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证恒生和逆剪刀差缩小信贷回暖超计划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2-05-12

广证恒生:M1和M2逆剪刀差缩小 信贷回暖超预期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事件: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6.0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当月净投放现金179亿元。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49.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7万亿元,环比多增982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884亿元。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52.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4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月末高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8万亿元,同比多增1.72万亿元。月末外币存款余额6475亿美元,同比下降3.0%,当月外币存款增加21亿美元。

点评:

1、M2增速止跌回升,逆剪刀差缩小1.3个百分点8月末,M215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M14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6.0个百分点M1、M2的逆剪刀差缩小1.3个百分点至13.9%;M2增速结束了今年3月份以来的持续下跌,回升1.2个百分点至11.4%,M1的增速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25.3%。从结构上看,8月的企业存款规模增长超出预期,对M2增速形成支撑;另一方面,基数的水平对其影响较大,由于目前M1的增速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上升空间较小,同时M2的基数水平较前期下降。预计,由于房市回暖支撑M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M1增速仍将处于较高水平。

2、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结构稍改善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844亿元,环比大幅增加9821亿元。

社融规模大幅回升,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大幅增加。

较7月环比大幅增加3419亿元,同比增速结束4月份以来的下跌趋势,同比增加2.75%。

有朝一日理想的工作自然唾手可得。随时保持这样的心态 其二,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降幅大幅收窄。央行发文,电票直贴可不用提供资料,部分银行已开始试行,因电票的快速发展,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当月减少377亿元,同比少减1200亿元;其三,企业债券融资好转。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产品价格改善企业利润向好,企业债券融资需求增加,企业债券融资继续增加3306亿元,同比增速由降转升14.79%;与此同时,9月11日证监会主席表示要任何时候都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理念,绝不手软,受近期监管加强影响,股票融资回落60亿元,近期好转的可能性较低。

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487亿元,同比多增1391亿元,环比多增4851亿元。

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大幅增加9487亿元,同比多增1391亿元。从环比看,相较7月4636亿的新增贷款规模,增加了近一倍;从同比看,9487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也创下了有统计数据以来,历史同期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最高纪录。同时,贷款结构有所改善。具体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房地产市场回暖,居民户贷款继续回暖,仍然占主导地位。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71.20%。环比多增2180亿元,其中新增居民中长贷5286亿元,同比增85.15%,环比增10.75%,显示住房按揭贷款依旧处于“高烧”期;其二,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大幅提高。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63亿元,环比多增1408亿元,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突破1000亿元。但除却房贷和非银金融机构贷款之外,企业贷款仍然疲软,短期及中长期企业贷款分别净减少1172亿元和80亿元,显示出企业扩张意愿仍然较弱。

总体来看,本月的社融规模大幅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改善,与8月房市回暖,供给侧改革成效渐显相呼应。根据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继续增加、PPP项目加快落地、政府基建托底等因素来看,信贷有可能进一步回升。

3、信贷回暖超预期,货币政策稳健8月信贷大幅回暖,预计政府将继续以稳增长为基调,施行偏中性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关注流动性转移。在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下,企业产品价格逐渐修复,利润得到改善,国内经济基本面短期企稳,改革的效果初显,故预计政府将继续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政策效用边际递减,宽松政策并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要疏通货币政策渠道,需要继续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从而推动M1与M2增速列差收窄。

8月,央行就7月社融问题答问时提到,当前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滞留的流动性转移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在当前市场整体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暂不可期。财政政策方面,目前基建投资托底意味明显,随着PPP项目的加速落地,预计未来会继续维持在积极的水平。

沈阳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