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徒亦友高职教师助力民间工艺传承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13
光明
绍兴铜雕 非遗 传承人赵秀林(左1)向参观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 的来宾介绍自己的作品。 资料图片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最近举行了一场拜师礼。随着青年教师代表深深一鞠躬,他们与当地8位 非遗 大师结下了师徒之谊。
子承父业 非传承良方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绍兴文脉昌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光彩夺目。 但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传统工艺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发生了急剧变化,其保护和传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技艺后继乏人。 绍兴市人大常委原副主任、绍兴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舒炳炎如是说。
2012年,绍兴成立了传统工艺创新团队,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挖掘和传承传统技艺。 我们一直在找合作、找传承人,收徒授艺,多年准 备、多处选址,就是没有理想的接应。 高级工艺美术师、 非遗 项目铜雕工艺传承人赵秀林直言,单靠 子承父业 式的传承,他们担心会出现 人亡艺绝 的 境况。统计显示,目前绍兴的工艺大师大多在60岁以上,抢救性保护已然迫在眉睫。
现在大学中的美术生,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西方美术透视和色彩技法,如铅笔素描、油画棒色彩、水彩水粉画等,对中国传统的绘画、雕刻、塑型 等知之甚少。 有专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传统民间工艺的广泛传播。再加上学习民间工艺,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 静待花开 的坚持,而现代的环境普 遍急于求成,年轻人不愿意长时间坐 冷板凳 ,因此不容易爱上这些 手艺活 。
在高校 安家 ,好在哪里?
在经历一系列 碰壁 之后,传统工艺创新团队终于在绍兴职院 安了家 。学院一口气引进了8位 非遗 大师,每位都赫赫有名。譬如:胡克 勤,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省印染行业协会会长、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还有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水堂、王仲章、陈国荣,绍兴市工 艺美术大师李德顺、陈建成,著名留声机收藏家何凤汉等。
在学院新建的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依次设立了以大师名字命名的8个工作室,铜雕、越窑青瓷、扇面、微书微雕、古家具、留声机等精品摆放有 致。 好开心能够在绍兴职院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得以在这里专心创作并向师生讲解、演示我们的技艺。 赵秀林的这番话代表了很多大师的心声。据介绍,工作室 设立之后,绍兴职院还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 传统民间工艺 文化宣讲活动,邀请上述大师举行专题讲座,宣讲传统文化、表演传统技艺。
由于民间工艺距离产业化之路尚远,所以开设相关专业还有待时日。传统民间工艺一在技、二在艺、三是传承。 绍兴职院副院长黄柏江告诉记 者,学院如今考虑最多的还是如何把民间工艺的知识、审美、技术等与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接起来,如何把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与职校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结合起来, 借助于花雕、木雕、扇艺等传统工艺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及学校文化品位。
青年教师是首批接棒者
毕业于温州大学美术学专业的教师叶岚,2005年进校,一直对越窑青瓷情有独钟。此次她恰好拜越窑青瓷传承人陈国荣为师, 有幸能成为入室弟子,我打算多学习多汲取传统工艺的精华,学习传承越窑青瓷在造型、纹样等方面的精美艺术手法,并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之前,叶岚开了一门 设计素描 课,借鉴越窑青瓷艺术设计现代包装。2014年起,她又担任学生社团 瓷艺社 的指导老师。 大师们把工作 室开进校园,距离我们这么近,我们非常期待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制作出精品并推向市场。 瓷艺社社长林文淇对 接棒 越窑青瓷兴趣很浓。
了解到,之所以选择一部分教师先拜师学艺,那是因为很多人已有这方面的基础与功底,而且具有教育背景的他们也知道如何让那些90后大学 生对传统民间工艺产生兴趣。 一方面,我们找到了传承人;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也能够用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创新思维,给予我们创作灵感。 赵秀林说,让民间工 艺 活 起来,甚至 活 得更好,职业院校有很好的平台和资源。
(本报通讯员 王东 魏均海 王良军 本报 严红枫)
早期骨质疏松症状
怎样检测骨质疏松
中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灯盏细辛是什么药怎么开微店步骤
宝宝便秘吃什么
上一篇:微笑·雪花·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