享。茅台酒杯端起,赵老师说第一杯大伙一饮而尽,老胡在一边说这叫“通干”。后来他一一挨个敬酒,老胡又说他这是“轮干”,引起一阵哄笑。端起酒杯到园园这位老太太跟前时,园园那个笑啊满脸灿烂。老胡一句“公鸡敬母鸡,母鸡笑嘻嘻”脱口而出。这一回,更是笑起了高潮。周围几桌小青年们全被感染了:这群老顽童啊,真让人羡慕。
是啊,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级别的,在家当着晚辈的面,他们会装腔作势不苟言笑,以显示尊严。也只有这些老伙伴们单独在一块时,才会无所顾忌,尽情地放松心情,童心大发。
其实老胡说什么公鸡母鸡,也不是凭空瞎掰的。大排档十好几人中,就数他和赵老师、园园三人年纪最大。都是出生在1945年,属“鸡”。同年老庚呢,于是友情也更浓一些。在大排档,老胡和赵老师是琴师,园园爱唱歌。老胡曾听她唱过《老房东查铺》的歌,那表情,那韵味,比马玉涛还马玉涛呢。她唱歌很投入,有时会载歌歌舞,旁若无人,排挡人叫她为“开心果”。三位属鸡的,排了个坐次,老胡二月出生的被称着了“胡哥”,赵老师算老二,园园是小妹。只有三只鸡在一块时,老胡会偷偷地小声地叫上一声“小母鸡”。这个时候,赵老师会坏坏地笑着,园园也从不生气。
园园这名字听起来好像让人觉得她是位保养得体,周身发福的老太太。其实不然,她一双大眼炯炯有神的,鼻梁挺直,一笑一口白牙,两小酒窝若隐若现。她身材纤细娇好,老胡说看园园一定要从后面看,因为前看七十,后看十七。因为姓袁,叫顺了口,两位老哥就叫她园园了。
园园待人很好,又重情义。她爱唱歌,总认为为她伴奏的琴师们辛苦。每天排档活动她一定要带上些吃的犒劳大家。夏天抱个西瓜,冬天提些弥猴桃、桔子啥的。任别人怎么抗议她反正我行我素,弄的大伙不好意思。在大排档,他说起话来大声大气,唱起歌来铿锵悦耳,笑起来更是旁若无人般放肆。她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死又算个逑!活一天我就要开心一天。”很多时候老胡在想,若是还高那么几寸,再壮实个一圈,称园园作“女汉子”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其实园园与一般女人也没啥不同,感情有时会很脆弱。那次她从上读了老胡的《苦恋》的文章,老胡遭遇的种种磨难触疼了她的伤疤。她边看边流泪,最终竟关上房门一个人嚎啕大哭,差一点就惊动了楼下巡视的保安。原来她本是上海人,不到五岁就没了父亲,母亲只是个家庭妇女,拖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初中刚毕业的她一个人来到黑龙江谋生。在那里,园园开过荒,种过地,黑土地上撒满她滴滴汗水和辛酸的眼泪。她甚至在农场的砖厂当过窑工,成天推着载满砖坯的独轮车,和男人们干着一样的体力活。到后来,王震动员十万解放军支边务农,开垦北大荒。园园经人撮合便找了位军人把自己嫁了,生下了三个儿女。直到十年前才离开了那片记录她近半个世纪苦难人生的土地。子女大了,出息了。苦尽甘来,正该享受生活时,相濡以沫的老伴却因病去世了。苦难的人生经历成就了园园刚毅、洒脱的性格。一个人在深圳帮着照看外孙,虽有些累,但她很满足。
赵老师一看就是文人相。走路不紧不慢,开口慢条斯理。一副眼镜那镜片上看着像用粉笔画了几个圆圈似的。文质彬彬的外表,却难以掩饰他那东北人的豪爽和直率。大排档的所有人都尊重他,什么事有分歧了,只要他一开口别人就不再说其他。
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材生。曾在齐齐哈尔当过十八年的高中语文教师,后来又在教育行政部门任职。他参加过黑龙江省的高考评卷,他的学生遍布各地功成名就。今年夏天,赵老师还被学生从深圳接到北戴河,参加了毕业四十周年的同学聚会。他的人品,他的学识,被学生们敬仰而奉为楷模。他爱好文学,古今中外的文人名著如数家珍。他对文字的驾驭得心应手,归功于这许多年养成写作的习惯。至今他每天都还会写上一两千字的文章。老胡说那些笔记本要是重迭起来,对“著作等身”这词真可谓是最形象不过的描述了。
南方人有称同年生的人为老庚的。因为园园是女人,“老庚”又与“老公”谐音,于是他们从不用“老庚”的称呼。这三支鸡每天晚饭后会不约而同的一起散步。走个几千米累了休息时,老胡就开始向赵老师请教。他上《江山文学》投的那些个文字,总是用发给赵老师。每晚赵老师会应邀作一番点评。于是老胡也大体知道了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散文?小说的要素,散文的分类。想到了文章的标题要点明描述的内容,要让读者一看标题就迫不及待想通读全文。作品的内容要环环紧扣,要首尾呼应等等。赵老师对流云社团的按语极为赞赏,他夸这才叫锦上添花呢。每次“讲课”,园园总是静静地听着,默默地想着什么。老胡寻思,这三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如果都把自已历尽的坎坷写成文字,那肯定让年青人感叹说原来父辈们曾经过的如此艰难啊。
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三位老人从东北,从上海,从湖南分别南下到深圳。从过去的素不相识,到今天竟依依不舍了。赵老师说:胡哥早点再来深圳吧,到五月你不来,我就上湖南来看你。园园说:我也去,还要邀上大排档的朋友组个团。老胡好开心:“欢迎啊!湖南人热情好客有传统呢。我保证,先把这三只鸡的友谊用文字记下来。到五月时,我到车站迎接大家。一定!”
共 246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称其为“三只鸡”,是因为三位老人都出生1945年,属鸡的。三只鸡的友谊结缘于对音乐和文字的爱好,袁老太太爱好音乐,赵老爱好文学,老胡既是琴师又是文人,这样一来,就把三位素味平生的古稀老人结合在了一起,真是彼此互补,相互为用,从而为故事情节的铺设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呀!这次饯行恰似相见恨晚,难舍难分也在情理之中。三位老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也到了极致,乐呵从不伤到自尊,诙谐从不触及痛处。笔法细腻,语言质朴、风趣、幽默是老伯写作特点之一;结构严谨,文字功力老道是其二。欣赏之作,倾情推荐共赏!【:艺苑奇葩】
1楼文友: 2 :44:11 读了您这篇文章,我才知道什么是细腻,什么是高手。您做到了,向你敬茶,收下我吧!呵呵! 读书写文,乃雅兴欣赏,沉其内,即使百年也不孤独!
2楼文友: 2 :55:12 老伯年近 期颐 的父亲健在,实为人生幸事;又能铭记弟子规中 父母在,不远游 的古训,回家与老人团聚,可谓孝子吧! 读书写文,乃雅兴欣赏,沉其内,即使百年也不孤独!
楼文友: 00:01:26 愿三位南腔北调的古稀老人早日相聚,再叙别后情怀,等待老伯更多精彩! 读书写文,乃雅兴欣赏,沉其内,即使百年也不孤独!
回复 楼文友: 12:56:59 谢谢老师,你每次熬夜不利身体呢。欣赏你的敬业,却反对你作溅自己身体。请多保重!
4楼文友: 08:5 : 不错,老人有老人的生活,老人的乐趣。
回复4楼文友: 1 :00: 5 写这篇题外的意思也是告诉年青人,老人也有自已的兴趣,自已的生活。老年人在家有老伴,在外也要有老朋友才会充实。谢谢虎哥理解和支持!
5楼文友: 1 :10:40 虽然这篇文字的标题不雅,是那种最难听的鸡不鸡的,但看来却令人感动与捧腹。尊敬的老伯,今天流云上红军团不再滚动了,在此飞花只想对您说,流云一路走来,感谢有您!飞花一路走来,感谢有您!眼看您就要离开儿子孙女回湖南老家新年了,有机会请老伯到四川作客,而飞花再到湖南旅游也会去拜访您。老伯回家后湖南那边会很冷,请老伯与伯母多注意身体,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过新年。如果不介意的话,飞花还想恳请老伯把您的老朋友赵老师也邀请进咱们流云社团,也让咱们一睹赵老伯的文字风采?最后在这里再对老伯道一声,老伯,您辛苦了,流云社团,感谢有您!! 彼黍离离,行迈靡靡。知我,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回复5楼文友: 14:58: 7 谢谢飞花!先祝贺流云飘红而目屹立顶端不动。免却了我用看文时老被旋转木马钻手指下的烦恼。
我会在湖南恭候老师光临,我也会继续关注流云,老师们不嫌我笔拙,我会不离不弃。赵老师这人我多次说过他,他不会电脑,不会上。今晚散步我一定转达你的邀请,让他学会电脑,不然我就骂他笨蛋。哈哈!
6楼文友: 17: 8:01 老人有老人的生活和乐趣。欣赏佳作,向您学习了,祝好!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7楼文友: 22:12:02 欣赏老伯乐光的生活态度,广博的见闻和深厚的生活阅历。老伯不管是在深圳还是回湖南老家,都一样会散发活力,也一定会坚持写作不忘流云。提前祝老伯旅途愉快!
这篇文章,艺苑奇葩的编按写出了水平,可圈可点,要赞一下!
8楼文友: -15 08:0 :05 友情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友情是超越人种,超越年龄的情感。喜欢这篇作品,看到了作者对于友情独特的见解,给人交友结朋以一定的启发。我觉得我真的挺喜欢这篇文章的,最后祝您创作快乐。
回复8楼文友: -16 19:07:50 社图顾问大驾光临,学生受宠若惊了!问好老师!
小儿厌食中药治疗
小孩挑食厌食什么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是
儿童化痰的药哪个好小儿上火
轻度骨质疏松症状
上一篇:第25届青春诗会在湖南株洲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