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传物业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2-02-07
《巴尔扎克传:普罗米修斯或巴尔扎克的一生》 (法)安德烈·莫洛亚著
对餐馆油烟过滤系统加强制度化监管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年7月
安德烈·莫洛亚为法国两次大战之间登上文坛的重要作家。虽然他也写过一些小说,但是其最出名的作品当属传记,他一生共写了十四部传记,既写政治家传记,也写文学家传记,其中文学家传记居多。如《雪莱传》、《拜伦传》、《普鲁斯特传》、《雨果传》和《巴尔扎克传》等,《巴尔扎克传》为其代表作之一。
莫洛亚还是一位历史学家,著有《法国史》、《德国史》、《美国史》,可能缘于历史学家的职业习惯,他的文学家传记作品没有在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中纠结,如对文艺理论和所写人物的创作思想涉及较少,而是多考证史实,多讲人物生平,并还原人物背后的历史与环境。可能也正由于此,他的传记文学赢得了雅俗共赏的赞誉。法国文学界普遍认为,莫洛亚的功绩在于革新了传记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到了莫洛亚手里,赢得了新的生命,成为既有学术性又有艺术性的一种文学样式。长期以来,在批评家们眼中,传记应隶属学术领域,算不上文学作品,因为传记作品的材料是现成的,无须创造。莫洛亚却认为:“以为缺乏想象力的人才去写传记,真是大谬不然……如果去追溯巴尔扎克小说的来源,那么连最细微的情节也都有迹可循。不过这源泉并非来自书本,而是撷自生活,传记反之,差别就在这一点上。”
评价一个人是很难的。传记不是成为一个人的颂歌,就是成为一个人的诋毁词。要想相对客观地描述一个人,其实很费工夫。陈寅恪常说,对历史要有了解之同情。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很多“了解”之功课。译者艾珉说,莫洛亚所写传记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地再现伟人的本来面目,丝毫不回避伟人的渺小之处。他不为尊者讳,通过对各种材料的研究综合,欲“展现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形象”。
如何看待巴尔扎克坑亲朋好友的这一缺陷,尤其不能让我释怀。巴尔扎克的一家,他的亲友和恋人,几乎都为他作过大大小小的奉献,而谁也没有从他的文学成就中获得任何好处。虽然连我八岁的儿子都说:世界是公平的,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优点。但是对得起全世界,却对不起自己的亲人或是最爱你的人,无论如何,我是不能够理解的。也许,我不能理解就对了,因为我没成大事。
讲述一个伟人不为人知一面,透析那些光鲜背后的平凡琐屑,甚至是极不光彩的一面,有助于莫洛亚所说的“给人以信心”,更是靠近历史的真实。
(实习:白俊贤)
心肌梗死高血压怎么办哈尔滨医院哪白癜风好
太原治皮肤科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