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贯通中西的学问睿智通达的智慧寂寞自甘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3-02
傅逸尘编著《“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研讨会在京举行
进入21世纪,“新生代”军旅作家的创作以其独特的审美体验与视角逐渐为中国当代文坛瞩目。他们富于朝气和实力,拓展了新时代军旅文学的空间,呈现出新的面貌,也为21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经验、形式,为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留下了鲜活见证和深刻注脚。然而,与异常活跃的创作相比,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评论尚有欠缺。
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徐贵祥,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朱向前等就军旅文学的发展,傅逸尘编著的《“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丛书的思想内容、美学内涵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李敬泽表示,当下,军队建设走进强军新时代,军事文学乃至军旅作家的职业道路面临新的前景,迫切需要思考军事文学在新时代应该如何发展。
要将军事文学放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审视
一直以来,军旅文学沿袭上世纪90年代的特点,将军事生活“私人化”,写成鸡毛蒜皮、一地鸡毛,这种写作特点对年轻一代作家影响至深。
对此,李敬泽提出疑虑,“好像只有琐碎、软弱才叫人性,崇高、有力量就不叫人性吗?”他认为军事文学并不是一个日常经验问题,所以傅逸尘对军旅文学特点进行反思和批判很有必要,人们要从更广阔的时代视野来看中国军事文学所处的新时代语境,需要深切反思哪些是真正好的传统,哪些是需要剔除的不利因素,而不是一味地寻找人性的下限,不愿意面对人性的高尚之处,更不愿意直面新的时代条件下整个中华民族新的历史前景和面临的新历史挑战。
李敬泽谈到,在更宽泛的美学意义、人性意义上,军事文学在新时代条件下也面临中国文学迄今尚未充分解决的美学问题和挑战。军旅文学在新时代,既有沉重的责任,也有崭新的发展前景,新生代军旅作家要树立宏大的志向,将新的前景变成现实。此外,军事文学想突破瓶颈,不仅需要作家的探索,还需要观念的先行,需要更多的理论评论对创作予以引导。
徐贵祥认为,《“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的出版对于当代军旅文学而言是标志性事件,这套书名为“面面观”,既看优点也看缺点。傅逸尘是对新生代军旅作家和作品最有发言权的人,不是之一,是唯一。他非常赞同傅逸尘在序言中的呼吁:“即便不能给现实生活中诸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至少也要写出截然不同的生活经验,即便不能整体性、超越性的思想,至少要具有思辨的眼光和立场,新生代军旅作家也迫切需要跳脱,以保有未来发展多项度和可能性。” 当前,改革强军进程如火如荼,但是对于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军旅文学并没有很好地表现。新生代作家以及所有作家都面临紧迫的学习任务,需要尽快学习军旅知识,掌握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尽早融入新军事变革的语境。过于日常化、碎片化、低视点的叙事,也导致一些新时代军旅作家对当下军旅生活的表达停留在表层。
“傅逸尘现在面临的挑战比我们当年更复杂,他首先以军人的担当、责任感亮相。”朱向前谈到,尤其是从叙事伦理的角度来谈军事文学英雄主义的发展,显示出他的独特面目。军队的年轻作家如果没有批评家的有力发声,很难被当代文坛和更多读者认识。傅逸尘多年来持续建构的英雄话语,在新生代军旅作家这里也得到了新的确认和回应。
陈晓明认为,军旅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独特地位,有独特的作用和美学价值。当前局势更加复杂和严峻,军旅文学能否提供更加有力的世界想象至关重要。
军旅文学的群体性亮相成为当代文学“切片”
军旅文学伴随着中国革命进程曾影响了当代文学的方方面面,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一脉。进入新世纪后,军事文学的概念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优秀作家及作品越来越少。
刘笑伟认为这套书既是开创性也是抢救性的,因为其中一些作家已经离开了部队。“面面观”是一套研究之书,研究得很透彻,同时也是史料之书、方向之书。它对军旅文学脉搏的把握,包括对军旅现实生活的认知能力和把握能力问题的提出,给年轻一代作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刘大先提到,近年来,军旅文学有一种萎缩的迹象,这和社会文化大背景的结构转型有很大关系,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在转型背景中,傅逸尘编著的这套书具有特定意义。军旅文学从整体性文化土壤已经转化成亚文化类型,一方面群体性的亮相使得当代军旅文学可以作为当代文学切片和可供分享的个案和类型,观测当代精神风貌、当代文化走向,所以这套书也有史料性的价值。
傅逸尘对这套丛书的编著与出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努力。他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下的青年写作越来越暴露出经验的匮乏、精神的困境和思想的贫瘠,对于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转型等等重大的现实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体察。面对私语化写作越来越弥漫的趋势,他一直在文章中强调和重建英雄叙事。对崇高、阳刚的文学审美理想的追求一直伴随着他的批评实践。在和新生代军旅作家的互鉴和对话过程中,他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一篇篇文章,还有精神上的成熟与成长。
研讨会上,很多与会评论家认为,军旅文学蕴含着崇高的精神和品质在当下的很多作品中已很难看到,此次军旅作家的集体亮相是对一个默默付出,始终在辛勤耕耘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青年文学群体的再发现。
参加研讨的还有施战军、梁鸿鹰、邱华栋、彭学明、陈晓明、白烨、王干、刘大先、刘笑伟、丁小炜、西元、刘涛、王凯、岳雯、李蔚超等。
(编辑:夏木)
云香祛风止痛酊价格老人筋骨疼痛补充什么营养锦州男科医院哪家好
参皇软膏多少钱一支30g鼠标手食指与中指酸痛
产后具体瘦身安排
上一篇:文化兴则国运兴体系
上一篇:我亲手毁了七年的感情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