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日晚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21

12月 0日晚,一场名为 “虚构的力量——卢一萍长篇小说《白山》首发分享会”在成都文轩BOOKS举行。

12月 0日晚,一场名为 “虚构的力量——卢一萍长篇小说《白山》首发分享会”在成都文轩BOOKS举行。著名作家阿来、著名作家裘山山、著名作家梁平,与专程从北京赶来的著名评论家,原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 ,与卢一萍进行了一场文学对话。


卢一萍出生于七十年代,作为军旅作家,曾在新疆帕米尔高原、喀什、乌鲁木齐等地工作多年,1992年开始发表小说。卢一萍的小说创作多以西北边疆地区为背景,已出版有小说集《生存之一种》《天堂湾》等,长篇小说《 王国》等,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不灭的书》,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堑》等二十余部,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天山文艺奖等。


卢一萍近年来创作势头正健,仅今年就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父亲的荒原》、短篇小说集《银绳般的雪》、长篇小说《白山》,长篇非虚构作品《天堑》等。


卢一萍的新长篇小说《白山》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共41万字,由上部《尘土》、中部《风》、下部《光明》构成,作者把喀喇昆仑和阿里高原这列“白山”作为虚构文学的背景进行表达,具有浓郁的边疆气质和高原特色,被誉为“雪域边防线百科全书式小说”。


与平时常见的军旅题材小说的不同。《白山》运用了寓言、魔幻的文学手法,对作者所思考的事物,反而具有更深刻的表达穿透力。在先锋文学退潮很多年后,卢一萍还一直坚持他的文学实验,直面现实社会,并试图回到经典文学式的写作和表达,这使得他当下的小说同质化现象拉开了距离。


以下内容为卢一萍口述。


《白山》这本书写作周期比较长。从我本身来讲,我从高中就开始办文学社,我从四年级就开始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成为一个作家,特别欣慰的是三十年了,四十年了这个梦想我还在坚持。但是从内心来讲我对自己非常失望,我四十岁的时候我说过我这辈子要面对失败,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之前写了很多自己感觉很平庸的东西,一直找不到一个突破点。



卢一萍


所以《白山》一直孕育了很久,从2005年我写《二傻》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是一个中篇小说。从我内心来讲,从我接受的文学教育来说——包括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说,我不太承认有军事文学这样一个说法。 因为军事文学这个概念很多时候是来自于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东西都是分类的,比方说分为军事文学,煤炭文学,国土文学,还有海洋题材,森林题材,分了很多类。


我想军事文学如果要分类的话,它其实在世界文学,包括中国的文学里面占了很大的比例,产生了很多的经典著作和伟大著作,从俄罗斯的《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再到阿来老师讲的美国、法国的很多作品。再回到中国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严格来讲都是军事文学。


我是2000年进入新疆军区文艺创作室的,我当时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自己感到非常害怕,就是七十年代初部队有很多优秀作家,从军队本身这个职业来讲有神圣性,军队挑作家也挑了很多有才华的作家到部队,但是很多作家最后不知道到哪儿去了,写没了。我说我如果要写下去的话,我会对自己的文学状况保持一种警惕,所以我在文学上基本上是与我从事的职业背道而驰的。


我从军艺文学系毕业回到了新疆,其实也是为了写作,但是我发现我写不出来了,我是唯一一个在学校里面发过长篇小说的作者。最后当我雄心勃勃回到新疆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写作,差不多从1997到2007年我很少写小说,当时写了大量的报告文学。从我内心来讲我从来没有把报告文学当做文学,我就觉得它是新闻报道,我写报告文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生活,为了认识一个地区,或者是为了认识一些人。


所以我在1998年的时候曾经沿着整个西北边防——大概有7800公里去采风,我到了每个边防连,每个前哨班,行程大概2万多公里,花了半年。我认识到了古人说的那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对我当时有非常大的震撼,因为当时我在新疆生活了很多年了。那个时候别人让我说新疆时,很多时候只能说一些概念,这个是来自书本的,不是自己的东西。



卢一萍和阿来


还有就是你怎么把文学的观念,像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文学观念转化为自己对文学的认识,这个也很关键。因为我们在军艺的时候学了大量的文学理论,学完了之后发现自己不能写作了,没有办法写。因为一个小说家他和诗人有一点不太一样,诗人可以看着天空的流云写作,但是小说家必须看到大地,你要看到大地上的万物,看到大地上的众生,所以当你真正看到大地——我们每天接触、行走的大地,你对它不了解,也没有办法表达,所以1997到2007这十年时间我一直在积累素材。


《白山》很大程度不是我刻意为之的作品,我作为一个军人,我在想我能给军队提供一个真正的什么东西,对军队的爱也好,那你怎么爱他?是无条件的爱还是怎么爱?我觉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写出我所体验到的军队的某些方面,它不是理想的状态,但它是真实的,而且也是可以通过文学的方式来表达的。所以《白山》写的时间并不长,只是说放得比较久,我每年都会拿出来看一遍,修改修改,这种感觉非常好。


把《白山》交给上海文艺出版社,当谢锦说这个书要出版的时候,我真的有点难过,相当于一个出嫁的女儿,这个作品和你之间割裂开了,它和你是亲情关系,但是她以后怎么生活,她以后是幸与不幸我自身已经很难把控。所以,《白山》这个作品从我内心来讲,就像我一个朋友讲的,它就是我的自传,它其实就是写的我自己以及我身边的战友故事。


(编辑:王怡婷)

南京新协和医院董丽芳
小孩肚子不消化胀气吃什么
如何改善大便干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