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导向探索沈阳民政路径的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2-01-26
突出问题导向 探索“沈阳民政路径”
穆 帆
沈阳市民政局把机关党建工作与民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发挥好部门的职能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很多,核心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的要求,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机关党委会、机关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反复强调机关党建工作在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中的重要性,引导各单位科学统筹工作,做到两手抓、双促进,增强了各级党组织服务中心的大局意识,促进了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市民政局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切实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当地民政实践相结合,不断夯实基层党支部这个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思考,依托各种载体抓好支部工作方式方法的提炼、交流、推广和运用。深入抓好学习工程、创新工程、精品工程和奉献工程建设。正确处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党组织建设之间的关系,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沈阳市民政局坚持问题导向,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针对部分领导干部摆位不恰当、不清晰、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沈阳市民政局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关要求,从理论上弄懂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正确关系,引导大家在认识上、工作上、保障上把党的建设摆在单位全面建设的重要位置。成立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领导小组,建立6项机制、完善9项制度,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分工。
党建工作是夯实执政之基的重大工程,如何围绕民政工作中心抓好党建工作,沈阳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努力开启创新驱动发展的“沈阳民政路径”。
马英九今天上午赴“中央灾害应变中心”了解相关单位对昌鸿(大陆称“灿鸿”)台风防范措施。他说 打造协商共治的社区服务环境。推行“一核多元、共治共享”的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完善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大党委制”,推动社区党组织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福利型、服务型、中介型社区社会组织,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事务协商委员会、议事会、居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实施“微自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灵活确定自治单元,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协商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务”模式,加强国际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
打造内生活力的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出台《关于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沈阳市社会组织失信“异常名录”管理办法(试行)》,引导社会组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建立社会组织发言人制度,强化诚信自律建设。完成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采取“政府支持、专业运营、自我服务”的运营模式,为入孵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能力建设、管理咨询、成长辅导、财务托管、法律咨询等支持。选树社会组织典型,通过媒体宣传、表彰等形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典型引领作用。
打造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环境。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立法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将养老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细化到地块,增强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刚性。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制定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出台《2017年沈阳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中央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建立以护理型为重点、助养型为辅助的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增加护理型养老机构比重。支持养老产业集团发展,促进集团与各类养老服务项目对接。完善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环境。完成“数字民政”综合业务络平台建设,整合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组织等民政业务信息系统,初步实现民政业务资源共享。努力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建立特困供养、困境儿童保障制度。积极发挥居民信息平台核对验证功能,进一步实现公平、精准救助。继续推行退役士兵阳光安置方式,扎实做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激发退役士兵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推进婚姻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效能。强化殡葬窗口单位管理,规范服务内容,提高殡葬管理服务水平。
(:刘畅 审核:周家权)
太原皮肤科专业医院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心律失常最常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