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有奖金征文我的祖父郝永魁先生传略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0-24
肇源县老年人物传略编撰委员会主办的《肇源老年人物传略》部向我约稿,要求写我爷爷郝永魁的事迹,对此我非常高兴。
我祖父虽然仅仅享年五十周岁,但老人家从出生起到驾鹤西去,却经历了四个朝代,1897年出生读书于大清,拼搏奋斗于民国、伪满洲国和新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期间的民主政权筹建年代。1945年光复后,就被中国共产党郭尔罗斯后旗旗委任命为要职,为开展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民主建政发挥了作用。
几年来,我一直在搜集我爷爷的事迹素材,但因为各种原因,对老人的事迹材料还是掌握的太少,只是了解一个大体上的框架,具体从政业绩,知道的搜集到的很少很少。但因为约稿时间临近,只能把这篇有所缺憾的传略发给部,在我写家史的时候,尽最大努力把缺憾补充,以尽孝敬。
郝永魁,字,占鳌,男,蒙古族,189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郭尔罗斯后旗,即现在的肇源县肇源镇北城郊的察布其尔(今天的东风村)村,自幼于私塾苦读儒家经典。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于师范学校毕业即赴日本留学。学成回国后,先是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并积极参与民国建设社会活动,在旗域崭露头角。1924年(民国十三年)被黑龙江省议会第四届议会选举为郭后旗特派员(议员),时年仅27岁。19 2年东北沦陷,伪满洲国建立后,在旗地亩局等部门工作,担任局长等职务。1945年光复,中国共产党在郭后旗建立民主政权,被旗委委任为旗第一区区长(该旗设10个区);1947年初,被委任为旗民政科科长。当年夏季旗开展“砍挖运动”,于运动中驾鹤西去,享年50岁。
1949年新中国建立、十年浩劫后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编撰的肇源县县志《肇源县蒙古族优秀干部》中有郝先生姓名;1986年出版的《肇源县志》“党派群团志”第七节( 29页)“统一战线”部分这样叙述:“1945年解放后,旗委立即召开了地方绅士和知名人士会议,贯彻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来支持解放战争……地主郝占鳌任第一区区长……这些人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郝先生,在二十余年的仕途中,无论是中华民国、伪满洲国年代,还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权建设和解放战争时期,都在其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地方的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郝先生具备了仕途应掌握的学识修养、组织管理才干突出、办事干练,这和他从小就学习践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有着密切关系。他在私塾阶段就苦学《论语》《中庸》《资治通鉴》等国学,并在日本进修先进的管理理念(日本其时已经引进践行西方的宪政、法治和科技),加之多年仕途历练,使他的从政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二十多年来,他在多个部门担任正职,都能够做到恪尽职守,为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担任中华民国黑龙江省议会郭后旗特派员(议员)期间,他把权力用在为旗域的民主政治、经济建设上,提良策和建议,并推动实施和率先践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郭后旗旗委建立、郝先生被旗委委任为郭后旗第一区(管辖县城和城郊地域)区长后,旗委为他配警卫员、配马、配枪,以方便工作和确保生命安全。他深知这是旗委对自己的重用,认真领会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自己的职能,不遗余力地为正在进行的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服务,得到旗委和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肯定好评。
其次,郝先生敢于和善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和作为,不畏权势,据理力争,绝不向强权退步,这即和他的具有的典型的蒙古族人的强悍性格有关,更和他掌握公理坚持正义有关。在一次与旗蒙古人最高首领就某件事解决的对与错争辩中,他坚持事实和道理,依法据理力争,对方终于输理,最后,终于使事件得到合情合理合法的妥善解决。
再次,郝先生与人为善、平易近人,他与他家雇佣的长工特别是村民、有着和善的关系,公平合理地给予长工劳动报酬,对村中贫困亲属及特贫农户给予接济,长工和村中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二先生(他在弟兄中排行老二)。
再次,郝先生坚持勤劳发家、勤俭持家的家风,自家能干的活计自家干决不再雇工。给他家的长工做饭,都是他的两个儿媳妇轮班做,儿媳们的零用钱,都是从娘家带来的,甚至过冬穿不起棉衣,穿几层单夹衣裤坚持做饭和料理家务。靠省吃俭用攒的钱买地产,同时盖起了七间砖房。房屋前的大院子,是郝先生自己挑黄土垫起来的。在土地改革初期,郝先生就按着党的政策,把绝大部分田地房产财物交给农会,被旗政府誉为开明士绅。
还有,郝先生坚持几十年来郝家的传统家风,家教严格,要求每个子女都读书上学,其中两个儿子分别毕业于黑龙江省师道学院和军事院校,并在其工作岗位上不辱使命,做出了优异的业绩。
郝先生非常注重德才修养,他仪表堂堂,一米八0的身材,加之具有文才口才和注重践行忠孝节义贤仁礼智信廉,使他无论是从政还是从事教育等事业,都得到了官民各界的尊重。
对于郝家,肇源县政协编撰的《肇源史志》第三辑1 9页《东风村的历史调查》有记载:1810年左右,郝先生的父亲巴拉基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赶着勒勒车,一家人带着几只牛羊,从木里图(今通辽市附近)来到这里(察布其尔——1958年改为东风村)定居。一是这里的水草好。二是这个小山好(察布其村依山而立,地势高),能站在家里看到牛群羊群……郝家在这里落脚后,就给村里唯一富户包家扛活,他们处处精打细算,吃苦耐劳。在1851至1861年这十年间发展得特别快,人口也多了,牛马羊也多了,并单独建立了宅院。郝家众多人口中,就数巴拉基的弟弟乌尔干豪横能事,在1874至1890年间,他打入政界后开始有社会交往。从此,郝家发迹,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仅建起四面有炮台的深宅大院,粪堆也一天比一天大。”
郝家从1810年左右起步,经过百余年的艰苦奋斗,家业越来越大,日子越过越红火。最鼎盛时期,村的北山南山四方山及附近的代龙村的田地大都是郝家的了,有几百垧;饲养的牲畜马牛羊等晚间放牧归来不用细查数,以村边小山沟里满了为准。
随着家业的兴旺发达,郝先生的祖父祖母特别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在都念私塾的基础上,能考上上一级学校的,需要多少钱也舍得用,也要其赴学求取功名。
郝先生的父亲兄弟三个,其大伯父二伯父在清朝不允许蒙古人人口发展的政策下出家为僧(即喇嘛),其父亲在旗里公署部门担任公职。
郝先生的父母生育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汉名为永贵,蒙语名为迭列。长子读完私塾后,即帮助父母操持家业,在田地种植和家畜养殖上狠下功夫,努力扩大规模赢得收获。次子为永魁,蒙语为博拓拉,即本传略的主人公郝先生;幼子为永芳,蒙语为萨那。长子在苦心经营家业的同时,帮助父母把教育培养的重点放在二弟和三弟身上。郝先生在私塾和学校刻苦攻读国学儒家学说,尤其在留学日本期间,重点学习日本的管理,所有这些,为后来走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郝永芳,于省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考取清华大学,在19 2年肇源县遭遇的特大洪水中,为了把家从肇源街里搬到察布其尔村而落水受惊吓,患上重病医治无效离世,年仅22岁。大女儿蒙语名为莫果,夫婿赞博拉,生有一女并留下两个朱姓女儿——桂兰和桂琴,桂兰生养二儿二女,桂琴生养一儿一女,大部分务农;小女儿和夫婿包放坤(20岁时意外遇枪祸离世)生有一女包玉香,又名明亮(8 岁去世),与先夫何姓名富友(早年病故)后夫韩姓文斌生育两个儿子良田与峰飞,并勤俭持家坚持供孩子上学,二儿均在师范院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郝先生与两位妻子包氏何氏生养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名为云昇,后改为向明;次子名为云祥;三子名为云凤,蒙语名为乌日根;女儿于其母改嫁后随继父吕姓,名桂荣。长子云昇于省师道学校毕业后,18岁就走上了教师岗位,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五十年代,他在肇源县福兴乡义兴村小学教学,他所教的六年级,全班22名学生考上肇源县中学、三站中学18名,后来又保送2名。后来调到肇源县畜牧中专(半工半读)学校教文化课并担任班主任。当时正值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郝老师领着学生打羊草盖房子,为该校成为全国红旗学校,贡献了心血汗水和才华,于1978年退休。长子和妻子包氏翠莲生养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靠教师微薄薪资和妻子辛苦支撑,在极其艰困年代把孩子养大成人,并教育子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云昇夫妻分别于65岁60岁病故。次子云祥虽务农一辈子,但勤劳有经济头脑,在六、七十年代困难时期,他和妻子包氏哈珠拉(蒙语)含辛茹苦地靠养母猪和鸡鸭鹅挣钱,把二儿一女抚养成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给两个儿子盖房使其成家。云祥夫妇二人均66岁病故。三子云凤于1945年在伪满的 浩特军校起义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内蒙古自治区军区文工团供职,是有名的男低音歌手。转业后,于内蒙古电业管理局工作,在工会主席(正处)岗位上离休,才华突出,业绩显著,在干群中口碑好。与妻子娜仁(文化事业干部)生养两个儿子,云凤于78岁病故,妻子今年78岁精神矍铄健康硬朗。女儿桂荣(62岁病故)与夫婿姜禹(今年76岁身体健康)勤勤恳恳务农一辈子,孝敬老人,用心血汗水培养二子一女,长子毕业于黑龙江省绥化师范学院后,考取省党校研究生,次子考取齐齐哈尔师范学校,女儿考取内蒙古师范大学。
郝先生共有七个孙子、三个孙女,两个外孙子、一个外孙女、五个表外孙子,五个表外孙女。他的孙子中,长孙振岩1958年毕业于肇源县第一中学后从事教育等工作,十年浩劫前期务农,1984年,在肇源县富强乡文化站站长岗位上病故,多才多艺,不幸早逝。次孙振龙与妻子夏氏文玲务农,居住于肇源县新站镇巴彦村,耕田养畜,经营有方,家庭富裕,子孙满堂,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孙子两个孙女,三个外孙子外孙女。三孙长青于1968年中学毕业后务农,后通过进修获中文法律大专学历,在肇源县从事教育教学和档案编研与法院检察院的调研宣传及文秘工作,担任法院检察院法庭庭长和研究室主任等职,是县民主人士。爱岗敬业,在求是、人民、新华、正义和法制、检察、黑龙江、北方时报、黑龙江法制报、黑龙江经济报、大庆、今日肇源、中国检察官、大庆社会科学、检察文学等等几十家主流站和各级主流知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有影响的百余篇获奖几十篇,特别是在求是站发表的预防职务犯罪举措的论文,产生了一定的正能量效应,立功评先获奖二十余次,当选为县政协常委大庆市政协委员,在正科级检察员高级检察官岗位上退休。先妻王氏清杰为县大修厂工人,续妻黄氏中贤为县第五中学英语教师,生养一女。四孙振兴与妻子包氏桂香务农,生养一子一女,子生一子,与其兄振龙同住于一镇,专长建筑装潢,致富有道。五孙松柏聪明好学,虽只上几天学校,却能读书报背诵诗词,病故于29岁。六孙朝克与妻子、七孙爱民和妻子,均在内蒙古自治区铁路部门工作,分别为科级干部和工人,各生养一子。郝先生的三个孙女均务农,长孙女秀梅,夫婿周姓名景生,镇司法干部,生养二子三女。次孙女秀云,夫婿何姓名景权,教师,生养一女。三孙女芳与夫婿胡姓名宝务农,生养二子二女。长外孙姜葆田于哈市电大从教,教授;次外孙姜葆辉于哈市企业工作;长外孙女姜春梅于哈市铁路中学从教,副高职称。
郝先生,有重孙子四个重孙女五个,分别为志华、志丽、志平、志刚、志富、志红、金鹰、剑书(蒙语名 、笔名海鑫)等。重外孙子四个外孙女六个,分别为加平、德兴、丽娟、丽丽、丽岩、俊萍、艳华、艳茹、志民、志全等。重外孙子重外孙女姜萌、姜丹、张甫煊等。他的重孙子中,有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在内蒙古从事音乐工作的,有在家乡务农搞建筑的,有正在国家重点大学读书的;重孙女中,有政法院校毕业后与夫婿(许姓名延平)在县城从事律师行业的,有师范院校毕业后走上镇学校教育岗位的,有内蒙古大学毕业后在京发展的,她读书期间在《肇源文艺》《检察文学》等杂志发表的散文《内蒙古大学,我爱你》《“98”抗洪精神有感》受到赞誉。重外孙子有在县城烟草部门和京城汽车修配公司工作,还有在成都追求个体发展或在家乡务农的;重外孙女有在肇州县城镇公务员岗位和在京从事会计行业的等等。重表外孙子外孙女鼎瑞、鼎兴、天娇、天宇均已在京金融等部门工作或出国,于孔子学院教 郝先生的长兄郝永贵与妻生养二子四女,长子云亭土改中离世于运动,留下一女美荣与夫婿王姓名青海,生养二子一干部一工人,名为景才、景昇;次子云希务农与妻包氏名子英生养一子二女,子为文吉,与妻吴氏淑荣生养一女二子,分别为彦华、彦平、彦秋。郝云希的长女淑芝与夫婿包姓名海山,均务农,生养一儿四女;次女玉芝务农,夫婿何姓名智为乡镇干部,二女一子分别为清华、英华、兴华。淑芝玉芝二女均子孙满堂。郝永魁先生长兄的四个女儿中,第四女郝氏与夫婿胡姓名海楼生一儿玉明(锁柱)。以上重孙辈,有机关干部和教师,大多为务农,但拥有良田宅院、禽畜成群,勤劳致富。
郝先生的玄孙(包括外玄孙等)有:秋实、海洋、培培、子建、玉石、司奇、吕航、佳琪、世郝、成龙、成凤、佳峰、 、雪羽、晨宇、近宇……
郝先生的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郝先生虽然在土地改革中实施的极左政策中冤屈而故,但肇源县县志编审委员会在《肇源县志》中给予了公正评价,相信,这位于2017年即迎来120周年诞辰的郝先生,在天之灵也会安息的。
注一:关于郝先生的《传略》素材,来源于《清末民初蒙古族议员活动纪实》《黑龙江史志》《肇源县志》《肇源县工会志》《肇源文史》第三辑。《肇源文史》第三辑中,东风村原村委会会计高惠卿所著的《东风村历史调查》,对郝家给予了客观地叙述和评论。高惠卿同志是在1960年,通过9 岁的老人田因等七位村民座谈搞的东风村历史调查,他在八十年代初发表的文中说,“由于当时认识有局限性,调查也不细致,加之时间太长有所遗忘,所以仅将记忆叙述如下。”
注二:郝先生的后人感谢肇源县县志编撰委员会对郝先生的评价与肯定;感谢肇源县老年人物传略编撰委员会、《肇源老年人物传略》部将郝先生的传略选入;特别感谢相关部门和人士提供资料和帮助查询收集线索。在撰写本传略前,在询问察布其尔即东风村村民中,都给予热情帮助,积极提供知道的情况。众多亲朋故友的讲述,也为本传略的事实内容提供了佐证。
注三:鉴于年代较远和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环境限制,对郝先生从政期间的业绩掌握太少,只能概括基本框架和事实。为体现其后继有人,故对其后代中的知悉的做了简要介绍。学或正在读书。
共 581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的爷爷郝先生,在二十余年的仕途中,无论是中华民国、伪满洲国年代,还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权建设和解放战争时期,都在其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地方的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者通过对爷爷的描述,把一个过往的历史展现了出来。如今郝先生的子子孙孙都在各行各业里为祖国建设做出着贡献。作者的这篇文章记叙的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感谢赐稿,拜读大作。【:悍雨啸风】
1楼文友: 19:10:44 文章写得不错,有情有义,读来很有感触。奉茶问候。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1楼文友: 16:58:10 谢老师!!
2楼文友: 19:11:14 感谢赐稿荷塘,期待作者佳作不断。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2楼文友: 16:59:2 虽近晚年,还要努力写些有价值的文章。谢鼓励!
楼文友: 17:00: 5 谢: 悍雨啸风 老师!!!
4楼文友: 18:56:11 作者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祖父的一生,祖父一生的经历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经济与生活!文章描写细致,笔法简洁,内容丰富而精炼!家族精神代代传承!
回复4楼文友:- 0 21:52: 9 挚谢!!
儿童湿疹易得哮喘
儿童湿疹饮食注意
老年骨质疏松护理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效果好吗腰酸背痛怎么治疗方法
老年中风前兆
上一篇:一路花开明清宫苑过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