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250家图书馆面临关门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2-12
法国作家古勒莫(Jean Marie Goulemot)在《图书馆之恋》(L’Amour des bibliothèques)中将图书馆视为“天堂存在的证据”,“不会受到世间沧桑和偶然事件的影响,是一个安宁的避风港”。然而,这样的“避风港”如今在英国却岌岌可危。原因是金融风暴过后,政府财政吃紧,保守党卡梅伦(David Cameron)登上首相宝座,拿教育文化开刀。除了把英国搅得天昏地暗的大学学费涨价风波,全英国还有至少250家图书馆面临关门大吉的窘境,这将导致全英约四分之一的图书管理员面临失业。近日,英国文化界、教育界1000多人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给文化部,要求政府“停止文化破坏行为”。作家阿兰·吉布斯(Alan Gibbons)是这次千人签名抗议政府削减图书馆经费的组织者。
追根溯源,如今英国的这场图书馆危机与卡梅伦政府倡导的“大社会”政策有关。卡梅伦认为,如今英国成为“破败的社会”的原因,是公民个人对于国家福利太过依赖,却不愿反过来服务国家;政府只好大量招募公务员,导致组织结构庞杂,造成财政赤字。卡梅伦的解决之道是,中央把权利和义务下放到地方,地方则让志愿者和社区自治组织更多地参与到各种管理中。以图书馆为例,政府不再提供经费,而是将其交给民间社团,昔日的图书管理员由不收取报酬的志愿者取代。当然,一旦该地区找不到这样的社团,或是社团不再有能力继续管理,图书馆就不得不闭门谢客。
如此一来,中央政府等于是把图书馆的经费问题踢给了地方政府,由于各地方议员对于图书馆存在意义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地政策自然是南辕北辙,比如牛津郡计划停止为4 家图书馆中的20家提供经费,而剑桥郡只停止全郡四分之一的图书馆的经费;利兹郡的图书馆会从5 家减少到 家,被砍的包括一些高失业率地区的图书馆;北约克郡的议会想要关闭24家图书馆,而大伦敦地区的图书馆可能会关闭三分之一,其中刘易舍姆区的12家图书馆将关闭5家,而希灵登区的所有图书馆都能幸免。
在格罗斯特郡,居住区相对分散的当地人平时十分依赖于那些小型的公立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籍,但根据议会的决定,那些生活在农村的纳税人还是会失去全部7家流动图书馆,4 家固定图书馆中的18家也将被关闭。当地议会之后又宣布,作为补偿,将开设一家“全年无休的虚拟图书馆”,尽管当地那些常去图书馆的人对于络并不十分得心应手。
(实习:明莉萍)
乳腺癌术后饮食禁忌有哪些
儿童湿疹预防护理
成年人缺钙会怎么样
哪种钙更好吸收优卡丹可以给婴儿吃吗
促进青少年长高的钙片
上一篇:紧张的近义词有哪些?
上一篇:你只有在失恋以后才能正在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