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闻到炊烟味道的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2-14

早在两年以前,就在《阜新周末》报上看到过无风无浪的散文,对他的散文我非常欣赏。过去文学倡导的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家阿成对此有不同观点,他说,我的写作来源于生活,这是事实,但高于生活,我不太赞同,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高于生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概念,所以我喜欢复制生活。阿成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我在读无风无浪的散文的时候,为什么让我感动,就是因为无风无浪的散文是在复制生活,或者说是在临摹过去的生活。有的评论家也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把生活放大,并不是高于生活。在无风无浪的散文里,你可以闻到乡村炊烟的味道,农家屋子里主人吸旱烟的味道,在夏天,也能闻到熏蚊子的艾蒿(村人也叫火绳)的香味,这些味道是在他的散文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这是一个农村作家崇高的写作境界。乡村生活是无风无浪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捕捉到的乡村生活的场景,不是虚构出来的,他就是这一生活场景中的核心人物,因此,他的文笔从容,对生活的叙述没有奢侈的语言,更没有流行语,是在乡村的人群中散发出来的。

无风无浪的散文大都没有离开家族,这不是一个作家的狭隘,而是作家的生活 的来源。在他的笔下,七大姑八大姨,三叔二大爷,都能活泛起来,其实这些人物并没有拘泥于家族,而是乡村人物的浓缩。

早期贾平凹的散文也没有离开家族,在他的眼中,陕西乡村的生活都集中在他的家族里,其实这不奇怪,一个乡村论起来家家都沾亲,所以乡村农民的情趣总是让他津津乐道。我常常把无风无浪的散文和大家贾平凹、杨争光、闫连科等作比较,觉得他的散文和大家们的散文有的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也曾把无风无浪的散文和现代作家孙犁、汪曾祺作比较,孙犁和汪曾祺的散文总能让你想象出荷花淀、江苏高邮水乡的情景,甚至你可以闻到荷花的淡雅清香以及湖中河豚的泥香。在无风无浪的散文中,餐桌上的乡村饭菜,有烀苞米、母亲腌的咸菜、园子里那些蘸酱菜都会让你馋水欲滴。乡俗是无风无浪散文的最丰厚的素材,他的许多散文并不重复,但基调和民风是不变的。

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在他的诗中写道:理想之光/射进我们民族的血液/我们会记住民族之神/他给了我们信仰。泰戈尔是一个反现代民族主义者,但他却把民族作为信仰之神,这也是泰戈尔的伟大的哲学理念。作家在民族的光芒照耀下,寻找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信仰,这是一个作家的伟大所在。我看无风无浪的散文,也曾经产生过疑惑,他的作品为什么不能走出乡俗的禁锢,在读过他的许多散文之后,我渐渐的明白了,无风无浪的散文虽然产生于乡俗,重要的是也产生于无形的民族精神。尤其最近他的几篇散文,用大量的文笔去写乡村生活的改变,这是无风无浪创作的一个蜕变,他的老家有新盖的宅院,宅院的仓库里有农用机车,老人过生日的时候,要杀一只羊,把家里的人都召集来一起吃羊肉。这看起来文笔平淡,但仔细回味却也能回味出一种别致来。无风无浪的写作虽然有了蜕变,但他始终没有离开乡俗,更没有离开民族精神。从《采蘑菇》到《姑姑的三羊开泰》等,这些平淡的散文都是散淡的文本,但在文本的背后我们也能读出更深邃的东西。

无风无浪很勤奋,文笔功力也十分地道,我曾建议他用他的散文风格创作一部长篇来,这个长篇也一定会很好看,现在他正在构思这个长篇。如果他这个长篇源于生活,并忠实于生活的原生态,那么他的这部作品一定会独树一帜。我们现在很怀念过去的文学作品,尽管那个时代有很深的政治痕迹,但那个时代的作家忠实于生活,在他们的作品中原生态的生活随处可见。至今我还喜欢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浩然的《艳阳天》。一个曾经问过我,你晚上睡觉前,在枕边会经常放哪些书?我随口说出了《暴风骤雨》和《汪曾祺全集》。读无风无浪的散文,感到他受到早期文学作品的影响很深,我不认为是他创作没有新锐的作家理念,我恰恰认为这是无风无浪最有感染力的创作。一个作家的个性表达,是他个人生活的经历造就的,可能一个作家一生都在写乡村生活,也可能一个作家一生都在写都市生活,我不欣赏作家的多变,因为作家的多变会将他的创作个性泯灭掉。有人曾经说我,善于写民国时期的小说,包括我的许多影视作品,我不认为是我创作缺少多变,而是我的创作个性决定的,因此我也希望无风无浪在创作上继续保持自己的创作个性,才能使他的作品富有感染力。

无风无浪创作的时间跨度很长,几乎半个世纪他都没有离开过创作,遗憾的是,他的创作缺乏理论家的支持,国内的许多散文大家,其创作成果未必见得都是精品,但在他们的身后有理论的支持。无风无浪从来不给自己的散文下结论,现在散文界曾经出现了所谓的大散文和小散文之分,大散文一定是涉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问题,小散文是生活的小情趣,这种划分让真正的散文家觉得散文越来越深不可测。无风无浪并不关注散文界的这些无聊的话题,他只是在不断的写,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散文个性特征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好看。

鲍尔吉.原野说过,写散文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我想无风无浪写散文也一定很幸福,他在写散文的时候肯定能够闻到炊烟的味道,所以他的散文能够让他幸福。

共 20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无风无浪文笔的欣赏,作者旨在告诉读者一个道理:作文如做人,要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品味与个性。从本篇作者的描叙不难看出无风无浪作家的散文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得民心的文风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功底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本篇列举的诸多作家文笔令人折服。本篇主题鲜明,佳作推荐共赏!【:阳媚】

1楼文友: 19: 8:24 作者通过对无风无浪作家作品的欣赏与诠释,说明一个作家之所以成名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文笔风范,唯一相同的一点大都喜爱质朴的乡土生活。乡土里有原始的淳朴,有无法雕刻的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行文顺畅,读后受益匪浅,欣赏!没想到友友还是一个全才,小说,影视作品一应俱全,欣赏!期待你更多精彩!

回复1楼文友: 04:48: 谢谢老师的关注,一篇短文,为朋友的作品而感动,雕虫小技,更谈不上全才,只是喜欢而已。感谢多日来的帮助关心支持。夏安。

微店推广平台

微店引流方法

微店营销技巧

脉络舒通
生物谷灯盏花产品
心绞痛冠心病的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