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北大开讲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24
2017年5月29日, 北大文研论坛 第 6期 鲁迅与当代中国 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举行。此次论坛特邀著名学者、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主讲,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历史系邓小南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孙郁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远东教授、吴晓东教授、贺桂梅教授等担任讨论嘉宾。
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当代中国》是钱理群教授荣休之后关于鲁迅与鲁迅研究的最新论述,该书五十万言,是钱理群教授的第11部鲁迅研究著作。钱教授坦言,尽管自己当下已经不再进行专门的鲁迅研究,但是鲁迅仍然活在他的生命中,不论思考什么问题都会想起鲁迅,尤其在面对青年时,他更会情不自禁地讲鲁迅。这种将鲁迅融入生命的研究态度是与王富仁、王得后等研究者所共享的,钱教授将之命名为 生命学派 。
钱教授发表了《我为何、如何研究鲁迅?》主题演讲,归纳了自己自80年代以来的鲁迅研究过程,并强调对鲁迅不同侧面的发现过程与时代精神和自己的生命要求相一致。 他将这一过程总结为八个方面: 个人 的鲁迅;周氏兄弟互相映照下的鲁迅;世界知识分子精神史上的鲁迅;社会的、阶级的、左翼知识分子的鲁迅;作为 真的知识阶级 和 精神界战士 的鲁迅;作为现代白话文体语言典范的鲁迅;鲁迅的文体视野;活在当下中国的鲁迅。
他进一步提出了 钱理群鲁迅 的说法,并指出自己的鲁迅研究带有过分强烈的时代感和更为强烈的自我生命的解读,这是长处也同时是弱点。在回答凤凰文化记者提问时,钱理群教授也强调,自己大胆提出 钱理群鲁迅 的概念,其实也包含有希望 钱理群鲁迅 早日结束的含义。他坦承自己这代人实际上是按照时代的主流话语进入鲁迅的,先是从科学、民主、人道主义、启蒙进入,然后又从自由、平等、社会主义、革命进入,这种解说鲁迅的方式确实能体现鲁迅跟时代主流的契合和他的引领作用,但显然也有很大的弊病,他自感始终和鲁迅有点隔阂。在钱教授看来,今天的学生用博物学的方法或者用另外一种语言去研究鲁迅,或许更能贴近鲁迅的内心。
陈平原教授指出,日本学界有 竹内鲁迅 与 丸山鲁迅 的说法,指的是竹内好与丸山昇两位学者对于鲁迅的创造性阐释,中国学界也应当提出 钱理群鲁迅 的概念。钱理群教授和王富仁先生、王得后先生等人共同代表了一代人的学术风范,他们将鲁迅特别深刻地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在一起,这是特定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特色。
凤凰文化经授权整理并发布本次论坛的现场实录,小标题由编辑所加。钱理群教授的讲稿将由他本人修订后另行刊发,此次论坛的所有发言,也将在专业学术期刊上以专题形式发表。(感谢北大文研院、韩笑、李浴洋、罗雅琳提供的帮助)
|奥利司他胶囊有效吗宁夏中医癫痫病医院女生痛经吃什么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