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在白墙无字里写了些什么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2-06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作家陈忠实,曾写出过《白鹿原》那样已经载入中国文学史册的小说,也曾写出《生命之雨》、《告别白鸽》那样的经典散文,而现在这本新著《白墙无字》则一如既往地展现出他质朴而厚重的作风。读之,犹如一位智慧的老人,书写历尽沧桑后的人生智慧,尽情展示独具慧眼的精神穿透力。

这本《白墙无字》收录了他在2010年至2012年之间的散文、论说以及对话。全书包括了三大部分,其中散文部分真挚朴实,透露出作家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论说和对话部分则阐述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释放出陈忠实一贯温暖真诚的人文关怀。读者能从中寻找到作家的童年和少年,他生活的家园、成长的经历、爱与怕,以及苦与乐;还能体验到他创作《白鹿原》的艰辛,他处世做人的原则,他的使命感和他生命的意义。整部作品文字质朴简约,散发着人性的光泽,释放着人间的温情。

穿过几十年的时光,陈忠实更多的是对生命历程的回忆。这里有贫困的少年、艰辛的青年,以及默默奋斗的中年。如《儿时的塬》,写了塬上塬下的一些凡事琐事。在那个年代,一年的学费也就十几块钱,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陈忠实在假期里用稚嫩的肩膀担起50斤菜,从塬下挑到塬上去卖;闲暇时,还要顶着快要把头皮烧焦的烈日割草、搂麦穗。但无论多苦、多累,只要他的母亲给他烙一个白面 锅盔 (一种厚而硬的面饼),他就会憨憨地笑出声。这不仅仅是对美好生命、人生足迹的重新品味,同时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恩,读来令人颇为感动。

陈忠实展示了他平时的真实生活状态。诸如在《缺失斋号》中写到,他似乎从来就没有动过要取一个斋号的念头。每一篇文章末尾,他常署的是家乡的 塬下 二府庄 等字样。即使在作协大院写出的文章,他附上的是 于雍村 或 雍村 ,没有一次用过街巷或单位的名字。原因是他潜意识里依然亲和着乡村,尽管住在城市也有不少年头了,却拒绝把什么街什么路什么巷作为文章末尾的写作地点;这种亲和与拒绝的意向,是潜意识更是无意识的自然行为。

书中还写到一些文艺界人物,有老将有新秀,而其中一些老友的相继凋零,尤使陈忠实备感怆然,比如《王愚:热情率性与悄没声息》。在陈忠实印象里,评论家王愚不止一抹胡须与鲁迅相像,其瘦削又低矮的个头,浓密而又硬挣的剪短直立的头发,尤其是窄窄的脸型,还有高眉骨下略显深陷的眼睛,活脱一个北方的鲁迅。王愚襟怀宽阔,那些业已过去了的不堪、痛苦到难以言说的状态,在他那里,都只是 不说也罢 。这种缅怀的文章,字里行间多了几层人生的感慨,会让人感同身受。

为什么要 白墙无字 呢?陈忠实解释说,墙上不贴不挂自己欣赏的做人做事的格言警句,其实是为自己留着一条 后路 。想做的事和自己认可的行为准则,努力去做、努力追寻就可以了,万一实现不了或发生错失,自己总结自我反省,也可以避免言行不一的尴尬。此刻,陈忠实的阅历和体验,流露出智慧的参悟,令人如嚼橄榄,回味不绝。

读完全书,感觉陈忠实的文字正如其名,把自己内心的那份忠诚、热烈的感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展现给了读者。

(《白墙无字》一书已由西安出版社于201 年11月出版)

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

孩子上火

小孩上火怎么办

两岁宝宝经常便秘怎么办
小孩上火吃什么药
小便黄赤什么原因引起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