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公开伺母日记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08-20

“病床上妈妈的躯体已经缩得比从前小。但我心里明白,我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她。”这些日子,着名学者余秋雨的母亲已“走在人生的边上”,余秋雨推掉一切工作,从北京赶回上海陪病危的母亲走最后一程。

他每日看着母亲,想到母子往事,便写成“伺母日记”发在微博上,引发了友的极大关注。余秋雨私人秘书金克林昨天对说,公开“伺母日记”是他建议的,“这样感人的文字应该与大家分享。”

“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

金克林昨天告诉,余秋雨的母亲已91岁高龄,日前突发中风,失去知觉,现在每天只能靠营养液维持生命体征。“余先生和母亲的感情很深,母亲的病牵动了他的心。”

余秋雨11月中旬决定与妻子马兰立刻从久居的北京赶回上海陪伴母亲。在11月18日第一篇“伺母日记”中,余秋雨透露向教授课程所在的学校告假的过程“对方说: 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 我回答: 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没法调。 ”

据金克林昨天介绍,最近这段时间,66岁的余秋雨始终守在91岁老母亲的病床旁。“余先生的母亲一直在昏睡,她自己已经没有感觉,只剩下生命的体征了。但是余先生看着睡着的母亲,每天都会想到过去和母亲生活的一幕幕,并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这便是“伺母日记”的雏形。

“妈妈好些天已经不能进食,用鼻饲的方式维持生命。我妻子定时用棉花签蘸清水湿润她的嘴唇。从她小小的嘴,我想起,她一辈子最大的事业,就是在一个个极端困难的灾难中,竭力让全家那么多张嘴,还有一点点东西可以吞咽。这个事业,极为悲壮。”在11月20日的“伺母日记”中余秋雨的文字透着抚今追昔时的心如刀绞。

注意到,从11月18日开始,余秋雨的日记几乎不曾中断。大多数时间他是在记述母亲温情的往事,但有时也会透露对于将来的打算,“让母亲走得体面和干净。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典雅,语言永远平和。到了晚年他走出来还是个 漂亮老太 。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多少年,哪里在乎一两个星期?”

“这样感人的文字应该与大家分享”

余秋雨的“伺母日记”在微博上一公布,立刻引起友的强烈反响。几乎每一条日记后面都有几百条评论,转发1000余次。不少友留言为余秋雨的母亲祈祷,但也有不少人为那些情深意长的文字所感动,并开始反思自己陪伴父母的时间太少。

当然,就像过去很多时候那样,也有一些人对余秋雨公布“伺母日记”背后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甚至使用了“炒作”一词。金克林昨天对说,在微博上公布“伺母日记”是他建议的,因为他觉得“这样感人的文字应该与关心余先生的读者分享”。

金克林透露,余秋雨是个孝子,平时对母亲非常好,那些文字完全是真情流露。余秋雨平时不上,日记都写在纸上,金克林看到了就建议公布,他把一部分日记交给了负责余秋雨微博的管理员,由他们传上络。

(:李央)

肿瘤筛查抽血准确吗

青岛双鲸维生素D滴剂

青岛双鲸维生素D3价格

尿黄尿痛尿不尽吃什么药物
母乳性黄疸症状
什么药能治小儿积食发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