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认同的大时代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2-17
摘要:“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让侵犯过我国神圣领土的敌人都知道了,敢于欺凌我强大的汉民族的家伙们,即使时间与空间的间隔再遥远,我们也一定要睚眦必报,将他们杀得干干净净!刘彻悔罪了。可民族尊严,却升腾了!大汉王朝,一个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脱胎换骨的国家,终于被人民所认同! 尽管“六王毕,四海一”,嬴政虽然石破惊天地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但至死,他也没有完成其梦寐以求的国民对这个“大一统国家”的认同感。秦始皇所拥有的,不过是个貌似强悍的“大秦帝国”的虚名而已。
没有人民的认同,这个废除了腐朽的“分封制”首创了清新的“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看似不可一世的帝国,尽管始终都高压在改革创新的路上,可却立国没到三十年,就轰然垮掉了。令嬴姓后代子孙们只能用《大秦亡国祭》这样的文章,来追思故国了。
所谓的国家认同,就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族群这些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
秦亡汉兴,一个汉承秦制的时代到来了。汉高祖刘邦继续秉承着秦始皇的“大一统”与“郡县制”这些制度性创新的政治理念,开国伊始就与民休养生息。从刘邦以降,到他老婆吕雉摄政以及他儿子汉文帝刘恒、他孙子汉景帝刘启称孤道寡,可无论是谁坐庄,都一直坚持着不折腾,无为而治,发展生产,且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
到了刘邦的重孙子刘彻十六岁登基的那一天,国家已经在“黄老之治”的稳定政策导向下发展了七十多年,一派繁荣景象。国家富裕了,人民的生活,也与曾饿殍遍地的灭秦战后的惨绝人寰,不可同日而语,家家都有了隔夜的余粮,官仓里的钱亦多得花不完,钱竟然闲得将穿钱的绳子都朽烂断了。一些豪门大户、达官显贵更是富可敌国,他们过着“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奢靡生活,就连其奴仆的穿戴都比皇后华丽。
可是,对国家的认同感,无论是在社会中的哪一个阶级,哪一个阶层,却都是没有的。这个富庶的汉帝国,依旧与曾经的秦帝国一样,没有被人民普遍认知的国家魂灵。一个没有魂灵的国家,宛若行尸走肉,国民唯有将钱,奉为活人的圣经。
刘彻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切,衣食足,并不能造成国家认同!他要创造一种形而上的荣耀,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唤醒。这种形而上的荣耀,就是打匈奴!他要用彻底打垮匈奴人的国家成就来升华人民的精神境界,令大汉帝国最终被国民情感所归属,认同。他希望自己的国家,不再似一个概念符号,与人民心隔着肚皮,孤立在那儿,虽庞然大物,但却没人情味儿,冰冰冷冷。
谁都知道,屡屡犯边的侵略者匈奴,是汉帝国的一个梦魇,一个不可战胜的神话!刘彻非常明白,从他祖上刘邦,到爷爷刘恒、父亲刘启,无一不是在霸悍的匈奴人的铁骑蹄下败下阵来,丧权辱国,不得不用给匈奴人送钱财、送女人屈辱的所谓“和亲”方式,来卑微地乞求趾高气扬的侵略者赐予的“和平”。
一个在外敌面前如此摇尾乞怜的国家,安能被自己的国民所认同?国耻民羞,汗颜,是国民眼中这样的国家之名!如此这般下作苟且的国度,人民怎会于心底生有民族的自豪之情?没了民族自豪感就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国民便没有未来,没未来者只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浑浑噩噩,醉死梦生。
刘彻主意已定!他排除万难,一意孤行,倾举国之力打匈奴,而且发誓一定要将他们打得亡族灭种。这一打,就是四十多年,将自己从精壮的毛头小子,打成了步履蹒跚的耄耋老翁。
在这场与匈奴人漫长的战争中打出了卫青、霍去病这样“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将,亦将老百姓打得户户新坟不断、田地荒芜、家徒四壁、温饱不再地苦与穷。
刘彻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浩劫,他知道“穷兵黩武”这四个字儿的后世考语自己是逃不掉的了。在他七十岁临终的那一年,他颁布了《罪己诏》,放下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与刚愎、骄傲,弯下腰来,态度真诚地向自己的人民悔忏,求乞他们宽恕自己战争的罪行。
尽管人民对刘彻的连年用兵难以释怀,抱怨不绝于耳。但是,有一件事儿刘彻却溢于人民的赞美之中,那就是,他对匈奴人的战争,打赢了,血洗了国耻!
刘彻雄才大略,纵横大汉王朝的铁骑,剑指漠北,万里远征,马踏强掳,最终灰飞烟灭了焉支山下的匈奴王庭!令匈奴人在滚滚黄沙上流尽了自己最后的一滴血,蓦然明白了什么叫:“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让侵犯过我国神圣领土的敌人都知道了,敢于欺凌我强的大汉民族的家伙们,即使时间与空间的间隔再遥远,我们也一定要睚眦必报,将他们杀得干干净净!
刘彻悔罪了。可民族尊严,却升腾了!
大汉王朝,一个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脱胎换骨的国家,终于被人民所认同!汉人,就是国家认同感产生后的民族魂灵!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认同,这是至秦始皇武力统一天下以降,经历了刘邦、刘恒、刘启,二百多年来苦苦寻觅的“中国梦”!
刘彻,史称汉武帝。一个以“穷兵黩武”的方式实现“国家认同”的皇帝,就像莎士比亚说“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一样,他的名字,已然就是强悍的血腥战争。关于他的功过是非,两千年来一直在评,可就算再谩骂其好战,也掩瑜不了他实现了“国家认同”万古之功。
刘彻,一个中国人无论如何都难以忘怀的名字,这个激动人心的名字标志了一个国家认同的大时代的诞生。这个时代始终在昂扬进取,义无反顾地在为自己民族的尊严,永不停歇地拼搏,抗争!
共 198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秦始皇和刘彻等帝王作为载体,通过对他们的国家行为的解读,揭示出了一个国家认同感的形成问题。秦始皇实现了国家形势上的大一统,可是,他建立的国家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同,所以,不久政权就被推翻了。后来的刘邦一直到刘彻以前的帝王,都致力于修生养息,国家经济发展了,民间财富多了,可是,这个时期的国家认同感还是不够强。汉武帝刘彻,发起了反侵略战争,长达几十年的战争虽然让国家和百姓经历了痛苦,可是,却建立起了强大的国家认同感,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汉武帝建立起了面对侵略坚决“打”的理念,这也让刘彻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代英雄。文章观点明确,论述剖析紧扣历史。【:春雨阳光】
1楼文友: 16: 7: 1 国家认同感来自于哪里?文章涉及到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的富强,二是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力量。两者结合,才能形成国家真正的认同感。联系历史,我们会有更为深刻的思考。 语文教师
老人腿疼是不是缺钙
老人老年痴呆怎么治疗
缺钙会不会造成关节响
宝宝地图舌的食疗灯盏花龙头企业有哪些产品
灯盏花龙头企业文化
上一篇:南京图书馆国学馆低龄少儿馆开放
上一篇:暗香绝色之冬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