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春天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19

农历的春天,今年来得早了些,花,也来的早些了。油桐也已开花,每家田边,都有油桐,伴着农人,播种插苗。
一大早,夜里被雨冲洗下来的雾还没散去,老杨头就带着孙子下田去了。今天,他要把已经犁耙了几遍的田再犁起来,细细地再耙一遍,撒上谷种,培育秧苗。
老杨头把牛从牛棚牵到田里,架上犁,开始犁田,一步一声吆喝。孩子半推半赶地把牛犊撵到田边那颗大油桐下去吃草。那颗油桐,很多年了,粗壮的树干,满地白花。
“爷爷!”
“哎!啥?”老头拉住牛停下来,牛也往油桐树看,大口大口地喘气。牛犊也看看母牛,叫了一声。
“这是啥树?”
“啥?你讲的啥?”
“这是啥树?”孩子半蹲着,用最大力气喊出来。
“噢!油桐!”
“哦。”
孩子蹲下去,仔细捡一大把地上的花,闻闻,看看。牛犊也跑过来,伸长脖子,也来闻那花。孩子一巴掌打在牛犊腮上,“去,一边去,地上还那么多,这是我的!”
牛犊懒懒地扇了扇耳朵,走两步,用脖子蹭了蹭树干,又用腰蹭了蹭,吃草去了。孩子继续玩油桐花,不断从地上捡起来,好奇地看一看,闻一闻,小手拿不了了,就拉起肚皮上的衣服成一个大兜,不断捡花,每一朵都要看看闻闻后才满意地放进去。
“爷爷!”孩子又大喊。
“干啥?”老头没有停下来,人和牛踢水的声音很大。
“这花能不能吃?”
“太吵啦,听不到,我忙,莫喊我!”
“哦!”孩子低下头,从兜里拿出一朵,认真地观察。
牛犊时不时甩甩尾巴,扇扇耳朵,挑剔地吃着刚长出来的嫩草。孩子找一石头坐着,看看手里的花,又看看一大兜的花,“到底能不能吃呢?”
牛犊踢了踢脚,用力甩了几下尾巴,抬头看着孩子。
“看什么看!吃你的草去!”
牛犊被骂了,不屑着慢慢低下头去吃草。
孩子用两条腿兜住衣兜,拿一朵花出来,摘下一瓣,仔细看了一会儿后,又闻了闻,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轻轻地嚼了嚼。一会儿后,露出纠结的表情,连同口水一起吐在地上。擦擦小嘴,“狗屁东西,不太好吃。”
牛犊听到孩子的话,扭头看了看,继续吃草。孩子站起来,一抖衣服,衣兜的花全掉在地上,看了看田里,爷爷还在犁田,就快犁完了。又看看牛犊,牛犊小心地吃草,不小心吃到嘴里的花也都吐出来。
“听我说不太好吃不敢吃了吧?你这笨牛,我都吃了,你不吃!”
孩子过去一把搂住牛犊脖子,抚摸它的毛,给它抓痒。牛犊也不吃草了,站在那里。孩子捡了朵花,送到牛犊嘴边,“快吃快吃,刚才我哄你的,其实好吃哩!”牛犊闻了闻,扭头过去,看都不看。孩子一巴掌打在牛脖子上,“笨牛!大笨牛!竟然不吃!我打你!打你!”
牛犊惊了一下,跑出去两步,又回头来看那孩子。“我就不信我没办法让你吃,你等着!”孩子往四周看去,像是找什么东西,然后跑去扯了一大把牛特爱吃的嫩草,趁牛犊不注意,悄悄藏了几朵花进去。
“牛崽,过来吃!”牛犊看到草,走了过去,一大口吃到嘴里,开始咀嚼。孩子已经乐坏了,抱着肚子笑。牛犊嚼了一会儿后,发现里面有花,想吐出来,可吃进去有些深了,吐不出来,只是张着嘴巴,作使劲吐的样。孩子笑得更欢了,差点没站住。
“孙儿,你笑哪样?”老头已经犁好了,在换耙。
“爷爷,我笑那牛!哈哈哈,那笨牛,把那花吃进去了。”
“野孩子,有啥好笑的!”老头换好了耙,赶了赶牛,开始耙田。
“笨牛,你个笨牛!哈哈哈……”
孩子笑了一阵儿后,又坐到石头上,看老头耙田,一声不吭。整个山谷,都是老头的吆喝声。
一会儿后,孩子有些困了,睡眼朦胧。牛犊慢慢走过来闻闻孩子,还蹭了蹭,“笨牛,干嘛?”孩子一把抱住牛犊脑袋,给它抓痒,还帮他赶蚊子。赶了半天,也没赶完。牛犊也甩尾巴赶蚊子,耳朵噗噗的扇。
牛犊一不留神,尾巴打到了孩子,孩子火了,立马一巴掌打下去,打得牛犊急忙跳开。
“你这大笨牛!小笨牛!瞎眼了,打我!”
牛犊依旧甩甩尾巴,故作乖巧地看了看孩子。
坐了半天,孩子又拉长了嗓子,“爷爷!”
“干嘛?”老头没停下来,随意而细致地继续干活。
“你还要多久?”
“哪样?你讲哪样?”
“我讲,你还要多久耙完?”
“还要半天,干嘛?”
“没!”孩子低下头,玩手指。
玩了一会手指后,孩子无聊了,看了看牛犊,歪歪斜斜地走过去,“笨牛!”
牛犊看到孩子走过来,看着他,站着不动。孩子把上半身趴到牛犊背上,伸手去摸牛脑袋,牛犊还没长角,只是在长角的地方,起了包包。牛犊依然甩着尾巴,只是力度轻了许多。
孩子想爬上去,牛犊不让,跳开了,孩子摔在地上,抓一把泥土花朵,砸过去,“你这笨牛,看我不打死你!”孩子爬了起来,捡跟棍子就去追牛犊,牛犊也怕了,竖起尾巴跑了,孩子没追上。孩子见追不上,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念叨着笨牛。
孩子又看到地上的花,捡一朵起来,放进嘴里猛嚼,又吐到地上。一会儿后又捡一朵起来,放到手上,再捡一朵,又放到手上……
孩子挑鲜艳的、完整的花捡起来,手拿不住了,又扯了衣兜兜起来。
“孙儿!”
“爷爷!”
“过来,赶这牛也去树下吃草!”
“噢!”孩子一只手扯着衣兜,跑过去。
老头已经耙好田了,把牛赶到另一处水田里,把牛身上的泥都洗干净,洗完后把绳子缠到牛角上。
牛一上岸,就使劲抖动身体,把毛发里的水甩出去。甩到了孩子脸上,孩子连忙吐口水,抓起老头干活用的竹枝,就去抽那牛,“你也是个笨牛,更大的笨牛!”
“你去看牛,我去割点草。”
“我也想去割草。”
“听话,乖,那牛要跑菜园子里去了。”
“噢。”孩子走几步又回头看老头。
老头洗了犁耙,拿到牛棚放好,拿了镰刀,割草去了。
孩子把花放在地上,挑最好的放到衣兜里,又去树下找。
不多久,天阴沉下来,暗得厉害。老头看了看天,又赶紧割了几刀,捆起来。
“孙儿,快点赶牛回来,要下雨了。”
“爷爷!”
“赶牛回来,要下大雨了!”
“噢!”孩子去赶那母牛,母牛不动,又去赶小牛,小牛就往母牛身边跑。
“爷爷,我轰它它都不动!”
“那你解绳子,拉它!”
俩爷孙的喊话,在山谷里撞了山,折回来又撞另一边山。
孩子一只手扯着衣兜,用肘部去夹母牛脑袋,另一只手去解母牛角上的绳,母牛也不动。解下来后,孩子在前边一拉,母牛就跟着走了,牛犊还在那。
“牛崽,快来!”孩子喊着,母牛也回头去,冲着牛犊叫了一声,牛犊一蹦一蹦地跑过来。
孩子把牛拉到牛棚,老头也赶到那里了,解了绳子,丢进牛圈两捆草,俩人爬到楼上,拿了凳子坐下来。雨开始下起来了。
“爷爷你看,我捡了好多花!”孩子扯了衣兜,给老头看。
“你捡花干嘛?”
“好看啊,这花能吃不?”
“你吃了?”老头伸手摸摸孩子的头。
“嗯,不好吃。”
“傻孩子,我活这么老,没见有人吃这个!”
“啊?”孩子有些沮丧。
“来,用这袋子装起来。”老头拿了个袋子递给孩子。
孩子装了花,看着雨。
“爷爷,你只耙这块田干嘛?”
“这块田等下要撒种,搞秧苗。”
“搞秧苗后就栽秧?”
“对啊,要不你爹妈过年回家吃啥?你这小犊子吃啥?”老头伸手去刮孩子鼻子,孩子想拍下来,没拍到。
“噢,我饿了,奶奶怎么还不来?”
“那么大雨怎么来?”
“也是!唉……”
“不好!”老头突然发现了什么,“雨下大了,田里水深了,我去放放!”
“下雨呢!”
“你坐着,别动!”
老头跑去放了水,雨淋湿了他的衣服。
“爷爷,你衣服湿了。”
“没事!”老头把衣服脱下来,露出一层皮和萎缩的肌肉连接着骨架的身体。
“不行了,雨水把肥料水都冲走了。”
“那怎么办?”
“啥怎么办,没办法。”
“噢!”孩子伸手去拿朵花来玩。
“孙儿,这花好看么?”
“好看!”
“好,那爷爷给你讲个故事。”
“嗯!”孩子很兴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脑袋不太灵光……”
“不太灵光是啥?”
“就是笨!”
“哦哦,爷爷快讲!”
“他爹快死的时候,怕他不晓得啥时候下种,就问他晓不晓得,他说不晓得,他爹就告诉他,田边那棵油桐树开花的时候就下种育苗,肯定不会错……”
“那开花的时候他下种了没?”
“下了,别人还问他怎么晓得的,他说他爹告诉他油桐开花就下种……”老头看了看雨,又看了看田。
“后来呢?”
“后来有人剥了树脚的皮,又拿东西盖好……”
“那树不就死了吗?”
“死了啊。”
“那他怎么下种?”
“没下啊,别人叫他,他说要等树开花!”
“那他不就没饭吃,要饿死吗?”
“怎么可能饿死,那么大一村,不会饿死。”
“那第二年呢?”
“那我就不晓得了。”
“爷爷,这雨要多久啊,我真饿了。”
“快了吧。”
十多分钟后,雨停了,老头拿了耙子,把田分成细长的条状,每一条都精心耙平。耙了两条,孩子奶奶就来了。
“奶奶!”孩子兴奋地跳着。
“奶奶,你咋个不理我?”
“累得要死,没力气理你。”
老头上岸洗了脚,“就挑点饭菜,累成这样,那以后咋搞?”
“我装了三十斤复合肥。”
“嘿!这下好了,肥料水都冲走了。”
“我晓得才挑来的。”
“奶奶,我要吃饭,我饿了!”
“好,我这就摆。”老太有气无力地摆了饭菜。
饭后,太阳出来了,老头又去田里了,把田都划成长条,撒了肥料,精心耙平。
“奶奶,你看这花好不好看?”
“好看是好看,只是……”
“只是哪样?”
“花都是人家姑娘玩的,你一个男孩子!”
“哼,我不要了!”孩子把花扔了出去。
“你这孩子,男孩子也可以!”
“我就不要那花了。”
老太也去帮老头,老头回来把牛放出来,轰到一块还没犁也没放水进去的田去吃草。
两个老人弄好了田,撒了种子,上岸一看,母牛躺在田里,尾巴轻轻拍着,耳朵也时不时扇扇,嘴里不断咀嚼;牛犊也躺在一边。孩子趴在母牛肚子上睡着了。

共 68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油桐花开的季节就是播种的时候。在落满被称为五月雪的油桐花的树下和旁边的田地里,耕种的老汉、独自玩耍的小孙子、小牛犊,上演了一幕场景和情节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田园剧,然而落幕的结局却是令人意外的悲剧——由于孩子的恶作剧和老汉的无知,牛和孩子吃了那美丽的花朵,而“睡着”了。小说语言淳朴自然,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详细地描写简单的场景和情节营造出的单调枯燥的氛围,更加显示出现代农村的寂寞和留守儿童的孤寂无聊。这篇小说有简单的情节和语言,深刻反映了时下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鼻塞头痛是感冒了吗
原研进口助阳兴痿
苏州牛皮癣医院地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