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家有老娘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04

很遗憾我不是画家,无法描绘您的形象。而思维的混乱,又无法让文字循规蹈矩地为您奉上一本正经的传记。无限感慨在胸,空看着那些关于母亲的话题出现在络的各个角落。而我,却只能将深深的爱意,默默地由风而送。

仍很清楚地记得去年秋天,天已经很凉了。不喜出门的母亲,被大姐强行押到我家,娘仨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午饭。恋家的老娘却死活不肯在我家久住,再三央请小住一晚,到底还是被各种理由拒绝了。于是,我开了车子去送老娘。风很大,吹得羊田路边的杨树哗哗响,其实,大多数的叶子都已经落掉了。那很响亮地拍手的,不过是仍然顽强固守的几片老叶而已。

我很忙,老娘执意要我把车子停在离家很近的路口。不肯再让我前送一步。“我每天都要散步的……”她说。

下车的时候,她僵硬的腿居然挪不下车子,看她很吃力地往下送,我急忙把她连拥带抱地拖出来。“老了!”她笑。确实,那一刻我也真正感觉到她老了,身子有些挺不太直,头发也白得很厉害了。她站在风中,冲我摆摆手:“你走!”我不肯:“你先走!”“不!你先走……”小小的僵持,谁也不肯先迈一步。都想看着对方走。最终,我在她的注目下,开着车先走了。风仍旧很大,那些杨树的叶子仍在拍手。看着几近要秃的杨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沧桑悲凉……时光,总会老掉一切,包括我的老娘。

老娘原先并不老,小时候印象中的老娘好像还有些很好看。那时候家境并不是很差,她平时穿着也跟其他的农村妇女没什么两样,对外人一直很谦和友善,从来没见过她跟别人有一点过节。也没见她跟别人争执过什么。

她骨子里爱美我是知道的,因为她偷偷修眉的时候被我看见了。那时候很小,不知道她在干什么,而我则被告诫:这事不能对外人说。那时的农村人很土,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表示自己的爱美之心。

我是在她的歌声里长大的,她做针线的时候我喜欢偎在她怀里听她轻轻地唱。她在人前从来没有跟其他婆娘那样扯着嗓子吆喝着唱。在家里没人的时候却是爱对着我哼哼,我学得很快,差不多她会的,我都能唱下来。

她手很巧,我的玩具都是她亲手缝制的。而我这个故事迷,也在她那里得到了极大满足。她识字并不多。大多数的故事,是她自己炮制的,她把身边的花花草草,都赋予与它们生命,让它们跟人一样活灵活现地演出着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比如说她在剥葱,就会给我讲葱与马蚱菜比赛剥皮的故事。在那个童话故事匮乏的年代,我的童话世界却是丰富多彩的。

她最开心的笑,当是父亲夜里取柴火被当贼捉的那次了。我已经睡着了,被她吃吃的笑吵醒。原来是我娘发现嫂子怀孕了后,她从姨妈那里弄来了个生男偏方:取三枚鸭蛋,要用三把柴火煮熟,柴火必须要夜里去取,见人的时候不能说话的,一说话就不灵了。那夜父亲就被分派了取柴的任务,柴火垛是在离家几十米的场院里堆着的,父亲取柴的时候刚巧碰见喝醉了的一位叔,那叔喝问:谁?父亲不敢做声,夹了柴火只管走,被那叔当成是小偷撂倒,一看是父亲就撒手了。父亲拍了拍身上的土还是不说话,夹着柴火任凭叔在后面怎么喊也不回话。到回家终于可以说话的时候,他把此事一说,把母亲笑倒了。一直不停咯咯地笑,站着支撑不住倒在床上笑,我没觉出有太多的好笑,可是那次却是在我记忆中母亲最开心最放肆的笑了……

父亲去世的时候母亲才五十多岁,家庭的变故让这个凡事都依赖父亲的女人变得坚强。由于父亲多年的病着,家里的积蓄早已消耗殆尽。家境每况愈下。奶奶已经八十岁了,弟弟还在上学。姐姐刚刚嫁了总是力不从心。家庭的生活来源,就靠我上班的那点工资还有家里微薄的麦田收入。母亲照顾着老的小的,还有那几亩薄田,异常辛苦。父亲在的时候家里曾经做过豆腐,只是母亲没有自己操作过,后来也尝试着在家里做了几次,由弟弟一大早用车推了出去卖,后来弟弟因为同学笑话他,再也不肯出去卖了,就停了,开了一间杂货铺。弟弟则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去我上班的厂子里打零工。

父亲去世后,我一直跟母亲睡在一起,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母亲就絮絮叨叨给我讲她和父亲过去的事,说父亲从来没有对她发过火,俩人一直感情很好,又讲父亲对她的照顾……有些话我是听了一遍又一遍,而她只有在讲父亲的时候才看见她脸上放出异样的光,看见她可爱而幸福的模样。我问:娘!你想我父亲不?她说:不想!想他做啥?

我知道她其实是想的,我常常被她睡梦里的嚎啕大哭所惊醒。每每问她的时候她就说是做恶梦了。姑妈身体弱又爱神神叨叨,回娘家的时候动辄就被父亲附了体借机回家看看,把全家老少问个遍然后再走掉。我虽不信这个,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也想念父亲。每次姑妈来的时候,娘就会殷勤地问:你抽烟不?姑妈不抽烟的,只有父亲或者神来的时候才要求抽烟。我明白她的意思,她也想我的父亲啊!可是父亲附着姑妈来的时候,她却呵斥着让他赶快离开以后不要回来。在农村,鬼魂进门是很不吉利的,她想父亲却又害怕家门不利。

那时候农村的寡妇很兴去城里找退休的老伴。周围的几个或者比她大或者比她小的都纷纷找了,日子过得都也不错。也有人给我娘介绍的,都被我娘拒绝了。一个刚嫁出去不久的跟我娘差不多年纪的女人就经常穿了高跟鞋烫了发浓妆艳抹地来找我娘,非要把我娘介绍给她新老公的一个同事,一个劲儿地讲如何如何享福,吃得好穿得又还有钱花还有人疼。我娘就是不为所动。

“娘,你也找吧?你还不算老,不能这一辈子就这么孤零零地过下去……”我真心地说。我并不是因为那女人天花乱坠的描述才这样说的,我觉得老娘应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那是不现实的!”我娘就叹气,“你想想,我若是走了,谁来照顾你奶奶?你弟弟怎么办?”我说有我啊!我能行的!“你也要出嫁的,你也会有家。你有你的,小孩子就不要乱给大人打谱了!”母亲还是没有被我说动。“等你奶奶百年后,等你弟弟成了家,我没有牵挂的时候我会考虑的……”可是,那时候你就老了呀!母亲就笑:老了才好,倒是不用费心去找了……

母亲到底也没动再嫁的打算,先送走了奶奶,后张罗着给弟弟娶了亲,帮着把孩子拉扯着上了学。她也实实在在地老了,就像秋后的那片树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无声无息地掉落。想起家中的老娘,忽然很心疼……

共 246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箬茗稿签:很质朴的亲情美文。文章开宗明义,这是写给母亲的温言软语,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爱。但文章高妙之处在于作者并没有直接说自己是如何如何爱母亲,而是通过回忆往事来刻画“我”的母亲的形象,这既避免了喊口号式的直抒胸臆,也同时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文无一字直接说“我”是如何爱母亲,但是却字字传情,作者对母亲的爱显而易见,十分动人。作者将往事娓娓道来,层层铺叙,情感也逐渐递增,展现出“我”眼中的母亲——骨子里爱美、心灵手巧、会唱歌、会编童话、对人谦和友好、父亲去世后变得坚强。而在作者刻画母亲的这些性格的同时也体现了母亲对孩子、对父亲的爱,特别是对父亲的爱忠贞不渝让人敬佩。再者文章中“树叶”这一意象有象征意义,其中的几处环境描写特别值得注意。文章第二段作者正式进入回忆,作者巧用拟人修辞,将白杨树的树叶沙沙作响比拟成拍掌,但作者说在拍掌的不过是几片顽固的老叶,此处其实就是以树写人,树的坚强正象征着“我”老去的母亲的精神。而第四段作者送走母亲后更是直言因为白杨树而心生苍凉之感,所谓情由心生,心由境生。而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前文,作者回忆起母亲的过往,对比当下母亲老去的事实,作者再次联想到那片秋后的落叶,这其中给予了作者深深的忧虑,因为落叶终有时,那么母亲是不是也终究会离去?作者心疼了,编者也落泪了。文章行文流畅,自然质朴,情感真挚!美文倾情推荐!愿天下母亲安好,也愿作者安好!遥敬!【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 :26:55 箬茗稿签:很质朴的亲情美文。文章开宗明义,这是写给母亲的温言软语,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爱。但文章高妙之处在于作者并没有直接说自己是如何如何爱母亲,而是通过回忆往事来刻画 我 的母亲的形象,这既避免了喊口号式的直抒胸臆,也同时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文无一字直接说 我 是如何爱母亲,但是却字字传情,作者对母亲的爱显而易见,十分动人。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2楼文友: 1 :27: 8 作者将往事娓娓道来,层层铺叙,情感也逐渐递增,展现出 我 眼中的母亲 骨子里爱美、心灵手巧、会唱歌、会编童话、对人谦和友好、父亲去世后变得坚强。而在作者刻画母亲的这些性格的同时也体现了母亲对孩子、对父亲的爱,特别是对父亲的爱忠贞不渝让人敬佩。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楼文友: 1 :27:50 再者文章中 树叶 这一意象有象征意义,其中的几处环境描写特别值得注意。文章第二段作者正式进入回忆,作者巧用拟人修辞,将白杨树的树叶沙沙作响比拟成拍掌,但作者说在拍掌的不过是几片顽固的老叶,此处其实就是以树写人,树的坚强正象征着 我 老去的母亲的精神。而第四段作者送走母亲后更是直言因为白杨树而心生苍凉之感,所谓情由心生,心由境生。而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前文,作者回忆起母亲的过往,对比当下母亲老去的事实,作者再次联想到那片秋后的落叶,这其中给予了作者深深的忧虑,因为落叶终有时,那么母亲是不是也终究会离去?作者心疼了,编者也落泪了。文章行文流畅,自然质朴,情感真挚!美文倾情推荐!愿天下母亲安好,也愿作者安好!遥敬!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4楼文友: 1 : 4: 0 文章两处用词不当已修改,部分 的、地、得 和几处标点也已修改!问好!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5楼文友: 17:02:42 恭喜英子获得精品~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6楼文友: 21: :08 朴素的文章,于无声处动人心扉。恭喜精品。 夏至出生。居于潮汕小镇。不成气候。简单的懒人一枚。

免费小程序开发平台

微信小程序怎么开

微信小程序快速开发

一岁宝宝厌食怎么调理
小便有异味什么症状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