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冬天的样子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28

冬天应当开启冬天模式,有冬天的样子。冬天的样子在南方许多地方不甚明显,只有到了北方,看到单调、领略风雪、感受寒冷,你才知道什么是季节,什么是冬天,什么是冬天的样子。

我始终认为北方的季节才是季节,北方的冬天才是冬天。虽然不少人都向往南方的四季长青,一到冬天都像候鸟一样去海南去昆明,但对一个生于此长于此的纯种北方人来说,我一点儿也不羡慕他们。而且我也不习惯南方冬天那种温吞吞地不寒不热,满天阴郁,一屋冷凉,像冷水淬凉铁的感觉,连声“刺啦”都听不到。我不是否认南方的好,只是说季节轮回这种事情,在北方才像那么回事,在我身边才有冬天的样子是这样的:

一、树木

北方的树木从秋末就做好了越冬准备。树木过冬与人过冬不一样。人过冬是准备棉袄厚被子,增添衣物,封门堵窗,总之是把一切寒冷侵袭的路径统统截断,保证身体暖和,是删简就繁;树木是从减少负累开始,收缩防线,缩筋收骨,像一个很有本事的杂技演员一样,好大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就能蜷缩进一个小筒子里—冬天是树木的筒子,它只有形而上地蜷缩进去,就能完满地度过风雪严寒,迎来春光明媚。于是,一只叶翩然而下,然后是更多的叶纷纷跌落,秋风里最美的风景总是在一阵风里飘成马路上一阵叶雨,“无边落木潇潇下”之后,就没有然后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者那些树木忽然瘦了,只剩下精干骨架等等,都是文学人把自己的感受浸注于自然中的说法而已。

“瘦”下去的树木便不再左顾右盼,它们收紧筋骨、攥紧拳头专注于迎击冬天接踵而至的考验。风来了,它们用锐利的呼号、噼啪的摇晃拥抱然后松手,于热烈中粲然面对;雪来了,它们温顺而安静地低下头去,像一个邻家大孩子一样偶然伸出一只手、仰一下脸,或者伸出舌尖舔一下,激动在跃跃欲试,但绝不打断雪花飘飘的节奏。它们在雪花里傲然,又在雪野中灿然,真个是冬天的好孩子。

现在回头来看,冬天如果树木还是一身叶的累赘,严寒不可能让它们保持灿烂,反而一场疾风、一场暴雪就可能让它们枝断杆折。台风里的大树、暴雪中的迎客松,不都有过如此劫数么。

删繁就简,才是树木在北方气候天气下选择的生存之道。

二、暖气

不得不说暖气是个好东西。干净,没异味,暖和。暖气的前身是各种煤炭炉子,农村还有土炕、火盆。煤炭炉子热效率不高,还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事件,一定程度上说,北方冬天屋里暖和虽好,是伴着一定危险的。事实上,所有事情都有它的另一面。得之失之,总是相当。话说回来,北方冬天的好我以为最重要的就在有取暖设施上,有个土炉子就比南方一些地方低温降到零度左右苦熬得好。记得那年元旦前后在成都重庆一带出差,房间若不开空调,被窝像冰窖似的,实在难过得很。

一到取暖季,一听暖气咯叭叭地加压供暖,就会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尤其是关于冬天生活的联想。小时候乡下生活条件十分困难,取暖以土炕煨柴草为主,不多的煤饼并不常烧,主要用于做饭,兼顾取暖。入夜或者白天实在天气寒冷,才会在老人住的房里点起火盆,驱赶寒气。所以在整个冬天,人睡在热炕上,头脸露在门窗不严的空气里,如果要起夜,浑身冻得直打颤;屋里要有一盆水,肯定结冰。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生活的改善以冬天有煤烧、可以整天煤着炉子,炉子上整天有热水为重要标志。热炕仍然很热,房子一时没有改善但挂起了棉门窗、窗帘,晚上房子里不会结冰,这让人非常舒服。母亲的炉子烧得非常好,晚上封得非常讲究,所以我们家从没出现过煤气事件。乡下不慎出煤气事故的不少,我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初中同学,就是在煤气中毒中中年离世,十分可惜。

暖气虽好,却没有火炕接着乡土地气的感觉。父母在世的好些年,冬天我都会回家住几天,睡在土炕上,接受那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熏陶—这是真正的熏陶,在真正的烧柴草的土炕上睡过,身上会有一种淡淡的烟草味儿。如果你有风寒、身上老不舒服、经常坐在电脑前的背酸腰疼等等城里只有理疗才能见效的毛病,睡到家里热乎乎的土炕上会很快消散。这也是我后来领悟到,为什么当年生活那么贫困条件那么艰难,劳动强度那么大,乡亲父老还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那片不算富饶的土地上劳作下来的重要原因。有火炕,每晚上都在理疗、更新、温暖着肌体,才让劳苦人每天都有活力。

三、鸟儿们

冬天是候鸟飞迁的日子。那些留守下来的鸟儿们自然成了陪伴我们一起度过寒冷的朋友。我注意到,这些年陪伴我的朋友们是在变化着的。比如过去主要是麻雀和喜鹊,这几年来了乌鸦和山雀儿,而且冬天的乌鸦大有占据上风的架势。这地方也有老鹰,但它们很少到城市的天空上来;有鸽子,大多是人工饲养放飞的,有一阵儿就不见了。或许在生存能力这方面,还以麻雀们最强大,因为任岁月变幻,麻雀们总是一群群地在眼前起落呼唤。

我觉得冬天原野上,尤其是雪后初晴的时候要是没有鸟儿们的声音,那简直就是违背天理、缺失人伦。好在天理昭昭,人伦常在,每一个雪后都能找到鸟儿们的身影,听到它们的鸣啾。今年小雪前后那场“开门雪”后,我第一次听到一群山雀儿银铃般的声音。那种小巧的家伙们在雪地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铃铃铃”地响着,我高度怀疑它们是不是每个都在脖子下边有一只小巧的铃铛儿,一摇脖子就可以发出声响。当然,鸟儿们精灵般的模样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它们在风里飞翔的姿态,哪怕寒风如冷箭,也不能阻止它们飞越山水的信念。早期有个《乌鸦与麻雀》的电影,忘了讲什么内容,但这个名字却牢牢占据了记忆。其原因还在于乌鸦麻雀经常出现在身边。当然,天天看着它们,却从没见过它们有什么交集,大约是体形相距甚大,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又或者我根本看不到它们交流的那一面。不必相信眼见为实,也不必相信人的眼睛可以洞悉世界。我或者好多人都不明白、不清楚的事情还好多好多。若说麻雀太小,我倒宁愿相信乌鸦与喜鹊是一对欢喜冤家。因为我经常看到它们对坐在树枝上呷呷嘎嘎地叫,我还注意到它们叫的时候是有表情、有 、有动作的。有时候叫几声如果对方做出动作,另一方也一定会应对。但这绝不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那种对应,而是其他。鸟兽如人,如果真有情愫,就会接近,像我曾在电线上看见的那两只喜鹊那样,叫着,叫着,越来越近,最后比翼双飞;又像树沟里两只小狗,叫着,蹭着,凑到了一起,连笑都能看出来。树上的它们或者变幻方向、或者起飞再落在另一个更高的枝桠上,极像是讲什么事情,又统一不了认识的两个人。今天中午我看到的是外围几只喜鹊,中间几只乌鸦的态势。乌鸦们好像被喜鹊说的哑口无言,或者是对喜鹊们的言说无动于衷,总之,那几个乌鸦在中间的树枝上没什么声息地或底头梳毛、或者眯眼晒太阳,东西南北几个方向上的喜鹊们向它们嘎嘎地叫,似乎在声讨它们的什么恶行,或在批判它们在事实面前还不老实认错、自觉纠正的行为。我不是乌鸦也不是喜鹊,我只是从我想问题的角度揣度它们的纷争,一定是不大准的。就像我们都说喜鹊吉祥乌鸦嘴不祥一样,哪儿有准啊!

南方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没有机会体味到这几种寻常鸟儿在我们生活里扮演的角色,不会懂得在一个只剩下灰黄色彩的北方,每一个生命都更加努力生活的精神。

四、雪

用极端些的话来形容北方冬天,那就是雪。只有雪才能代表冬天,代表北方,代表北方的生命形态。雪因其色而成为纯洁象征,因其寒而成为考验忠贞不屈的物质,因其形象而成为冬天美丽的标志。而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也极其喜欢这种用来考验人生命的物质,都想在经过它的考验后变得更加坚强、纯洁、高尚。

雨有“好雨知时节”,雪亦有好雪知时节。然而虽然它们本质相似,知时节方面还真有区别。雨有不知时节的。南方暴雨急雨连阴雨,不仅会带来涝灾,还会给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引起各种疾病孽生。雪,在西北干旱地区,除了对交通影响外,大体都是知时节的,是老百姓极其喜爱的。哪怕它急了暴了,也容易让人原谅,因为它们是用湿润的形态出现,不像雨那样没有任何含蕴、任何余地地立刻把灾难降临人间。

雪的好处首先在对农业生产上面。俗话有“瑞雪兆丰年”,是说冬天有好雪,秋天好收成。冬天好雪的作用除了保墒补水,还能灭虫杀菌。对人来说,雪首先用形象色彩净化心灵,冰清雪洁的环境会让人心里的污浊无法存留,或者相形见绌,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剔除之目的。其次,风雪中行走,感受雪打肌肤、雪润体肤、雪抚身心,会有一种别处难得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像催化剂一样叫人头脑清醒,懂得在每一朵雪花中蕴含的节律、每一片雪水中传达的信息、每一声咯吱声里传来的愉悦。当然,雪中行,雪后阳光,满眼雪色、大地一统等还会引发人对世界、人生的无边想象。比如对干净、平等、一律、无垠、明天以及伟大与渺小等概念,都会有全新的认识。毛主席由雪而写出的名篇《沁园春.雪》从头一句开始就倾泄而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领袖写尽了北雪的美,写尽了北雪的风流,写出了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无限期盼。冬天何处最好去?北国松花江边走。那年元旦我和同事站在哈尔滨中央公园松花江畔,看风搅雪,看马拉雪橇在冰雪上行走,那个场景,至今难忘。

天有四季,人应四景。如果说春天是生发,夏天是成长,秋天是收获,这三个季节相似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有较高的温度,都在热火之中;而冬天之不同,就在于它的寒冷,像摆在铁匠铺地下那桶用来为铁件淬火的冷水一样。由此我想,冬天是不是确实就是用来为人淬火的?它让人从热火处走进寒冷里冷静,让人从热火过、沸腾过、迷茫过的季节里冷却下来,得到物理的纠正与化学的感应,从而恢复本来,认识本原,回味初心。若真正如此,我倒确实为那些学习候鸟的人们而婉惜,也为从来没经历过北方冬季的朋友而可惜,他们的人生实在不够完整,因为他们缺少这样一个淬火的经历。

冬天的样子,就是北方大多地方的样子:植物清冷,大地寂凉,西风搅雪夜,行人来往忙。繁花在温室,雉鸡唱冰场。有火炉温酒,无好友家常。早早归家去,半月散青芒。若想酣心意,西去听秦腔。

对了,有谁会吼秦腔呢?那声音里的沧桑穿越千年,似乎有六国被秦始皇统一时的凄凉呢。

2016年11月28日

共 402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冬天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南方人是无法体会冬天寒冷的滋味,只有北方人才能体会到。这篇散文作者从树木、暖气、鸟儿们、雪四方面来描述北方冬天的样子。北方秋末树木的叶片就开始凋零,这预示着冬天的脚步近了。暖气是北方人室内特有的取暖方式,北方的冬天虽然室外寒风刺骨,室内却温暖如春,这让人感觉到北方人的冬天比南方人似乎更舒心。北方的冬天鸟儿们大都飞到南方越冬。留下的是种类极少数的以麻雀为主能抵抗严寒的鸟儿们。雪是北方季节的象征,也滋润了干旱少雨北方的大地。总之,北方冬天的样子是:植物清冷,大地寂凉。感谢作者赐搞!【:晶莹】

1楼文友: 12:51:17 冬天的样子在北方。问候之中老师,冬安! ( ()

回复1楼文友: 20:14:19 谢谢老师,冬安

2楼文友: 21: 0:4 四季有着不同的景色和魅力,冬天的素白、静雅显得高贵而神圣。感谢之中老师的佳作!祝创作愉快! 岁月静好 海韵7867 2982

楼文友: 18:4 :44 作者能从不同角度写出北国冬的风光,如数家珍,像几幅冬景图展现给读者。欣赏拜读了。问好!

增强免疫力吃什么好

增强免疫力吃什么药好

增强免疫力的药

手静脉曲张怎么治疗
小孩咳嗽吃什么药管用
痛经能总吃止痛药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