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学网站之浅观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0-30

一个文学站其实是就是一个团体,这里所凝聚的皆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可是当前的文学站所呈现的状态可谓是琳琅满目、名目繁多,然而参加这些“团体”的会员们却都是些老面孔。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会员会参加诸多“团体”,那么,哪个“团体”更具有魅力,更能吸引人,就很难说了。这期间所呈现的问题也是复杂交织的。照我看,这些团体已经存在着竞争的关系了,好比做同样生意的商人之间的斗争。有明目张胆的,有暗地用枪的,虽然波动不大,但此类问题还是存在。那么,如何建设站,站长们如何将这个文学团体的会员队伍进行扩大,着实是个很难的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如先就“络文学”作个分析。

络文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络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这是自络盛行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发表形式。在络没有出现之前,文学多以纸质作为媒介,可是,由于络的盛行,不少人被它吸引过来,从而才有络文学的出现。络文学的出现,使一些热爱文学的朋友们都有了展示文笔,倾诉心情的平台和机会,这便是络文学能在短时间内盛极于世的现象。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文诗歌,到后来出现的榕树下、起点、晋江、起点等,中国目前的文学站可谓是多如牛毛,难以枚数。这些文学络所发表的文章已在数千万篇,也许更多,可见络文学对整个文学界的影响力是多么之大。络文学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它的发表和阅读形式。首先络写手的学历、身分和背景都不受限制,文章的质量要求不是很高,因此,适合大家的口味;再者,写手们发表文章可在一两天内看到自己的作品问世,这与传统文学的发表时间相比,显得更快,容易度更大;其次,读者在阅读络文学时,大部分的文学作品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所以络文学才具备迅速发展膨胀的条件。

那么,作为络文学的聚焦点和文友们展示文笔的平台——文学站,其实和传统的纸质杂志有相似之处。这里不仅有站长、编委会、在工作,更有比较正规的发文格式和文章类别和索引。可是文学站太多,只会使众人络写手的精力分散,使广大读者眼花缭乱,因此会有写手和读者“漂流”的现象。那么一个文学站如何才能得到文学大众的认可和支持呢?这不得不谈到站和策划、经营和管理上面来了。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络写手们的虚荣心是很强,他们写文的目的不仅是想让自己的文章有人看,还想自己的文章爱到站的关注,从而有更多人看。每位写手都期盼自己的作品在站上发表后点击率超过他人,并希望自己文章下面的评论和跟帖也逾越他人。这份虚荣心自古就有,不足为奇。那么文学站如何能将发表在自己站内的文章的点击量和跟贴量增加呢?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让站的人气量增加。可是,有人会说:“站的人气量再增加,如果作者的文章质量不高,同样也是没有人看的。”是的,这话不假,那么我们如果看一下同样一位作者的同标题文章在不同的站所受到的关注度不同的话,这将又如何解释呢?诚然,我们都知道每个站都是有的,如果《XXX》在A站不被看中,在B站却被看中了,那么这个关注度就会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文章的关注度不仅与作者的文章质量有极大的关系,与其站的也有一定的关系。可是,这些大多都是义务,我们不怀疑他们偏爱题材,偏爱作者,可一旦他们在疲劳状态下疏忽,而出现大而化之,囫囵吞枣的现象呢?这种情况有没有?应该或可能会有的!如果有此类现象,络又将如何避免呢?这里就不得不考虑复审的问题了。也就是说,每个站都应当有复审,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把脉,看是否有偏袒的现象和疏忽的现象。然而,这样的话站的人手就要增加,复杂度也增加了。那不如干脆利落地找一些非常有心的,以免出现上面的情况。可话又说回来,没有报酬,怎样才能找到称职的呢?

就便看看杂志社是如何管理他们的团队的。一般的杂志社都有社长,然后是主编、副主编和,这是最起码的编制。他们审稿一般由对来稿进行海选,然后再上交复选,最终才由主篇定稿。这样一篇文章要经过一审,二审,甚至有三审才得通过发表。这样以来,作品的质量便提升了,而且不会出现严重误发文章的现象。其实,这样做也不能肯定地说没有落下好的稿件。同样的道理,他们也有好的稿件落下,只不过,这些稿件的作者没有接到用稿通知,便会另投他处,此处不用稿,自有用稿处,也许张三的文章偏向于传统文学,无论格式与写作的技巧,还是其思想和文字风格都注定他的文章将被什么样的杂志录用,而李四的文章偏向于先锋文学和意识流文学,那么他的作品则会被另外一家杂志社录用,这样,长期以来,各类杂志也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所呈给读者的是一面与众不同的旗帜。既然杂志在这样的条件下,逐渐具有自己的风格,文学站可不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呢?应该说是有的,比如说有的文学站主推长篇,有的文学站专注短篇,有的推崇诗歌,有的吸纳散文,就单长篇来讲,有的文学站推言情,有的推魔幻,有的推乡土,这都是与众不同的表现,同时也是站的特色。因此,一个络无论怎样操作,总要搞出自己的特色出来,否则不能给作者和读者一种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感觉来,从而使站的人气量下跌。

除了站的特色之外,还有就是作品的质量依然是很重要的。文学站不仅要有作品,有很多的作品,还要高质量的作品。高质量的作品从何而来?自然是出自高级写手笔下的作品。所谓高级写手,并不是指那些身分较高的写手,而就其作者在络上的影响力和其文章的受欢迎程度而定。如果一个站有上百名高级写手,而且这些写手在此站所发表的文章能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受其他写手的好评的话,这个站的读者会越来越多。写到这里时,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写手不看写手的文章。一般情况下,写手们写了文章发表后,便不再去看别人的文章。那么,大型文学站里的小说会有百万以上的点击量,这些读者是谁呢?大致也就是一些纯粹的读者,即不写文的读者。我到一些大型的吧里去转过好多次,发现吧里的人除了打游戏和聊天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在上看书。他们所看的作品是我在一些大型站里见到过的。有的在读烟雨红尘里的 小说,有的在读起点文学的玄幻小说,有的在读红袖添香里的言情小说……当然,不排除极少数的读者去读短篇的。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大型的文学站总是要把长篇小说的发展放在首位的。而且这些长篇作者还应当是签约的高级写手。为何要签约,主要还是要留人,留住那些能写之人。这些人的作品情节总能吸引不少的读者,从使这个站有了固定的阅读群体,无论是付费阅读还是免费阅读,起码她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支持者。所说,高级写手的高质量作品,是每个文学站都必须要有。倘若不能,也为一憾。——去年刚刚建设的站新秀“江山文学”真可谓是前景喜人,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吸引这么多的作者驻足,实在少见。那么她的魅力从何而来?即支持稿酬,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都支持作者的稿酬,这就是此站吸引人眼球的主要特色。这样的做法固然是好的,起码是让作者不会“白忙”,无论稿酬多与少,都算是尊重作者们的劳动成果。照此发展的趋势观察,此站的鸿图伟业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可是,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即作品的质量。浏览过不少的作品,无论短篇还是长篇,其质量都不是怎么太高了。除了一些老作家,老写手之外,很多新手的作品的质量都不能上一个台阶。遇到这样的作品给予发表就是一个错误的理念,如果再给加精推荐,那么就更会误导作者,让其不思进取,洋洋自得了。——络小说的出版量和销售量日趋增长,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各大出版物市场里出现了不少络小说批发商,虽然多为盗版,但是发货量还是可喜。这些小说批发到哪里去呢?主要还是各大院校周围的“书吧”里和一些校园书屋里。有的租来看,有的买来读,如此看来,络文学的前景也是可喜的,全国有上千所高校,共有学生二千万人之多,这是一个大市场。络小说的出版几乎是不愁销路,特别是那些著名络写手的作品,比如慕容雪村、黄易等人的作品一直都很畅销,倘若站都能发现有潜质的写手,与其签约并对他们进行推广,也许会吸引更多优秀写手的眼球。

文学站除了要拥用高质量的作品之外,还要讲究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其比较重要的环节,如果管理不好,仍然会使优秀写手流失。这些日常管理不仅要管理队伍,更要注重页面的创新。一个醒目的有实效的页面设计也是要经过一些构思的。队伍的管理是首要任务,不称职的只会影响站的形象。无论是在审核文章时,还是在文下跟帖交流时都应该体现出一位老师的水准和素质修养。并不是大而化之地对将文章编审,亦不是嘻嘻哈哈地在文章下乱下评语。这样会使读者和作者产生反感,甚至到恶心的地步。所承担的,并不是应付式的审稿,他还要起到一个积极引导作用,不仅是写手的榜样,还要给初到络的写手提供一些建议,并认真交流。我想,如果一个的水平还不如初级写手的水平的话,那么再不好好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和文学修养,那么,他将不是一个好的。诚然,的文章不一定写得好,关键是能审好。这好比杂志社的一般,他们不一定都是作家,但能度量作品的内质,并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好的作品,或是给不好的作品作出理性的点评,要求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由此可见,一个文学站有一个称职能干的队伍,对其站的发展是何等重要的。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也是最值得思考的。建议站设置一个“读者投诉”栏,让读者参与管理,让读者来监督在职的,为其提供可参考的意见,从而让汲取经验教训,自醒其过而择不善而改之。

除了上述的一些因素之外,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站的发展,即市场定位和发展趋势。将站定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也是站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个定位关涉站最终的发展前景,关系站的生死存亡。有的站实行商业化动作,有的站实行纯文学杂志式的动作,无论如何动作,都要持之以恒。当然这个持之以恒是有前提,即在保证站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倘若站坚持到面临困难的情况下,那么不得不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扭转当局了。就目前来看,很多站都不甚景气,虽谈不上荒凉,但也不算热闹,但也有一些站却热闹至极,让众多读者和作者都因此驻足。这主要还是与站的定位有关。言情、都市、校园、玄幻、悬疑、武侠这些都是热门标签,适合当代中青年读者的胃口,如果站能够在这些热门标签下注入更多的精力,使其氛围活跃,那么大体说来,也足以保证站的访问量了。——其实能够主推此类长篇的站,就目前看来已经走向商业化的运作了。人气量增加的同时,出版、阅读付费、广告等这些多元商业化形势便逐渐形成了。有了正常的商业运作,才有有保证和稳住站发展的经济基础。可是,有些站并不是商业化动作,比如一些纯文学站和大型的诗歌、小小说、散文等专题站。这些站主要是凭借一些赞助商的支持,才得以生存的。有的站赞助商是企业,有的则是杂志社。近年来小小说作家就是一个很好的纯文学站,里面不仅气氛活跃,而且一些杂志社也在此站进行选稿,使一些络写手的作品转向纸质媒介。这不仅满足了作者的虚荣,作者的的确确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实惠,这样的纯文学站的市场价值不由便因此飚升,打造了一个真正的纯文学站。可是,就在前不久,福建的一个纯文学站“原创力量—文学联盟”却经受了一场小小的风霜,与此同时,站长也发文讨论了这个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这个站成立并不及,算来仅有三年,可是这三年来,他们坚持打造纯文学站的经营理念,可是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在环境下,打造“纯文学站”的确是有些困难的。首先,此站的管理经费是只有出帐没有进帐,我不知道这个站的经费是由企业赞助还是由杂志社支持,如果是企业赞助,那么这个站的确是考虑一下如何让企业不再经受这样的困难了,假如是杂志社支持,那么站的用稿率又太低,杂志社从络选到的优秀稿件太少的话,不如放弃此念。可是,看了此站的一篇自醒式的论文,我不由为此感叹,原来每个站都有自己的经营难处。个人认识,只靠呼吁是不够的,主要还是能使站更具魅力。其次,此站的优秀作者大部分都是在外站驻足的,到这里来仅仅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气,抑或出于朋友的面子,才发稿于此,这样看来,站就有被动了,号召力也因此被削弱。如果这些优秀作者都能够真正“驻站”,那也算一幸事。

共 607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要想做好一个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好的措施,好的政策,好的领导,好的人员,然后用心,方才为好。文章拿各大站为例,详细地加以解说,提出中肯的看法,对江山的进步很有意义,感谢作者的来稿。【:单培文】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 20:49:29 江山有你,有我,有了我们的齐心协力,所以有了今天的辉煌。感谢作者。 -刻画心灵的印记

2楼文友: 08:5 :15 对站、编者、写手与纸媒体的录用稿,似乎从现象看实际?文中提到的站,好像去过?有文友的文和文友之邀;大都是文友走我也走,因为我很想学蜜蜂?从站和个人的全面或长期发展,是否可以:对作品把关可以再严格一些,对作者可以再诚恳一些,对社会的贡献可以再大一些,那么,明天的阳光就会照耀着她那张明媚的面庞。

要是出现有些专业站的文是编者的?都互相去跟帖或互吹,写些此文是当代中国文学和当今世界文学的经典之类,那样的站会走多远!当然,任何企业的竞争是靠人才,同时要品牌,也需要管理和经营;留住人才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基石,可以不夸张说:任何企业失去人才等于是失去竞争和发展的机会?说点事实,站人才分写、分编、分管理和经营和站设计或更新,怎么让专业人才发挥作用,可前毛泽东用元帅用大将用上将!这些纯属门外汉之言? 以文会友,互相交流,共同精彩!

楼文友: 2 :4 :47 很有见地的分析文章,花费了很多心血啊!赞一个!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怎样控制自己的体重

运动和饮食控制体重

怎样才能很好地控制体重

女性尿液浑浊无症状
9个月宝宝大便干燥硬球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