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季度网络诈骗人均损失元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2-02-21
最新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络犯罪数据研究报告》显示,今年1- 月,北京络安全反诈骗联盟共接到络诈骗报案4920例,报案总金额高达1772. 万元,人均损失 602元。用户遭遇诈骗时的人均损失约为电脑诈骗人均损失的2倍。
虚假中奖人均损失最大
《报告》指出,PC用户报案的所有诈骗类型中,虚假兼职以44.1%排在首位,其次是退款欺诈1 .4%、游交易12.4%,这三种诈骗类型占PC端诈骗类报案总量的近70%。而在端用户报案中,虚假中奖以22.2%排在首位,其次是钓鱼盗号18.5%和虚假兼职12.8%。
也不要说这东西有多好吃。 2015年第一季度,无论是在PC端还是在端,虚假中奖都是造成用户人均损失最大的诈骗类型。另外,与端诈骗造成的人均损失普遍高于PC端诈骗的情形不同,虚假中奖和金融理财类诈骗给PC端用户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给端用户造成的损失。
平台新增恶意程序主要是资费消耗
《报告》提到,络诈骗犯罪的手段有恶意程序、钓鱼站、诈骗短信等。今年一季度平台新增恶意程序主要是资费消耗,占比高达92.0%;其次为隐私窃取(4.9%)和恶意扣费( .1%),这三类恶意程序占总量的99.95%,其余类型的恶意程序新增量只占到0.05%。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 60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96.9亿条,较2014年第一季度的209亿条同比下降5 .6%,较2014年第四季度的124亿条环比下降21.9%,平均每天拦截垃圾短信1.07亿条。在所有垃圾短信中,诈骗短信占12.1%。而在诈骗短信中,冒充熟人的最多,占28.5%,其次是虚假中奖25.6%,冒充银行19.9%。
个人信息泄露是络诈骗猖獗主因
《报告》直指,个人信息泄露严重,是络诈骗得以猖獗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虚假中奖、退款诈骗、游戏交易、虚假票务、钓鱼盗号等形式络诈骗,都或多或少与受害者个人信息泄露相关。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报案材料来看,与个人信息泄露相关的络诈骗报案数量为1601例,占报案总量的 2.5%,这一数字是2014年同期的两倍多。进一步统计显示,约29.2%的PC端诈骗和4 .5%的端诈骗都与个人信息泄露或窃取个人信息有关。
(来源:)
成都治癫痫专业医院西安男科专业医院
白城男科医院
上一篇:北京一季度浓度同比降三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