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记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1-22

养蚕记(散文)

养蚕记散文。

李运祥彝。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贫穷得可怜,第一次认识蚕,是化念农场的同学用一个方型小纸合带到学校放在课桌的抽屉里,只见那些细如针眼的小家伙,成千上万,似千军万马。一天两天三天就孱动起来,很神奇…后来看了《蚕花姑娘》再后来,同学分给我一些,我就开始学着养蚕,第一次把那么多生命握在手上,尽管出于好奇,只是玩玩,但却是第一次认识生命,从幼小开始,有许多莫名的东西在我幼小稚嫩的体内蠢蠢欲动。还有些憧憬的美色彩斑斓,却不知晓那些美指日可待,后来,在苏杭见识了蚕丝在破茧成蚕后吐出的丝,神奇地变成美妙的丝绸,甚至穿到我身上。那时根本不知道,这小小的蚕宝宝竟然与我们悠栖相关,更没读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蚕虫吐出的丝如此状观。

养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当时,虽说蚕是同学给的,但得去采桑叶喂蚕,桑叶特别难找,好不容易找到,还得爬高上低才能采到桑叶,往往是弄得遍体伤。

有了蚕种,就开始孵化幼蚕。孵化幼蚕不难,把蚕卵用纱布包好,放进纸盒子里,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不几天时间,蚕卵就慢慢地由白色变黑色了,继而幼蚕就破壳而出,而且很快就出齐了。

蚕就吃两种植物叶子,一是蓖麻叶,二是桑树叶,以桑树叶为主。蚕的食性好,刚刚出壳以后,把它放在合子里,把桑叶子放在盒子里喂它就行了,因为蚕小,所以吃得也不多,不久就长成幼蚕了。此后,幼蚕每隔三、四天就蜕一层皮,这叫着一令;再蜕一层皮,叫做二令;最后蜕一层皮,叫做三令。蚕的一生总共需要蜕上三次皮。蚕过了一令之后,大了,吃桑叶子就多了,撒上一层叶子,你听,蚕吃得哧啦哧啦响,用不了多久,叶子就吃得个精光,一天就得一大包!

那么多的蚕,上哪里弄到那么多的桑叶子呢?当时只有化念农场场部和农场的田埂上才有桑树,据说是从外地引来种的。

有一次早晨去田埂上采桑叶,刚刚掐了一袋叶子,看护的人来了,还没有来得及逃跑就被逮住了,跟那人好说歹说,不行,最后桑叶还是被人家扣下了,事后托人去要也没有要回来。但是,为了养蚕,为了养蚕的生计,没有办法,再大的难也得去作,再多的苦也得去吃。实在找不到桑叶子了,那就只好喂麻叶了,不过,蚕吃蓖麻叶没有桑叶吃得很,吃得多,长得快,也许会影响以后产茧的重量和质量。

蚕养到了三令的时候,已经长大了,也不再蜕皮了,喂不了几天蚕就该老了。今天正猛吃着叶子嘞,明天说不吃就不吃了;上午还在吃着叶子嘞,下午就变老了。蚕老了以后,色泽非常好看,原来吃得一肚子绿盈盈的叶子,被排泄得净净,浑身变得透明发亮的。这时,蚕就到处往外爬行,寻找吐丝结茧的地方。

其实,一切我们早已给蚕准备好了,等不到它快要老的时候,就支起了纸板,老一个蚕捡一个蚕,把它放到上面去。这样,大概过了一两天时间,蚕就吐完了丝,结成了茧,把自己的身体紧紧地包在了茧里面。再过上几天时间,蚕就慢慢地变成了蛹子,这时,人们就可以把茧摘下来,就成大功告成了。有时候,不等到蚕变成了蛹,就把茧用剪子剪开,把蚕磕出来,蚕变得很小,这时想吃蚕的话儿,过油一炸,撒上盐,就能吃,味道非常好吃。

那时的养蚕,就好像如今人们养鸡喂猪一样,一茬茬地养。不等到这一盒蚕老了,那一盒蚕又出来了,一年可以养好几茬。虽说吃了许多苦,但苦中有乐,起码为我们枯燥无味的少年,平添了许多乐趣。

几十年过去了,后来又陪小儿子养过蚕,驾轻就熟,与小儿子又回到养蚕时光。现回想起来当年养蚕的事儿,尽管都是玩,就如游戏一样,但我至今难忘,那些蚕一条一条,头尾相连,在我内心深处和记忆里铺成了一带一路,我站在今天,是回忆,一头连着昨天,是快乐,一头连着未来,是对昨天和今天的整合之上的畅想。

寂寞的夜啊,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不知道为什么,越长大就越孤单,现在的生活,似乎再也没有了曾经的快乐,走进我生命中的那些人,走出我生命中的那些事,让我感到困扰。简单的生活好幸福,可是,我再也无法简单了!

此时我想到了蚕丛,三星堆出土发现,据说,他是将蚕家养第一个人,眼睛突出,因患甲亢所致同时我又想起了后来上大学时,在《大学语文》课上读到的《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蚕,吃进去的是叶子,拉出来的是屎,吐出来的是丝,从中滋润内在的生命需求,生命之根在叶子里伸展自己,汲取静默中的营养并获取力量,呼吸,感知一切。

不停地吃桑叶,吐丝是蚕望不尽的路,飞不出的苍穹,探不清的宇宙,看不透的迷雾,所以蚕没有境界,没有大小的约束,没有边轮的修饰。吃得多,吐得多是它们的唯一目标,尽力吃尽力吐是它们的准则和轮回!

蚕。

倾吐了千年万年。

吐出了一条丝绸之路。

一部。

让人两眼放光的经典。

如今还在吐。

吐出的。

难道只是。

败笔。

向晚。

风一直在吹。

吹进眼里。

留下一抹月白。

凃黑了整个天空。

风一直在吹。

吹进心里。

有话不说。

点着灯。

掩上窗。

掐指。

将自己再细数一遍。

潮。

涨起来了。

一层浪推一层浪。

一层浪堆一层浪。

2017/07/16日草记。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养蚕

家蚕的祖先认为是野蚕(B.mandarina),形态上和家蚕几乎没有差别,而且与家蚕长大后能自然杂交产生后代。有称为“青白”的一家蚕品种,据说是由野蚕和家蚕杂交而来的。其它家蚕的性状明显地是从野蚕传来的也不少。染色体数野蚕为n=27,家蚕为n=28,认为家蚕是野蚕的一个染色体在进化的过程中切断为两个而产生的。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什么症状
少年大便干结如何治疗
舒尔佳奥利司他有用吗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