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承认手机业务退出中国市场遭遇中国厂商搭配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5-27

LG承认业务退出中国市场:遭受中国厂商碾压

傅碧霄、李静

2018年1月25日,LG电子公布了2017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其营收和利润均有较大增长,但LG移动部门亏损较为严重。财报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LG移动部门亏损达1.9亿美元。2017年LG销量为1 90万部,较2016年下降1%。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除了在2017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小幅盈利,LG的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中。

对此,LG公司表示,华为、OPPO、vivo等中国厂商的突起,以及零部件本钱的上涨都是造成亏损的原因。2月2月《中国经营报》来到LG北京办事处,一位LG北京办事处代表坦陈“业务退出中国了”,未对的采访予以置评。

被中国厂商挤压

从全球来看,LG的市场份额的确受到中国厂商的挤压。

据市场调研机构C ys分析师贾沫介绍,目前,北美是LG最大市场,约占45%,其次是拉美市场,将近20%,其余市场包括欧洲和亚太地区,如韩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

2017年,LG在各个市场的表现都不容乐观。

在北美市场,面对三星、苹果等竞争对手,LG高端产品表现欠佳,在美国的中低端市场中LG占有率稍高。不过,在这1市场中,2007年就开始在美国销售的中兴势头十分强劲。

从拉美市场来看,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以来,凭仗着摩托罗拉原有运营商和渠道的优势,联想获得了不少的市场份额,华为、中兴、TCL在拉美市场也有不俗表现,这些厂商都对LG构成了威逼。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LG在拉美的市场份额从10.4%下降到了9%。

而在欧洲市场,华为的竞争力更加明显。“当初LG、索尼在西欧中低端市场都曾经具有很大的占有率,华为进入欧洲以后,以更大的市场投入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战胜了这两个品牌。而且华为在渠道方面也建立起了优势,比如大多数运营商与华为有基建方面的合作,这利于华为产品进入运营商渠道。”贾沫对这样说道。

同时,华为也越发重视品牌升级,市场研究公司GfK数据显示,2017年1至10月,华为高端品牌光荣在芬兰、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排名已进入前三。

亚太市场方面,LG的表现分为两种情况。在南亚、东南亚等发展中地区,走中低端线路的LG,被小米、OPPO、vivo等中国品牌挤压严重。小米在印度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小米在印度的业绩同比增长率高达 28%。

而在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LG在高端市场依旧保有一定的占有率。不过贾沫指出:“这些地区的市场规模有限,并且市场相对更加固化,华为、OPPO等也没有投入很大精力去开发市场。”

中国厂是下阶段压煤工作的重点。商在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已是明显趋势。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2015年第2季度至2017年第2季度,中国品牌全球市场份额从 9%上升到了48%。市场调研公司IDC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销售数据显示,总销量排名前5的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中国一线厂商海外发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1加、魅族、传音等品牌在国际市场也有不俗的表现。

“今年中国海外市场占有率仍会快速增长。”第一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对本报做出了这样的预测。

强大攻势下一再失守

在竞争对手的强大攻势下,LG自身的问题也不可躲避。“从外观设计上,LG找不到消费者真正喜欢的那种感觉,系统也不好用。”知名数码博主“搞机圈的那些事”对本报这样说道。

孙燕飚则指出:“LG近年来没有重大技术创新,尤其是没有自己的芯片,同时由于产量、销量不够大,很难构筑产业链优势。因此,其高端机渐渐失去竞争力。”

2017年,LG发布的年度旗舰机型G6就是很典型的例子。G6配置的是高通的骁龙821芯片,而同期的竞争对手三星GalaxyS8则使用更新一代的骁龙8 5芯片,G6明显处于劣势,这也对其销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而当时LG之所以当时没能拿到高这种卖家与买家供求关系发生骤变的市场现象通的骁龙8 5芯片,就与其产量规模不够大有关。“高通更倾向于把第一批高端芯片给到他们以往合作更坚固的合作伙伴,如三星、小米等,这些厂商的订单量足够大,品牌也足够强。相比之下,LG处于劣势。”贾沫向本报这样解释道。

失去中国内地市场,正是LG产销规模增长乏力的1大原因。在前几年的 G、4G时代,LG没有把握住机会,经营惨淡,被性价比更占优势的中国品牌超越。2017年LG的G6没有在中国内地正式发售。

孙燕飚强调:“LG虽然在欧美日韩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从全球来看,中国内地市场非常重要,因为这一块市场太大了。”

同时,本钱的上涨也会不可避免地给LG带来压力。本报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近年来,全球元器件价格不断上涨,各个厂商的均价都在提升。在这类形势下,强调性价比的中低端受到的不利影响会更大。

为难的高端

2018年LG新款旗舰机型的发布时间已经推迟了数次。2018年三星的GalaxyS9和S9+将在2月底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亮相,而LG则表示届时不会推出新旗舰机型。

业内人士推测,其原因可能还是与LG在供应链方面遇到的问题有关。“2017年G6的前车之鉴就说明,如果不采用最新一代的芯片,在同档位产品中就会缺乏竞争力,2018年LG如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高通最新的骁龙845芯片,新机的发布时间可能就会推延。”贾沫说道。

同时,延续的亏损也让市场对LG的业务表示耽忧。韩联社引述韩国业内人士的消息称,LG移动部门或将取消高端业务。不过,LG一名高管表示:“我们仍在做最大努力,希望能存活下去。”

那么,LG会不会放弃高端业务呢?截至本报发稿,未得到来自LG方面的回复。

在行业人士看来,索尼的情况与LG类似,一样都是曾风光无限的品牌,而今在苹果、三星和中国厂商的攻势下,市场份额也大大萎缩,移动业务也成了索尼公司整体业绩的拖累。

但索尼并没有放弃,索尼CEO平井一夫甚至有此言论:“所谓的行业大洗牌基本上每十年就会产生一次,洗牌过后,人们交换的方式会发生巨大变化。如果索尼不继续坚守智能业务,下次洗牌时连入场券都没有了。”

如果坚守市场,能否有机会东山再起呢?贾沫认为:“这种策略也不一定有效,由于如果厂商的规模上不去,他在供应链和渠道方面的掌控力都会逊于竞争对手,再想超车也会很难。”

而且,“你没法预计下一次洗牌的时间和突破点,也无法预计自己是否能坚持到那时。”智能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对表示,5G和全面屏等广为关注的新概念未必能带来行业格局的大变,只有在某项新技术方面实现独家突破才能给公司的行业地位带来明显改变。

虽然前景其实不明朗,但智能在LG整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LG电子CEO乔晟金曾对外界表示,智能在LG的智能家居和互联汽车等未来重点业务上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LG还是屏幕的大型供应商,贾沫对指出:“与索尼类似,保持业务,对LG保持在原配件市场的地位以及科技实力有很大帮助,所以LG不会放弃。”他也指出,LG可通过优化产品线、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吸引客户,从而减少亏损。

孩子晚上睡觉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儿童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儿童止咳化痰药排名

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
冠心病的运动治疗
安庆白癜风治疗费用
哪里有卖汉森四磨汤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