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之冬系列之六位置位置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1-01-29

《塔河之冬》系列之六:最美的遇见(邂逅雾凇*发现天鹅)

人生就是一场慢旅,当我的文字晾晒四年后,仿佛一个轮回。我惊喜的发现,四年前的那一天最美的遇见(雾凇和天鹅)可以回忆的往事历历在目。当我们都还沉浸在救助鹊鸭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我的思绪又回到那魂牵梦萦的救助天鹅行动,在文字里发现与昨天不一样的自己。

2013年11月17日,塔河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的朋友们,进行一次环城徒步活动。这次环城意外的发现了一只离群掉队的天鹅。为救这只天鹅幼鸟,塔河户外运动协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天鹅之间发生了一场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12月4日晚,在有关单位配合下,救助成功。连夜送到寄养它的十八站双河林场自然保护区。在与天鹅朝夕相处的十九天时光里,共投放100余斤粮食,成为这个冬天最温暖的佳话。

事情还应从17日说起,当大部队行至距塔哈河口近千米的某一河段时,因为奇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天然的雾凇,吸引了四个人的眼球,于是今冬最难得的雾凇在摄影者眼里,变成了一个童话世界。我们几个拍雾凇,没和大部队一起前行。

沉浸在蓝天下雪地与雾淞两茫茫的洁白世界里。随走随拍兴致正浓的的时候,冰山雪源(田汝义)发现远处河面上有一只大鸟。当时以为是大雁。后来经过上查询和专家求助,才知道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于是,抄近道一路奔跑,躲在树后拍照。它不能飞翔,只是怕人游到了河的对岸。淡定不惊的静静的观望我们。这是我们初次相识的场景。

简介:许颖,大兴安岭地区作家协会会员。《塔哈河》文学季刊。塔河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爱好广泛。作品散见于《东方散文》《大兴安岭》《北极光》等文学期刊,其文学作品多次被省地县媒体。诗歌散文被《多彩的森林》《放歌塔哈河》《铸梦塔哈河》结集出版。 是家乡旅游文化的传播者。感悟生活、浅思淡行。默默根植于家乡最美的土壤。快乐包容为伍,爱与并存。不求物质生活多么富有,但求精神家园水草丰盈。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其品牌传播面相对较窄,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

沈阳包皮包茎治疗费用武汉医院男科治疗哪家好龙岩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广州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好济南卵巢炎治疗多少钱南通治疗前列腺炎哪家好

武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长春治疗包皮过长多少钱
哈尔滨治疗子宫内膜炎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