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带上耳朵听你说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02

最近听说,人只用耳朵感觉,可以更好理解和感受世界,而且如果你到了语言不通的国家,边听边了解人们在不同情感状态下说话的语调和节奏,甚至可以大概领会他们的意思。于是我打算试试,带上耳朵来到天坛公园,听听世界。

一、沉浸于苏南小曲的二胡先生

走入公园,首先被吸引的声音不是来自语言,而是二胡声。公园入口两排整齐的苍松纵贯两旁,伟岸茁壮,整条道路都被浓荫覆盖,一个看似五六十岁的老人在两树间隙拉二胡,因为害怕见到他的面貌而先入为主,我便悄悄地坐到他背后,闭上眼睛开始听曲子,老人反复只奏一支曲子,曲子从始到终都流淌着欢快的音符,但始终的欢快并不单调,起初的调子似乎甜的有些发腻,每个相连的音符都不想分离,粘稠的幸福充斥其间,不由得让人产生联想——这一定是新婚时处于绵绵幸福中的小夫妻,不能忍耐片刻的分离;粘稠过后调子开始减缓,相隔音符似在拉长,而仍然伴随着轻快恬淡,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细水长流式的幸福;待这水流静静淌过,出现跳跃的音符,但隐约夹杂着急切,这样的欢快不再甜腻却有种生命绽开的心悦,这大概是小夫妻经过生活的磨合开始初为父母,急切中满含难掩的喜悦。结尾音律缓缓而走,但欢乐却非戛然而止。

我在想,写作这曲子时的作者肯定不是处于人生低谷时,这样的快乐没有半点虚假做作,时刻不加掩饰的铺展开来。而这演奏的老人此刻也定是心态柔和,他的面容定然沉静,朴实。

于是绕到他前面一探究竟,果然是位面容随和的老人,满面红光,丝毫不被来来往往驻足的人流干扰,待奏到转合处眉毛上挑,完全是人曲合一。朱砂色的短袖被洗成了茶色,看着却并不反感,反而添了些亲切。偷偷瞧了下他眼前摊开的音符本,这曲子原来叫《苏南小曲》。

对于一个人的想象和其真实情状统一多少让我出乎意料,因为我并不是一个会读人的人,对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与实际大相径庭,现在想来大概之前我都忘了带上耳朵,只让眼睛盲目定论。

二、假如我失明,如若我失聪

随性向前走,来到七十二长廊。长廊两边坐满休闲的市民和游客,我也挑了空位坐下来,想闭眼听听,但刚闭上眼睛就被一个特别浑厚的声音吸引,耳朵还没来得及品味,眼睛就不自觉的看了过去,我也顾不得去谴责眼睛,因为长时间来眼睛总是过分贪婪,争抢着其他器官的优先权,什么事情都是它第一个去发现,它第一个去衡量。

抬眼看去,这声音来自一个中年以上的男士,正在与几位牌友打牌,浓密的头发间夹杂着白发,嘴里嚷着“两5两Q怎么走”,周围其他几人也略显急躁,人人不甘示弱,几乎都要跳起来,那北方人的大嗓门,豪爽劲儿彰显殆尽。我想假如我现在失明,仅仅听着他们的对话就能将所有场面想象出来,左手的大爷激动的已不能安稳落座,牌都是被摔出来的,每次声音都很响;中间的大爷不是摔而是拍,唯恐制造的声音低于前者;右手的大爷难得还坐着,似乎也没有站起来的意思,出牌也没有弄出动静;而对面“席位”不停的换着牌友,周围的看客只等对方唱罢自己登场,各个兴致不减,我想即使我失明了面对此情此景也不会碍事。

但转眼看向旁边的一桌,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桌人与之前一桌人年龄相当,应该都是退休不久,只是这四位都是女士。我坐在她们对面,却始终听不到她们在谈论什么,出什么牌更听不清。她们将一块薄布垫子放在廊上,两端用布绳系着,在平面上打着无声的牌。她们中一个戴着无框眼镜,穿着粉色短袖,面色宁静,感觉极有涵养;一个眼睛有些小,头发是烫出来的蓬蓬造型,似乎平时喜欢耍些小聪明,但并不太惹人讨厌;一个身体微胖,看似性格爽朗,不时的发出一阵笑声;另一个正与我相背,额上戴着太阳镜,一身麻棉衣服,感觉既舒服又妥帖,坐着马扎上几乎没挪窝,我想这大概是位懂时尚的女士吧。看着看着我仿佛也听不到大爷们的嚷嚷声,他们是来打牌的,而她们是来聊天的吧。我想此刻,我大概是失聪了。

可见,单纯的使用耳朵可以更好的听清世界,单纯的使用眼睛则更容易看清世界,而我总是同时使用他们,所以我感觉到的世界都是嘈杂躁动的,而直到此时,进入公园良久的我心才静了下来。

三、低眉浅笑对语言失明后仍不知所以

我想弄清是否对语言“失明”后,仍可以大概领会对方的谈话内容,所以我特意找了对印度情侣模样的人。同排坐在他们旁边,我很努力的去听,可总听不清内容,即使听到了,我也依旧茫然,不知所云。男士总是低眉浅笑,女士从来没给我反馈出什么特有的声音,因为只听不看,更加不知道他们的谈话内容,直到两人动身走了,我也没听出所以然,不过至少我知道他们相处很和谐,两人性格皆随和,谈论话题没有争论,大概是在交流意见。

四、他们又说了什么

一圈走下来,先听后看我发现,听后想象人的面容、性格与实际反映的出入不大,比如一个年轻姑娘从我身边走过,“米酒、酸奶都是自己酿的”,我想这定是一个娴静会生活的姑娘,睁眼看去,果然,并不招摇的墨镜、麻棉布裙、夹趾凉拖,纤细的身材,二十出头的年纪,一点不差。再如一个声音闯入,“慢点”,果然也是个性情急躁的大妈,大花布衫,身体偏胖,努力制服着小孙子。但我也有错的时候,身后出现一行讲英语的人,明明听到一个男士的声音,猜测着他的外貌,可转头看怎么也找不到男士,原来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士,鼻梁高挺,脸型硬朗。哦!难怪我会猜错。

五、她也在低唱浅吟

听多了人声,便有些烦腻,来到苍树古松间,看到这一株株三百、五百年的古树,不禁想她们其实也在说话,随风浅吟,道出这百年间她们见证的历史变迁。她们看着人来去往,多年“修行”,不仅使树干更粗壮,心态也更沉静,要不然她们的声音为什么总是那么低,幸亏我把耳朵带来了。人应该也相同吧,越沉静的人声音越低调,越懂得带上耳朵去“看世界”。

共 22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但是在边叙边议,议的是人生至真至纯的朴素哲理。作者娓娓道来,从二胡先生的《苏南小曲》说起,对二胡之音的诠释如清风徐来;通过中老年男士和女士打牌的对比分析中,细细品鉴听觉较于视觉的优劣之美;印度情侣的谈话,让作者感觉到对语言“失明”后,想探听大概领会对方的谈话内容,尽然不知所云;最后,通过买卖米酒酸奶人们和苍树古松的低唱浅吟点题:越沉静的人声音越低调,越懂得带上耳朵去“看世界”。作者文风清丽温婉,文字干净澄澈,思考角度不动声色,值得品鉴。【:汉水银湖】

回复2楼文友: 22:56:24 谢谢老师的辛苦,看着您的编者按比看自己的文章舒心多了, 看景不如听景 您总结的真好,嘿嘿

楼文友: 07:05:42 ,屏小心切。景误写成了累,致歉!!

4楼文友: 05:59: 2 感谢老师投稿支持社团!希望老师下次精彩继续!谢谢老师的真诚相助!谢谢!

回复4楼文友: 11:25:47 您客气了,我也真的特别感谢您对我的信任。会一直支持笔尖!

5楼文友: 2 : 9:1 留在春天,我聆听花开的声音,来到夏天,我回敬太阳热烈的拥抱。阅读到这打动人心的我篇章,心怀向往,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这么美的精神食粮。

小便发黄吃什么水果

小便发黄好治疗吗

小便黄是什么症状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适合人群
腰酸膝软是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造成小便后刺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