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所有家庭资格复核、确认签约后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2-01-20
将在所有家庭资格复核、确认签约后 山东:高密市“四抓”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高密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总体目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四抓”为重点,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一是抓好惠老政策落实。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100元的基础养老金,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100元的高龄生活津贴,百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600元的长寿补贴金。市委市政府每年为7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和五保低保老人赠送银龄安康保险。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200元;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100元和4500元;城市和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分别提高到6000元和3800元,其中8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高龄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 1200元,9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高龄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三无人员保障标准提高到750元。全市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免费游玩全市所有公园景点。
二是抓好养老服务业发展。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平台建设,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覆盖全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市民政局和朝阳街道东小庄居委会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16000多平方米高标准的养老托老中心,成为全市第一家集养老托老、餐饮住宿、家政、医疗保健、文体娱乐、洗浴于一体的专业养老托老机构,补齐社会化养老这一短板。由密水街道张家埠居委会投资建成的养老托老服务机构康成颐养园,为每一位入园老人都建立健康档案,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和市立医院进行签约,每年一次进行全面查体,一旦老人患病有病,医生随叫随到,确保有病及时治疗,很好地解决了老人的医疗健康问题
,确保老人们在这里颐养天年。通过采取PPP投资方式,推进市社会福利优抚救助中心项目建设。通过抓好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搭建起养老服务业的坚实平台。通过打造民政服务暨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探索新型“智慧”养老模式,为居家养老提供社会化、信息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13处,床位4271张;民办养老机构4处、床位770张,在建2处,筹建3处;建成农村幸福院37处、在建10处,建成幸福院拥有床位980张;建成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2处,为促进全市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抓好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调整充实市级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任主任,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及市委组织部、人社局、民政局、老干局、老龄办等部门负责人兼任副主任,委员由52个老龄工作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特别是把镇(街、区)镇长(主任)列为市老龄委成员,为老龄工作的开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各镇(街、区)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由镇长或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由妇联主席兼任,配备一名兼职工作人员,镇(街、区)人社所设一名老龄专干,负责老龄工作的信息统计和材料上报。各村(居、社区)设立了老年人工作委员会,成立了老年协会,同时设一名老龄工作联络员,达到了层层有人办事的要求。修订完善了老龄工作职责等七个管理制度,达到了工作有制度有规范的要求。出台了办公室、活动场所等建设标准要求。办公室要挂牌子,领导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及敬老心语板面上墙,文娱活动室要有学习材料,扑克、象棋等文艺娱乐器具,健身场地要有各种健身器材,达到了活动有固定场所的目标。
四是抓好老年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以走访慰问、关爱老人为主要内容的助老活动;精心组织人员参加历届山东省老年书法美术大赛、老年主题摄影大赛和潍坊市老年文艺活动;借助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积极与老干局、妇联、老年体协、关工委、老年科协、老年门球队、妇女健身协会等涉老群团组织联合举办象棋赛、钓鱼赛、门球赛、书画赛茂腔、文艺及健身演出。通过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老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全市每年举办规模各类老年体育活动20次以上,组织健身活动120次以上,参与人数达20000余人。
肠道娇气怎么办经常便秘怎么办
经常闹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