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满寒光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3-15

天还没破晓,袁阿泥就起了床,煮了半锅粥,在水缸里挖了些自己腌制的萝卜干,一屁股坐在门口,“哗啦哗啦”喝起来。

“哟,阿泥,这么早就喝粥了。”隔壁陈阿大拎了个篮子从袁阿泥家门口经过。

“嗯。”袁阿泥一边喝粥一边回答。

“你做挑上水活,只喝粥有力气挑吗?”陈阿大带了些讥讽的问。

“没事,多喝几碗就行。”

“切,多喝就得多撒尿了……”陈阿大狂笑了几声走开了。

袁阿泥喝不下去了,好像陈阿大的话已填饱了他的胃。收拾了一下碗和筷,袁阿泥就拿了扁担和箩筐到大桥上去等活了。

大桥上等活的人已有好多了,袁阿泥把扁担箩筐放在一边,挑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大桥上的这些人都是做挑上水活的,所谓挑上水就是帮雇主把船上或是车上的砖头、泥沙一箩筐一箩筐地挑到岸上来。

袁阿泥清楚地记得,自己是从三十岁那年开始做这个活的。初中毕业后,袁阿泥跟村上的泥水匠剃墙头,剃了十年墙头也没给自家剃一回。大哥二哥相继成家,父亲跟大哥过,母亲跟二哥过,袁阿泥自个儿搂着三间瓦房过。

十年的泥水匠生涯耽误了袁阿泥的婚事,说媒的倒是不少。可人家姑娘一听年纪轻轻做泥水匠,都跑的无影无踪,只留下袁阿泥感慨世人太现实。

社会现实,逼得袁阿泥也现实起来。袁阿泥开始不做泥水匠了,找了个工厂当了工人。工人名义上比泥水匠好听,可工资远远不如泥水匠来的多。可没法,为了能早日成家,袁阿泥在工厂呆了整整三年。三年下来,袁阿泥心灰意冷,老婆没娶到,钱也没存到。

那是初秋的一天,袁阿泥第一次买了瓶酒到大桥上,那天桥上风很大,呼呼的,吹得袁阿泥直打寒颤。袁阿泥索性一口气将整瓶酒喝下,空瓶“咕咚”一声扔进大河里,顿时河中央溅起了朵朵水花。

在桥的一头,有好几人在闲聊,一个说,“我昨天挑上水挑了一百多,今天准备再多挑些。”一个说,“嗯,我也挑了一百多。”袁阿泥定了定神,这活一天能挣这么多!比在厂里多两倍呢!袁阿泥来了劲,走过去和他们攀谈。这不,从那天起,袁阿泥就加入了他们挑上水队伍,一干又一个三年过去了。

“干活了,袁阿泥,想什么呢?”

袁阿泥回过神,笑了笑,开始挑起砖头来。

袁阿泥的蛮力真是没人能比,一箩筐一箩筐从不停歇。大伙儿说:“袁阿泥,歇会,抽支烟。”袁阿泥擦了擦汗说:“我不累,你们歇吧。”“这样卖命,犯不着的。”大伙儿又说。怎么犯不着,现在年轻不多挣些钱,以后老了咋办?袁阿泥心里想,自己没文化,没背景,只能干体力活,而这体力活只能靠年轻时做。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袁阿泥饿的有些吃不消了,看来早上一定要吃饱才行。袁阿泥心里嘀咕,要不是陈阿大的话,自己肯定要多吃两碗的。

“袁阿泥,吃饭去。”大伙儿喊。

“来了,”袁阿泥洗了把脸跟了上去。

下午一通活把大伙儿累的够呛。袁阿泥也累惨了,为了多挣些钱,他比大伙儿足足多挑了二十筐。他们的工资是一天就结清的。其他人分别是一百二左右,袁阿泥一百八。

“哇,这么多!”有人轻轻地说了句。

“钱是多,可人家力气也花的多呀!”也有人这样说。

袁阿泥才不管这些,拿好钱,挑着箩筐回家了。

袁阿泥的晚饭很简单,一个菜,一个汤,两碗米饭。

“哟,吃完饭啦?”陈阿大走过,问。

“嗯。”袁阿泥应了一声。

“切,累了一整天,就吃这些?”陈阿大走进来,看到袁阿泥的菜不屑的说。

“一个人,吃啥都行。”袁阿泥回答。

“这是什么话?就是因为一个人,才不能亏待自己,你这样拼命挣钱、存钱。这钱以后给谁花啊?你又没个小孩!”陈阿大振振有词的说。

这活伤了袁阿泥的心,彻彻底底伤了他的心。袁阿泥“嗖”的一下站起来,往里屋走去,接着“砰”的一声,门重重的关上了。

袁阿泥从箱子里翻出来这些年的存款,不多不少,正好十万。十万啊!袁阿泥握在手上,这可是血汗钱,是命啊!袁阿泥寻思着,多存些钱,有机会娶个老婆生个孩子。如果娶不到,如果真要一个人过到老,也要存些钱,把存下来的钱交给政府。政府、共产党一定会赡养自己的。

袁阿泥想到这里,心里阳光了起来,满身的伤痛顿时消失了。

早点睡觉,明天再挣一百八……

共 160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没老婆、没孩子,这日子可该咋过呢?挣了钱又该怎么花呢?这是认识袁阿泥的人对其产生的疑问。是啊,人的一天该怎么过,这一生又该怎么活?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还是该塌塌实实地活着?读罢文章,我做如是想。这样的命题猛地一说似乎太大了点,这答案似乎也不好讲。然而,还是作者有办法,他选取了一个现实社会中最底层的人物袁阿泥作为切入口,讲述了他一生如一日的活法,他做过泥水匠,当过工人,现在又选择做了一名挑上水,而这一挑,就是一生。他这是热爱呢?还是对自己的价值定位?也许袁阿泥什么想法都没有,他只是简单而又塌实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能娶到老婆就娶,娶不到就自己过,挣的钱还是要存的,毕竟老了还有党还有政府,因此,文章的最后他只说了句“早点睡觉,明天再挣一百八……”这样的人物,很真实,很鲜活,也很多。作者视角独特、语言朴实,讲的是虽是小人物的一天,折射的却是大人生。好文,欣赏了。【微编:宋歌99】

1 楼 文友: 201 -07-16 2 :05:04 问好作者!文章不错!稍显不足的是文章还是不够丰满,这一天我觉得应该再多些情节为好,否则用它来折射一生,有点单薄,个见啊,勿怪! 常对现实心生不满,故而常到小说里虚构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 201 -07-17 18:22: 9 谢谢,夏日安好!

2 楼 文友: 201 -07-17 09:48:41 作者是有生活的,作品语言十分质朴且小说味浓郁,欣赏并问好了。

回复2 楼 文友: 201 -07-17 18:24:14 初来咋到的,谢谢关照!儿童健脾胃的药排行榜脑癫医院宋赵云梅州治疗癫痫病医院

小儿流行性感冒及护理
痛经怎么调理根治
老年性关节炎危害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