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月刀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1-19

──《天涯·明月·刀》!

这两个书名不仅字面形式对仗工整,堪称佳对;而且二者的意境也形成了极其有趣的对比。

流星闪耀、蝴蝶飞过、剑光电火,都是瞬间的美丽、刹那的辉煌。人的欲望、功利、欢乐甚至人的生命本身,难道不也是如此?

天涯在地、明月在天、刀痕在意,则是永恒的惆怅、不朽的铭记。人的情感、精神、痛苦以及人的生命价值,难道不应是如此?

──这两个书名几乎概括了古龙小说的全部精神实质:短暂与长久、刹那与永恒,本就是对人生的最凝练的概括;是对人生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最大的觉悟;也是人生的欢乐与悲伤、痛苦与追求的最深的动机与根源。

好书经历的沧桑

人生混沌如太极,刹那与永恒就是它的两仪。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古龙的人生感悟与其创作动力正是由此而来──

对流星、蝴蝶、剑的体验与感悟;

对天涯、明月、刀的想像与思索。

然后情动于心、发而为文,写出精彩的武侠小说来。

在《流星.蝴蝶.剑》和《天涯.明月.刀》这两部书中,我当然更喜欢后者。这不仅因为《流星.蝴蝶.剑》有美国小说《教父》的影子在,也因为这部小说写得太轻盈、太轻巧了。

《天涯.明月.刀》却绝非如此。

古龙说:“一部在我一生中使我觉得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见《谁来跟我干杯》,风云时代二○○八年七月初版)!

《天涯.明月.刀》是古龙的一部刻意求新、呕心沥血之作。

然而这部小说的出版非但没有给古龙带来新的荣誉、新的赞誉和新的鼓舞,却反而给他带来了批评、压力、乃至沉痛的打击!──当时有不少人不喜欢这部小说,甚至也不喜欢古龙的求变与求新,而“不喜欢”的理由主要是──

“看不懂”!

人们理直气壮地认为,“看不懂”的小说就一定不是好小说,却很少有人问自己是如何看、以及应该“如何看”。

实际上,有很多读者都只想看、也只能看那些童话式的故事,那些他们熟悉的、习惯的、老一套的故事;而对那些他们不熟悉、不习惯的求新求变的小说自然就看不懂、也看不惯。

于是,对那些人而言,“看不懂”就等于“不好看”。

而“不好看”自然就是“不好”!

甚至有人认为,《天涯.明月.刀》这部小说是古龙的小说创作从高峰期走向衰落期的标志,理由是,此后的小说虽然还有不少,但极少有杰作──古龙小说的名作大多是在此以前的作品。

这话当然太过武断。

问题是,《天涯.明月.刀》这部小说本身是“高峰”还是“衰退”?

肯定有人认为是衰退的标志。

而我却认为,这部小说是古龙小说创作的最高峰。

其后若有所谓衰退与下坡,正是相对于这一高峰而言。

正是因为古龙为这部小说花费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从而“内力”大损。

正是因为古龙的这部小说没有得到应有的公正准确的评价,从而使古龙从此意兴阑珊,求新求变成了他的一杯喝来十分苦涩的酒!

说《天涯.明月.刀》是古龙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当然不是随便说的。我有很好的理由。

理由是:这部小说求新出新、求变有变。

即在形式上将电影的画面、小说的情节、诗歌的语言真正地熔于一炉,并且将诗化叙述的“古龙文体”发挥到最新最纯;而在内容上将人物的个性、人生的体验、人性的探索真正地融会贯通,并且将人我合一的“古龙风格”发挥到最精最深。

小说的“楔子”的这种写法,绝对为古龙所独创:没有故事、没有情节,甚至也没有人物出现;有的只是一段对话,而且还不知道是谁的对话。这是采取了电影的“旁白”的形式,说的是人物的心理和精神、人生的寓言和哲理,却又是小说的情节与主题──关于天涯、关于明月、关于刀和刀手的命运──

天涯不远。

明月在心。

归程在即。

──人的生命本就是一段历程,生命的意义在于这一历程本身。

只要你去找,你就一定能够找到。

古龙的无双绝技

“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仿佛是空的”──这样的话当然是说傅红雪,当然也只有古龙才能说出。

这样的“楔子”看起来似乎很玄,但我们真的看完了这部小说,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关于这部小说的语言,我想我不必举很多的例子,读者随时都能看到──

它的特点是简洁而又充满感性,仿佛都可以触摸。

另一个特点是生动而又充满智性,随时都能使人受触动。

可贵的是,这部小说的语言较少那种为幽默而幽默、为机智而机智的造句,一切都是围绕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本身而写。自然而然,仿佛是从心里直接流出来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小说语言中的诗意与哲理的含量极其丰富,处处充满作者对人生的慨叹与感悟,却又都是因境而生、缘情而发。似乎这些语言都是从小说中自己生发出来的。

古龙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的精彩,一向为人所称道。

这部小说当然也不例外。

对话很多、或常以对话推动情节,是古龙小说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从电影剧本的写法中学来的,电影的情节需要很多的对话。不仅交流人物之间的感情、传达必要的资讯、刻画人物的性格,而且还能通过对话来交代情节背景、参与小说的叙事。

所以,古龙小说的对话艺术,可谓无双绝技。

当然也有人说,古龙滥用对话。这种情况容或也是有的,但“滥用”与不滥用的标准却不大好定。一种是根据书中的人物是否有可能说那么多,还有一种是根据读者是否感到太多太滥,这两种标准就不大好统一。

我们不用说别的,只说这部小说,我以为对话虽然很多,但绝不能说它太滥。因为这已是古龙小说的一种叙事风格,是其叙事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对话是一种语言操练的手段。

古龙从对话的叙事选择中学习了很多的技巧与艺术,甚至因此而悟了道:古龙小说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话的艺术”。

──他用这种方法与形式来与读者进行交流。

──他把叙事的艺术改造成为“交流的艺术”!

所以,在古龙的小说中,不仅作者与人物同在;而且作者也与读者同在。

──古龙小说的作者、人物同时在等待读者加入对话与交流。

如果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觉得古龙的小说对话太多太滥、更不会觉得它难读难懂。

可以说,这是一种新的语言艺术,新的小说形式。

生命的尊严与淬炼

古龙有一句名言:“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要怎么写?”

那么,古龙这么写,又有什么不好?

《天涯.明月.刀》之与众不同当然不仅是它的创造性的语言形式,还有通过其语言形式所传达出的新颖独特的叙事内容,和生动可感的思想主题。

小说的主人公傅红雪是古龙笔下最独特的人物形象。他虽可以说是沈浪、李寻欢、叶开等人组成的“浪子”系列中的一个,但却与上述人物迥然不同。

他不是“小李飞刀”的传人,他的刀法自成体系。

他也不是“爱之刀”的传人,他学的是“仇恨之刀”。

他的人就像他的刀,刀在人在、刀亡人亡,真正是人刀合一。

他的人就像他的刀,不仅锋利而且脆弱。锋利时只要刀光一现就会有人丧命;脆弱时人刀同抖、一触即折。

他的人就像他的刀,不仅神秘而且痛苦。他的身世就像他的刀那样从不给人看;他的痛苦也像他的刀那样只有自己默默消受。

他的人就像他的刀,不仅杀人而且剜割自己。有形的刀用以杀人;无形的刀却在同时剜割自己。

他是一个跛子,却有走不尽的复仇之旅、生命长途。

为了保持清醒,他几乎从不喝酒,但却偏偏有要命的羊癫疯。

为了记住仇恨,他几乎从不爱人,但却又偏偏为了爱而受到了最大的伤害。

快乐与他无缘,痛苦才是他的标志。

因为他的名字“红雪”──红色的雪、血染的红雪──本身就是残酷、痛苦、仇恨的铭记。

──在这部书中,我们能看到他的这些特征;在古龙后来写的这部书的“前传”《边城浪子》中,我们更能看到这些特征。

然而《天涯.明月.刀》并不仅仅是要刻画这样的傅红雪的形象。而是要写,在人生的长旅中,傅红雪的性格变化和变化中的傅红雪。写他如何从仇恨走向宽容;如何从脆弱变为坚韧;如何从痛苦之中悟出人生的真谛;如何在绝望中树立新的人生信念;如何从漫漫长旅之中散播爱与宽容的种子。

燕南飞要杀他,他却非但不杀燕南飞,反而一直保护对方,并多次救了燕南飞的性命。

萧四无与他为敌,三次向他偷袭,他三次都放过了对手,直到他自己已无法控制自己时。

虽然他不爱卓玉贞,但当卓玉贞要他当她孩子的父亲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后来他发现卓玉贞是个骗子、杀害了他的朋友并要杀害他而且侮辱他时,他还是没有杀她。

他早知道明月心是个神秘人物,而且发现她欺骗他,但他并没有想到要向她讨回公道。

他知道公子羽是他最大的敌人,是他痛苦的来源,甚至几乎摧毁了他的身体和精神;但在他可以杀掉公子羽时,他非但没有杀他,反而使公子羽迷途知返、顿悟人生。

周婷是一个卑贱的 ,傅红雪以其人格力量唤醒了她的爱与尊严;周婷的爱与自尊又深深地打动了傅红雪,从而使他找到爱的寄托与人生的归宿。

从卑污处找到了洁净,从痛苦中找到了幸福。

傅红雪的存在,已变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他不仅是人生路上的悟道者,同时也以自己的行为,成了一个伟大的传道者。

他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他人的生命。

不仅珍惜生命本身,更重视和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

最可贵的是,傅红雪的传道,没有说教。

辉煌背后的虚假

燕南飞与傅红雪是一种鲜明的对比。

他不仅身体健康、武功一流,压根就没有傅红雪那种病痛与不幸。所到之处,总有鲜花、好酒、音乐、美人相伴;他似乎就是幸福与快乐的象征。

然而,既生瑜、何生亮,自从傅红雪崛起江湖,燕南飞的厄运便由此开始。他必须战胜傅红雪才能保住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否则,他就只有死路一条。因为保持武功第一,乃是他的幸福与快乐的必要条件。因为他的幸福快乐必须建立在维护公子羽的荣誉与尊严的基础上。

因为他只是公子羽的替身。

他的身体在享受著无尽的快乐,但他却根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他的精神世界只是一个空壳。

他偏偏无法战胜傅红雪。

傅红雪偏偏又不杀他。

不仅不杀他,而且还保护他。

不仅不将他当成敌人,反而将他当成朋友。

战胜不了傅红雪,他就只有死。

常年受死亡的恐惧,他当然不会感到幸福。

在最后的决斗中傅红雪还是没有杀他,而他却自己选择了死亡。

这是因为他已明白,与其那样虚假的活著,还不如死去。

他还明白,即使他战胜了傅红雪,他也没有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要自己去寻找、自己去体验,而不能靠别人赐予、更不是为别人而活著。

真正的幸福或许正在生活的痛苦之中,要靠自己去提炼。

──傅红雪没杀他,只是使他明白了这些。使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所以他选择了死。

选择死亡,才能证明他自己曾经真正地活过。

死亡是生命存活过的最后的证明。

独创的艺术形象

公子羽绝对是古龙独创的一个艺术形象。

就算是在古龙的小说中,公子羽的形象也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他是当时武林中最有名的名人,也是最有权势的人。他本应是这部“小李飞刀系列”作品的绝对的正面主人公;然而古龙偏偏大变奇招,让这一人物走向他的反面,成为一个可怕的“影子武士”。

公子羽与燕南飞互为表里。他是权力、财富、荣耀的象征。

然而他也是权力、财富、荣耀的奴隶。

他用权力与财富去引诱燕南飞、收买燕南飞,让燕南飞为他去拚命,也让燕南飞代他享受自己的人生。看起来是那么聪明的办法,却不知丧失了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生命滋味。

他让燕南飞维护了“公子羽”的空名,却自己丢掉了公子羽的生命意义与真正的价值。

所以他虽与傅红雪同为三十七岁,但傅红雪还是一个青年,而公子羽却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人。

所以他只能成天生活在没有生命的算计之中,未老先衰、了无生趣。他第一次露面时是在一个铁柜子里面;第二次是在镜子后面,这正是他的生活和生命的最好的象征──“铁柜中”、“镜子后”!

──这还算是个真正的人吗?

傅红雪拒绝当他的替身,因为傅红雪已经看透,他虽有权力却没有生趣;虽有财富却没有生活;虽有武功却没有斗志;虽有智慧却没有灵性;虽有名声却没有生命自我。

共 6127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的这一篇赏析文字,从古龙诸多武侠小说中的两部作品说起,从而,对其中的《天涯明月刀》,进行更深层次上的分析。简单而言,就是比较广泛的涵盖了这个作品的创作人物、特点,武侠上的一些模式,乃至于是书名等等。这样的赏析,无疑是需要一定的笔力,来进行驾驭的,此外,还需要对古龙的作品,有一个不错的了解,尤其是在武侠人物的分析上,呈现出很好的个人风格特点,比较的耐读,具有不错的借鉴意义。。——履泽【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50 24】

1楼文友:201 - 2 :26:02 问好作者,很不错的文字,欣赏了。。。。欢迎作者赐稿江南烟雨社团,祝福创作愉快的同时,也祝福阅读愉快。希望作者在江南烟雨社团里,有新的收获,以及有更多的精彩作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有更大的进步。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上海徐浦医院鲍太平
上海远大医院医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