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飘飘我的伯伯八路军吕连长之一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1-22
小时候,只要父亲回到家里,总有一位中等身材,脸庞黑瘦长满络腮胡的伯伯来家里串门。母亲说他是父亲老家莱芜的同乡,是个劳动模范。父亲说他是当八路军时的战友,还是一个战斗英雄,曾登在八路军山东纵队的【战旗报】
我们去过吕伯伯在天桥北坦街上的家,门前放着石担、石锁,屋里墙边扎着红樱枪和朴刀,吕伯伯常常在我们面前打上一趟先摔倒后腾起,拳脚相加的拳术,吕伯伯告诉我们这叫地趟拳是败中取胜,后法治人的套路。那歪歪斜斜欲立欲倒的架式,那倒仆翻身、鲤鱼打挺、飞腿绞剪的动作,常常让我们看的目瞪囗呆,瞠目结舌,只剩下用劲鼓掌的能耐。
吕伯伯官名叫吕竹林,一九四三年他因伤被俘后与父亲断了。至到一九六O年才在济南再次相遇。二十年后他乡遇故人,满怀对战友的重逢之情,父亲愤笔疾书,留下了这份纪念战友的珍贵文稿。
在八一建军九十周年既将到来之际,我将这份遗稿整理如下,为了纪念而纪念的文章,已表达后来人对前辈们的敬意。
我的伯伯、八路军吕连长之一" title="军旗飘飘我的伯伯、八路军吕连长之一">
☞夜战坡庄。
1940年的10月,秋风早早冷了起来。八路军山纵四支队十团一连,在吕竹林连长率领下穿插到敌占区的莱芜小张庄一带宿营。
傍晚时分,战士吕其安正在村头站岗,看见连部通信员边振江挑着水桶去河边打水。边振江今年才十五岁,个子不高,胖乎乎的圆脸上长着一双毛绒绒的大眼睛,看人时睫毛上下翻飞,一笑还有俩酒窝,战友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他二闺女
二闺女,打水去呀?吕其安打趣的呼唤着小边。
小边生气的一撇嘴你才是二闺女哪!
二闺女,生嘛气呀!告诉你个情况,今天我见村头有个披麻袋片的讨饭人,总跟着咱队伍走哩?
边振江一听人家叫他二闺女心里就来气,回嘴道:
不就是个叫花子吗?这年头还少见要饭的啦!
躲过吕其安的纠缠。小边心里还是有点生气。
好你个吕大个子,连长都说队伍里不许起绰号,你还明知故犯。你才是二闺女!哼!
部队吃过晚饭,吕竹林立即集合队伍赶往今天的宿营地,坡庄。
坡庄,位于莱芜城西二十公里处,六、七十户人家散落在半山坡上,几棵树冠茂密的大槐树,像慈祥的老人将村庄揽在怀里。兵荒马乱的岁月,村子里的狗都被鬼子吃掉,夜幕之下,村里悄然无声。
吕连长带各排长看完地形,命令道:
一排长,村南这个山岗是个制高点,一旦有情况,你带一排先占住这个山头,掩护连队转移。
村西头山坡下,有一条大车道从前面山根处拐进村里,吕连长吩咐三排长立即前出五百米安两个警戒哨。又在村中大槐树上设了一个瞭望联络哨。
各排长领命后纷纷散去,劳累了一天的吕竹林在边振江的引导下,来到一户村民的棚里,和衣倒头而睡。
五更时分,叭叭两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山村,紧接着,叭叽勾、叭叽勾的声音中混杂着哒哒哒的机关枪声。吕竹林忽的从草堆中一跃而起,凝神一听,这是鬼子三八大盖和匕九机枪的声音。
吕连长大吼一声,有情况!小边跟我走!
吕连长拎着盒子枪对跑来的排长们命令道:
各排按指定位置出击,梯次向后山转移。
吕竹林话音未落,村两边的山坡上也响起了枪声。这时,从村西头跌跌撞撞跑过来俩人,老吕定神一看,正是前卫哨吕其安和小吳。
什么情况?
报告连长,大约有三四百鬼子正在包围我们!小吴负伤啦!
什么!三四百人?吕连长心中急速盘算着,直觉告诉他,这批敌人一定是有备而来,部队必须马上改变计划,迅速撤退。
小边,你马上各排立即向村东转移,让一排从东山坡向村口反击,先打乱鬼子部署。
话毕,吕竹林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向村西冲去。
十月末山谷的夜半时节,天上没有一颗星星,一团团浓雾从山谷中冒了出来,潮湿的空气中混杂着火药燃烧的硝酸气味,刺人眼睛,呛人嗓子。整个山村被迷雾笼罩,伸手不见五指。
鲁竹林刚带战士冲到村中的大槐树下,耳边便响起金属的撞击声和肢体扭打的喘息声。
混蛋!畜牲!该死的蛋!
八格,八格!八格呀噜!
同志们,快上屋顶!吕竹林召唤通信员小边吹哨子,可却找不到了边振江,只好高声吼叫着。
老吕回头向跟在身后的机枪班长韩庆祥喊着:
老韩,快把机枪给我!
黑暗中,吕连长张开手向两边划啦着,竟没有摸到枪。
韩庆祥,咋回事!机枪哪?
连长,刚才不是给你了吗!
什么!吕竹林心头一紧,心想坏了,天这么黑,不会给鬼子抢去了吧?
他侧身用腿向左右轻轻扫去,半圈沒到,就感到脚尖碰到一双牛皮靴,呵!真是鬼子!说时迟那时快,他以着地,右腿由虚变实,左腿用力蹬地而起,双腿腾空扭绞,只听啊呀!扑嗵!那鬼子被狠狠的摔在地上,嘴里还在叽哩呱啦叫个不停。
吕竹林刚要收势,忽见一个亮闪闪的东西滚了过来,他顺手一摸,正是鬼子头上掉下来的钢盔。瞬间吕连长拎起钢盔朝那哼哼唧唧的地方狠狠砸去。
只听卟哧一声,地上的鬼子脑袋顿时脑浆迸裂。
一命呜呼。
借着星光的闪烁,三个鬼子顺着伙伴惨声端着刺刀冲了过来,吕竹林掏出盒子枪朝呀呀呀的吼叫一梭子搂了过去,又是一阵鬼哭狼嚎,仨鬼子像稻草人一样歪倒在地。
吕竹林正欲抬脚上房,脚尖一下蹚在刚才被鬼子抢过去的机枪,他顺势抱起机枪一撸火,枪上没有弹匣。正待他呼叫机枪手邵佐中时,就听嘶啦一声,一个鬼子把邵佐中衣服扎穿,另一个鬼孑把韩庆祥扑倒在地,刺刀扎进他的嘴巴。鬼子哇哇叫着,准备对倒地的韩庆祥扎第二刀时。
只听啪的一声枪响,老吕一枪把这鬼子撩倒。挑破邵佐中衣服的鬼子转身向他一个跨步突刺,只听吕连长大吼一声,老韩!抱上机枪带小邵上房。
话音未落,那股寒气已近在咫尺,吕竹林侧身一闪,一个旋子飞腿把那鬼子劈到大树上,只听咚咚咚、嘭的一声,鬼子兵像个米袋子软塌塌栽到地上,鬼子手中的大枪扎到树根上在那里晃晃悠悠。
英雄吕连长,愈战愈勇,他顺势一脚挑起这杆大枪,拧身一个燕子转身,大枪猛的扎进又一个冲上来的鬼子,这鬼子噔噔噔跌坐在墙角上小命归西。吕连长大吼一声踩着死鬼子跃上墙头,向左右呐减道:
同志们,用手榴弹砸死这帮鬼孙子!
刹那间,墙上屋顶树杈间,手榴弹像冰雹一样飞向鬼子堆里。
与此同时,东山坡上的一排也把鬼子诱进七扭八拐的村子里,飞身上房,用手榴弹伺候这帮孙子们。黑暗中,从山上冲进村子里的鬼子与先进村鬼子发生了误会,乒乒乓乓相互打了起来。
鲁连长趁着鬼子混战,迅速召集队伍冲上村后东山梁,消失在拂晓的云雾之中。
连队急行军撤到杨家横村,经人员清点,一百二十多人中,除了吕其安、韩庆祥和小吳等九人负了轻伤,只有通信员边振江失踪。吕连长和同志们纷纷摘下帽子,难过地为可爱的“二闺女”
突然,传来山上哨兵的喊声:
连长!小边回来啦!二闺女回来啦!
只见从山坡上呼呼滚下一个肉蛋蛋,满脸烟灰的边振江裂开一口白牙,笑嘻嘻的跑到吕竹林面前。报告!通信员边振江归队!
老吕一把将小边揽进怀里,大手揣摩着他的脑袋,小鬼!我们还以为你光荣了哪!你是从哪窜出来的呀?
原来,当小边传达完命令再返回大槐树时,虽然听到吕连长上墙的喊声,无奈人小力弱几次努力也没翻上墙头,慌忙间正撞在一个鬼子怀里,鬼子没费什么力气就把小边摁到地上。
鬼子将小边拎小鸡般提溜起来一看,见是个满脸稚气的小孩,便喊着:
邱桑!邱桑!小八路的看好,跑了的不行。
满脸沮丧的小边偷眼一看,心里如同倒了五味酱瓶子,那个悔呀!
原来鬼子喊来的邱桑正是白天吕大个子报告的那个要饭的叫花子。原来这个叫化子是个狗子。如果自已不把吕其安的话当玩笑,早点报告连长,兴许今晚就不会遭鬼子偷袭了。
邱桑一边用盒子抵住小边,嚷嚷着:
小八路,别乱动,动就打死你!一边哆哆嗦嗦四下躲着乱飞乱窜的手榴弹。
突然间,一颗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呲呲呲地滚了过来。
扑嗵一声邱桑趴到地上,嘴巴里还喊着:太君!太君!八路手榴弹的小心!
机灵的小边趁机一轱辘闪到大槐树后面,捡起刚才搏斗时掉在草中的小马枪,冲着邱桑”的狠狠捅了进去。邱桑”一声惨叫,小命去东洋找他鬼子爹了。
鬼子这次出动五百人的队伍,原计划是奔东里店一带扫荡,抢粮食抓劳工,半路碰上跟踪吕竹林一连的邱桑得知有一百二十人的八路军今晚住在坡庄,便转头夜袭吕连。
五百人打一百二,而且还是夜袭,本以为手拿把攥的小鬼子碰上了八路军的硬茬子,不仅沒占到便宜,反尔自巳死伤五十多人。
待天大亮,雾霾散去,村里村外哪里还有半个八路的影子。
鬼子只好对坡庄老百姓一阵烧杀,抬着伤兵和死尸灰溜溜地撤回莱芜城。
四支队司令赵杰闻讯赶到杨家横村,看望一连的同志,慰问负伤的战士,表扬一连打得好,称赞吕竹林连长作战勇敢,指挥有方。未完待续。
文中所列村庄与人物均为真名实姓。
我的伯伯、八路军吕连长之一" title="军旗飘飘我的伯伯、八路军吕连长之一">
上一篇:美人侧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