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月饼老时月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08-25
每每中秋来临,拿到单位发的月饼,不知怎么的,总会想起儿时吃的月饼。因了年纪缘故,同时也就喜欢琢磨这老了看到的一盘圆月。年年如此,儿时月饼老时月,真是一种说不清的思维组合。儿时那种天开清广域,人在广寒宫的天真烂漫已经丢失得无影无踪。
小时候,只记得两个节最好,一个是元旦,就是现在叫春节的,过去叫元旦。古代诗歌上有关元旦的题目,都是说的春节。1949年后,把洋节公立一月一日统称元旦,把中华古老的元旦改叫春节。再一个节,就是八月节,那时很少叫中秋节,都叫八月节,北京还叫做果子节。
八月节的头一天,奶奶就发面了。我们孩子都知道,第二天早上,奶奶就要蒸团圆饼了。这个晚上,我们就都围坐在八仙桌子旁边,做着一件事,就是把吃过西瓜晾干了的瓜子里面的仁嗑出来,把核桃砸开剥出核桃仁。因为家境贫寒,虽然瓜子仁在干果店里有卖的,还是自己准备。好就好在一个夏天吃西瓜后,瓜子很多,我们一边剥皮一边就偷偷吃,但是不敢大把大把往嘴里塞。
八月节早上,奶奶开始揉面,把发好的面团擀成圆皮,先抹上麻油和芝麻酱,再撒上冰糖、青丝红丝、自家的玫瑰花,然后把红糖和干面活在一起的糖粉撒在上面。这里的插曲就是我们几个孩子先后舔那个抹芝麻酱的小勺子,特别香。奶奶把圆面片子卷起来,再摆成一圈,用手压成一个大饼,把瓜子仁、核桃仁撒在表面,放入我家那个足有一尺二的蒸笼里,然后端到煤球炉子上蒸起来。蒸好后取出来,放入一个大莲花盘子里,谁也不准动了,这是晚上祭祀月神和兔儿爷的祭品。说是等待着浩瀚云朵丽,秀吐月华明的时刻,我们倒不如说等待着拜毕兔儿爷,吃八仙桌子上一大堆干鲜果品、各种月饼和螃蟹。
爸爸在八月节头一天的时候,就把许多吃的买了回来。月饼是一个宝塔型的包,打开后,就会看到叠罗汉一样叠摞起来的九个月饼。最下面一个有尺把大,一个一个逐渐变小摞在一起,爸爸说这是提浆月饼,专门从前门买来的。因为每年都从那里买月饼,有时我还跟了去,记得特别清楚。顾客把月饼选好后,伙计用一个荷包包好,麻利地用纸绳子转几圈就捆好了,上面还覆盖着一张红色的纸,印着桂兰斋的名号。前门还有一个名号,也是专门卖点心的,叫做致美斋,那里名气比较大,东西也比较贵。不过从那里路过时,我总会注视那个标着“百斤喜饼”字样的月饼,老远就能闻到那香味。这些,从父亲19 7年著述《燕市丛谈》里寻觅都有记载。
拜月前,在院子里摆上八仙桌,上面摆上兔儿爷和许多果品,当然,月饼是主角。除了家中两棵石榴树结下的石榴外,买来的苹果、鲜桃、栗子、红枣,还有切成八瓣的西瓜,煮熟的带皮毛豆,摆得满满的。月饼除了团圆饼和提浆月饼塔之外,还有北京人俗称的自来红月饼。当日头慢慢沉去,月亮升上了天空,奶奶就点着了两烛蜡扦,妈妈抱来了爸爸请回来的兔儿爷。那兔儿爷是从太庙请来的。穿着鎏金戎装,骑着一头斑斓老虎,看起来与平时看到的坐在桌子上的兔儿爷兔儿奶奶的泥塑大不一样,这骑老虎的兔儿爷有一尺来高,威武神气。
北京民俗,拜月都是女人的事,所以,我们男孩子就站在旁边看着。拜月也不必向兔儿爷磕头,都是站着双掌合十,鞠三个躬,然后奶奶妈妈就要出神地仰头望着一轮明月。我们等不及了,但是谁也不敢出声,只能静静地等着。须臾功夫,奶奶发话了:来,先吃月饼再吃西瓜。我们知道,吃了这两样就可以随便吃了,而且,也就可以抖起空竹,姐姐们就可以踢毽子玩,这都是老人儿们不成文的规定。
儿时的月饼味道,到现在还觉得比现在的好吃。月饼里面的馅料,在月饼上都有字表明。有五仁的、豆沙的、枣泥的。还有清一色的冰糖或者鲜果条馅的,没有现在广式月饼那么多油腻,清口中有一种特别鲜嫩的味道。虽然都是硬皮的月饼,但是那皮子还是软软的,不像上世纪七十年代传说的:有一车月饼翻车撒了一地,其中有两个月饼被车子压着镶入了地面里,月饼没碎,地面倒是被压出了一个圆坑,可见那两个月饼的皮有多么硬,和儿时的月饼不可同日而语。
老北京有中秋赏月的习惯,拜完月宫和兔儿爷后,一家子围坐在八仙桌四周,边吃供品边聊天,无非是聊那些总也听不腻的故事:嫦娥奔月、 伐桂、玉兔捣药……天上的月亮里边果然就有这些故事的影像。那时,北京的夜空,由于街上的路灯不很亮,各家院子里也没那么多电灯,更没有高楼大厦,所以黑黢黢的夜空只有一轮明月突出地挂在那里,周边围拢着许多星星,亮亮的,璀璨的银河从月亮旁边流过。秋天了,夜色明如水,风声静不涛。天关金栗界,人望玉轮盈。披襟怀谢眺,翘首问 。举头云溪净,承掌露华清。只有这样的时刻和情愫,才勾画出人间亲情的浓浓氛围。
在时代进入到21世纪,这些拜月、赏月的活动,在一个个家庭似乎已经淡薄了。而且,夜空已经被城市白亮的光芒染成了灰色,月亮和星星相伴的情谊,银河在空中飘逸的景象,也就都一去不返了。
也许进入到了老年,在回想起儿时拜月、赏月,围坐在桌子边尽情品尝着月饼和干鲜果品时,就更增加了一丝迷茫,不由地哀叹着风俗不再。加上说到昨天道路堵车好几个小时,大都是外地来的大大小小车辆,我知道,中秋节已经被小诸侯争相到省城、都城送礼大军绑架了,赌一赌前途,城市不叫堵车变成了赌城。
我还是不由的站在庭院中痛心地望着惨淡的月亮,向着 、嫦娥、兔儿祷告:不必伤心,我们,绝大多数的老老少少还是敬重你们的,这月饼和干鲜果品还是给你们上供,是你们带给我们夜空中尚存的希望:霜澄天宇,共仰千里。把酒今夕,皎洁冰壶。我期待着,一个儿时一样的玉洁中秋,一轮儿时一样的无瑕明月,再次光临。
共 224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通过两个时代的节日对比,仍然对儿时浓郁的节日气氛充满向往和怀念。自做月饼的香甜,拜月时的虔诚、昔日与亲人相聚的幸福和喜悦,都不复存在。代之的是现代人送礼的累赘,还有对亲人无限的思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月的感情和节日的感情,都在一天胜一天的淡薄,是感叹还是遗憾,对传统节日有着特殊感情和记忆的人,自有体会。平实的文字,真切的情感,让人在怀念中感思,读来动容,欣赏。祝福中秋节快乐!【:冰煌雪舞】【江山部 精品推荐01101 0 】
1楼文友: 08: 0:48 真切的体会,真实的情感,再现了少时节日气氛的浓重。少时月饼今时月,感思无限。欣赏老师佳作,祝福您全家节日快乐!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楼文友: 08:41:44 欣赏了。 感恩的心,感悟人生
楼文友: 19:15:51 先生的文字蕴含很深。值得我们学习!祝先生中秋快乐! 发表文章近百篇
4楼文友: 19:16: 0 少年时的记忆,总是那么深刻而美好的。 发表文章近百篇
5楼文友: 1 :51:14 对月抒怀,遥寄相思,回首往事,幸福留恋,今昔对比,跃然纸上,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欣赏佳作!问候老师!遥祝快乐! 宽容是大海的胸襟
灯盏花领军企业官网
灯盏花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生物谷灯盏花药用价值
云南生物谷药业灯盏花系列药物生物谷灯盏花有哪些特色
如何经营好微店
上一篇:荷塘水仙花开的季节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