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9829散文多棱人生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0-26

那几日的心情,沦陷到了低谷,那些早已被我尘封在时光深处的忧伤,在那个夜一下子蜂涌而至,摧毁了我积累了大半年的坚强。

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将内心所承受的苦楚表露出来的人,只是倔强而又无奈地,自行消化。

那天,将小说《月光倾城》发在博客,那篇小说,写得让自己疲惫,疲惫到写完了不想再回头看一眼。不曾想,隔着些许时日,再一次看完,我已经陷入了自己在小说中所营造的那一种凄美的氛围里,再也难以走出来。

文章发出去没多久,我就看到了晓波的身影。

过了几分钟,的信息铃声响起。我翻看,看到一条开头这样的信息:“《月光倾城》很凄美……”发件人是晓波。

这让我惊异,因为我已然不记得晓波怎么会有我的新号码。

我给他回复:“收到你的信息很意外,那篇文章写得很累,发誓再也不写那样结构的文章了。我也看到了你的鼓浪屿之行,安好。”

晓波再回复:“很多次,我都想给你发个信息或是打个,但我知道,你喜欢安静,于是终究没有按下确定键……”

我原本低迷的情绪,原本那些隐忍的眼泪,似乎因为他这温暖的话语,一下子释放出来,继而,所有的眼泪倾泻而出。想来,人在情绪低谷的时候,即使不能找个人倾诉,能有个人不经意间在那一刻给予温暖,那么,也是帮助自己摆脱思想束缚的方式。

情绪平复之后,内心也恢复澄明。

与晓波“相识”,是在2009年的春末。他是我在新浪最初的朋友,从之前的博客,到现在的博客,他一直在我的“左右”。

犹记得,他总是习惯在我的文章里,费心地寻找别字,然后善意地提醒,这种关注,让我感动,然而,隔着络,即使再感动,也只能说一句云淡风轻的“谢谢”。

但是我很少评论晓波的文字,但是他的文章我大部分都会看。遵循着文字的脉络,久之,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也随之清晰起来。

常有人言,“文如其人”。但是有时候,为了创作需要,文字很容易就脱离了现实的轨道,而制造出一种必须的假象,于是,“文如其人”这四个字,不可绝对而言。

但是,凭着我灵敏的感官,我知道,晓波绝对为“文如其人”,他没有在那些文字中撒谎,因为,他不会。

我的书柜里,有两本书,一本是散文集,一本是书法作品集,作者都是晓波。

散文集叫《非儒非商非政客,我算什么东西?》,书中的文章体裁以日记散文形式而写,大都是随笔与读书笔记。也可以说是他的人生杂想录,因为记录了很多年他的心路历程,真实且不乏哲理感悟。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几个章节是“独处与闲情”、“世相”、“读书与写作”。那些文字,最早的,还是他少年时期写下的心情,字里行间充盈着的,都是一个高尚灵魂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

书法作品集叫《不惑之惑》,我不太懂书法,但是我喜欢书法作品。喜欢逆入平出、蜿蜒流动的行草;喜欢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汉隶;喜欢柳骨颜筋、疏瘦劲练的楷体。晓波的书法作品,似乎在我的脑海之中早已有了一个深刻的模型,就像贴了他的标签一样,即使不看落款,我也能洞悉得出,那是出自他的笔下。因为他的书法作品,完全没有效仿谁,取众家之长,掺杂了自己对于书法的体悟,而创造出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风格。

这两本书,都是2010年春天,热情的晓波以快递的方式赠送的。从豫西到姑苏,飞越万水千山,到达我手中的时候,沉甸甸的感觉,却很温暖,像春日的阳光,温润地弥散在心上,我知道,那是友情的重量与温度,超脱了实际物质的价值。

书的扉页,用洒脱且俊逸的字体写着:“请博友XX雅正”。一个“请”一个“雅正”,就可看出他是如何低调谦虚之人。

虽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曾在络里欣赏过,但那种执在手中的真实感觉却很异样。于是用了几个夜晚的闲暇时间,看完那些文字与书法作品,由心而发的,是对他的敬仰。那种敬仰源自他对人生信仰的不断追求,源于他对自我的身心完善……

或许,对一个高学历高出身的人来说,出两本书不算什么,懂书法也不算什么。而晓波,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年少时,家境贫寒的他,毅然辞学下海,为家庭减轻负担的同时,也在磨砺自己的意志。能够有这样的文学、书法造诣,那得付出比别人多上很多倍的坚持,还有无法言喻的艰辛。个中滋味,大概只有晓波自己明晰了。

虽然,水平有限,但是一点不影响他对文字的热衷,他是个异常热爱学习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带几本书,带一支笔,带一本笔记本。即使驾车之时、深夜梦醒时分,只要脑海中有灵感,他都会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刹那的灵感涌现。多看、多写、多悟,让他积攒下了丰厚的知识底蕴,让他的人生散发着熠熠的光芒。

虽然,水平有限,但是一点不影响他对书法的追求,他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更没有拜师学艺,他只是临摹、研习字帖,揣摩每一个撇捺勾点的运笔,再靠自己的想象与悟性,一遍遍地书写、尝试,直到一个属于他自己风格的字体成型,一路走来,几多艰辛,令人钦佩。

书法与文字,是他的爱好。确切地说,晓波个商人,而且算得上是个儒商。

在我的眼中,所谓儒商,不一定要有多资深的学历,但他一定有别于一般的“奸商”,他必须有一定的商业道德;尊重属下员工,并对其实行人格化的管理;成功后懂得感恩、反哺社会。

农民出身的晓波,有自己的事业与声望,虽现时居住在繁华的都市,但他没有忘记那故乡的父老乡亲,于是,他用他的善良,为那里的乡亲修路建桥。一个人,能够做到如此,方能谈人生之意义,生命之意义。晓波的工作室,叫“半耕草堂”,因在农忙时节,依然会回乡帮老父亲耕种。所以,以“半耕草堂”自诩。

晓波还喜欢旅游,中国版图,他大致已经走了个遍。他出行,喜欢乘坐火车,在各个城市中穿梭,也从不会随团,更不会有固定的归期,完全随心、随性。拍一些独美的风景,记一些瞬间的感悟,过信马由缰的日子。

一个内心自由的人,世界是框束不住他的脚步和心灵的,于是,他选择不停地行走,不停地追求,然后让心、让灵魂不断地升腾……

晓波的个人简介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出过苦力经过小商,酸甜苦辣尽已品尝;幼年辍学下了厨房,背煤井下挖盐新疆;木工油漆装修工匠,水电维修司炉宜昌;人在江湖心系学堂,读书写字精神食粮;为生活计做贾经商,笔耕不辍意志坚强;崇尚自由性格豪放,自卑孤独抑郁内向;泛泛之交四面八方,伯牙子期吾心向往;芸芸众生千人万象,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不惑之惑路在何方?修身养徳半耕草堂!”这段简介,已然涵盖了他行走在人间至今,所有的历程,读来让人感叹。

看过晓波所在的地方电视台为晓波做过专访,专访叫“半耕草堂的多棱人生”,觉得“多棱人生”这四个字形容晓波再贴切不过了。

一如那位主持人所说:“今天的主人公是位作者、书者、商者,他用他的智慧书写诗意人生;他用他的善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后记:这篇文章,迟到了很久。早在旧年,晓波寄来他的两本书,我就该写;早在旧年,在凤凰古城游玩的晓波,第一次打给我,我听到那似曾相识的声音的时候,就该写,出于各种原因,又或许没有任何原因,迟迟未落笔。但是,我知道,晓波不嫌迟,因为何时写,都源自真心……(配图为晓波先生的书法,苏轼的《水调歌头》。)

共 285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在这篇以《多棱人生》为题的散文中,作者用清婉真切的文字,描写了与博友“晓波”相识相知,以及那一份真挚的友情。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作者与晓波相识于2009年岁末,结缘于新浪博客,循着文字的脉络,渐渐对晓波有了更多的了解。隔着城市与城市的距离,隔着长长的线,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却依然可以心意相通,灵魂相同。作者用舒缓的语调,平实的文字,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勤勉豁达的人物形象:农民出身的晓波,家境贫寒,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却是才华横溢,为人谦诚,精通书法,爱好文学,并多部书籍问世,除了这些,他还喜欢旅游,爱好摄影,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命名“半耕草堂”。多年来,忙碌的工作以及繁重的生活压力并没有令他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在坚持自己人生信念以及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他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学习,他用智慧书写了诗意的人生,他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他行走着,同时也学习;他付出着,同时也收获着。他看过无数风景,他用镜头,摄入了旅途中独美的风景;他用一支笔,记录着他对人生的感悟。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艰辛,在积攒了丰厚的知识的同时,他的人生也正散发着熠熠的光芒,他的灵魂在不停的追求和探寻中升腾,他的世界变得丰沛清朗……十分欣赏作者笔下的这篇散文,文思饱满,文字娟秀,描写人物清晰明朗,读来令人心醉。感动于这样的一份友情,祝福作者,也祝福晓波。真情美文,倾情推荐。【:纷飞的雪】【江山部 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5:15:26 十分欣赏作者笔下的这篇散文,文思饱满,文字娟秀,描写人物清晰明朗,读来令人心醉。感动于这样的一份友情,祝福作者,也祝福晓波。真情美文,倾情推荐。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2楼文友: 15:17: 7 他看过无数风景,他用镜头,摄入了旅途中独美的风景;他用一支笔,记录着他对人生的感悟。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艰辛,在积攒了丰厚的知识的同时,他的人生也正散发着熠熠的光芒,他的灵魂在不停的追求和探寻中升腾,他的世界变得丰沛清朗……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楼文友: 15:18:05 多年来,忙碌的工作以及繁重的生活压力并没有令他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在坚持自己人生信念以及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他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学习,他用智慧书写了诗意的人生,他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他行走着,同时也学习;他付出着,同时也收获着。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4楼文友: 15:18:18 作者用舒缓的语调,平实的文字,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勤勉豁达的人物形象:农民出身的晓波,家境贫寒,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却是才华横溢,为人谦诚,精通书法,爱好文学,并多部书籍问世,除了这些,他还喜欢旅游,爱好摄影,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命名“半耕草堂”。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5楼文友: 15:18:29 在这篇以《多棱人生》为题的散文中,作者用清婉真切的文字,描写了与博友“晓波”相识相知,以及那一份真挚的友情。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作者与晓波相识于2009年岁末,结缘于新浪博客,循着文字的脉络,渐渐对晓波有了更多的了解。隔着城市与城市的距离,隔着长长的线,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却依然可以心意相通,灵魂相同。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6楼文友: 15:48:12 很佩服作者构思文章题目的能力,立体化地展示了博友的人生轨迹!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7楼文友: 17:40:02 欣赏美文,一直在关注怜幽的文字,真的不错,很耐品耐读,加油哦,支持你!

8楼文友: 22:46:2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彰显!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9楼文友: 10:40:22 文中的晓波,我很欣赏!写字的怜幽,我很喜欢!嘿嘿,抱抱~ 思无邪。

10楼文友: 11:54: 4 从怎么相识到晓波的为人做事写的细腻透彻,怜幽的文字规整连贯,透过文字看到一个儒商的涵养和努力。为怜幽这份友情感动。问安!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怎么缓解腰疼妙招

婴幼儿缺钙吃什么好

小孩子缺钙要吃什么

生物谷灯盏生脉胶囊怎么样
肥胖症的形成原因
小孩老是流鼻血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