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小马是我在中华文学群遇到的一位诗人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24

胭脂小马是我在中华文学群遇到的一位诗人。与她未曾谋面,却感觉像一个很熟悉的朋友,这缘于她的诗歌,是她的诗歌打动了我,从诗人的诗歌中我感受到了其文化底蕴的深厚和作品的内在魅力。她的诗歌,让我体味到了源源不断释放出来的独特风韵:那就是语言的丰盈多义,韵律的酣畅优美,意象的灵动叠发。她的诗歌是能诵唱的风韵,是能呼唤的雅致,是能舔舐的愉悦。这种独特风韵的形成,是古之雅韵与现代美声融会贯通的结果,是古今汉语言揉合后产生的新的语境;这种独特风韵的获得,是诗人远离喧闹和口水,坚守心中的那片净土和诗歌的那方圣地,默默耕耘、潜心创作的缘故。
胭脂小马是陕西人,受深厚、淳雅、满蕴的历史文化熏陶和动感、宽合、飞逸的现代美声影响,她真挚的情怀吸纳晨光斜阳、晓月清辉和濡河柳风,随着唯美而质感的韵致,打马在八百里秦川幽婉穿行,宛若一幅梦幻的画卷,带你走进一个朦胧的世界。这种文化的熏陶、积蓄和沉淀蕴育了她纯净的诗心,使她的诗歌具有典雅、唯美、灵异、沉郁、清醇的气质,由此造就了其诗歌独特风韵的集成:风格灵逸幽婉,格调典雅清醇,音韵细腻悠扬。这种气质,正是她自己所推崇的“汉风之美”。这种诗歌气质和风雅,对真正的诗歌是一种传承,对当下被雾霾化了的伪诗歌是一种涤清,更是对诗歌和诗人乃至读者的一种尊重。
我没遇到机会与诗人胭脂小马进行交流,加之自己性情愚钝,不能详解其诗歌“汉风之美”的丰富内涵,只好从这个睿智诗人的诗歌的字里行间去寻觅、去猜测,做浮光掠影式的解读。现在的网络诗歌,一日可阅千里,很多诗歌瞬间就被冲刷得无影无踪,能被淘洗出来的基本都是精品。在这种诗歌的 大海里,能坚持古之雅韵与现代美声融会贯通写法的诗人可谓寥寥无几,胭脂小马就是其中一位。因此,去探寻、解读一番也称得上悦己悦人。
胭脂小马的诗歌风格:空灵飘逸,幽婉舒丽。诗歌的风格关乎有三:一是关乎人,这涉及到诗人自身的内涵与修养,是诗人的素质与纯正的诗歌精神合一所能达到的境界。二是关乎情,这涉及到诗人情怀的真挚、坦诚的流露,是诗人用情感融化景致而发出的心声。三是关乎言,这涉及到诗语言的纯正与洁雅,是人性、情怀与语言通达后所构架的诗歌的顺畅与灵动。纵观胭脂小马的诗歌,正是达到了上述的高度契合,才完美地把阔大的视野、清彻的思想和灵韵有致的语象有机地融于一体,构架出让人感慨、让人心醉、让人爱让人恨、让人沉溺让人欢欣的美妙语言。她的这种带有浓厚的汉语特色的诗歌,把沉寂的景物和摇曳的景致,用汉语言的意象多义与自己远视卓思的想象力,再赋予诗人幽婉的情怀,去发掘,去蕴育,去重构,去升华,表现出汉语诗歌空灵飘逸的独特魅力。诗人有首诗歌这样写道:
想隐匿成一朵花或一枚旧物
养一匹野马,在无人的草原
挽一个落日的发鬓
在天边走下去
把白花花的柔软吃进肚里
摘下星月,喂饱眼
摘下沧桑,把面颊
开在云的鬓角里
穿云做的裙,赶着野花走
禅房里入定的心
有几分雍容,像花白的慈菇
在天边走下去吧
收紧贮满云海的腹部
把黑发和白云辫成三根瓣
梳理鬓角的白咀嚼根茎的原味
喂养发芽的月光
布禅,云里一层,肩上一层
心上还有一层
向天空之中发出邀请
让冬天赶回来的人,遇上了春天
旗袍描一支牡丹
口红绘一种颜色
用丰盛的眼神看孩子和动物
看过往纷纷而落,比羽毛更轻
仰头,看花和旧物
在我身体上辽阔
把他们揽在怀里,印在衣裙上
刻在心上
挽一个落日的发髻
养一匹野马,在无人的草原上
——(《隐匿成一朵花》)。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汉风之美”。读完这首诗,一种典雅、唯美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仿佛看到一个雅致的女子凌波微步于遍野草香花伶的草原,幽婉而闲淡。诗人借助汉风情韵,布下神倾的精神原野,作心灵的抚慰和喂养。在她的诗歌里,我看到诗人努力在古韵与今声中探寻一个最佳契合点,来诠释自己的内心情感,也欣喜地看到诗人在这种空灵飘逸的语境中所闪现出来的唯美、灵异的意象。在诗中,诗人真正想要隐匿的是什么?是隐匿成一朵花或一枚旧物?这只是诗人的一个托喻,真正想隐匿的是那个浮躁、奢华、喧嚣、杂芜的尘世,是一种心灵的归隐。当然这只是诗人的臆想,在这个物质与精神“云雾浮光”的当下,是不可能“悠然散漫”的,诗人只能禅定,咀嚼“沧桑”。即便如此,诗人还是不甘心就这样隐匿,执着地梳绾“浮云”,营造幽婉闲淡的“桃源梦境”。诗中意象纷呈,融情化景,集意境美、绘画美、音韵美于一身,把万千情愫融入自然与古朴之中,细腻而奢华。在她许多的诗歌里,都散发出这种空灵飘逸、幽婉舒丽的气息。如《和你隔墙而居》:
东墙秋千在笑
有古旧的银饰在阁楼幽居
我在西墙砌一堵墙
垛泥,筑土,箍牢
屏息听东墙
沐浴着花一般枝条的呼吸
看一把桃木梳子和一塘桃花水
在春风里梳妆
一支簪,正在我身上迷路
一边歌唱一边哭泣

呵,墙长在了我心上
一垛泥,一箍土把我的身体掏空
我只能把206根骨头拼成床
和你隔墙而居
我住在墙的那边,它劈开了世界
诗人用一组精致而传神的意象在完成了对“墙”的隐喻构架后,直抒心怀,用它劈开精神和物质世界,在“墙”的那边的清幽处找到自己灵魂的栖息地。诗人把自己孤傲而又迷茫的复杂情感,借古典情韵,巧妙、含蓄、生动地传达出来,让人感到既是抽象的朦胧意绪,又是明晰的情感迸发,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和独特韵味。
胭脂小马的诗歌格调:典雅清醇,醒神澈心。在读胭脂小马的诗歌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她是一个古典唯美主义者,徜徉于古典文化构筑的梦境,执着地寻求可以安放灵魂的静土。诗人把词语和意象作为其情感的“梳子”,梳理着幽香清醇的心怀。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灵异的表现力使她的诗境铺展出一幅幅朦胧的画境,她的诗语里有一种奇幻灵秀的画感,语调典雅,意韵悠长。在诗人的诗语里,虽然散漫着一些闲淡的情怀和清儒静禅的意味,但更多的是借助古朴的情韵,审视和抒写自己所触摸到的生存环境和生命意义。用这种古典情怀抒写现代生活,所有的喜怒哀乐、阳光与阴霾乃至细微的景物,都意象为一个个幽婉的场景,让你从中寻觅诗人内心深处发出的感叹。诗人摈弃直白空洞的口语哲思,把悠悠情怀酝酿成典雅清醇,在古色古香中整饬、慰藉心灵,涤洗浮躁、尘封的精神世界。如她的一首《凤瓷》,这样写道:
我是流落民间的凤瓷女子
回环的水湄我的出生地
荇菜与雎鸠伴我
用檀香的画匠绘我以赤色
当泥土与火焰相遇我是第一片
炉火千年我用空灵之笔
飞扬的长发诗意栖居
我用温润和玲珑的骨节支撑这盛大的天宠
九天之凤
一一被我淘洗成墨染其外
朱画其内的画卷

目送风声月影
目送过往桨影船帆
我用爱情倾听故土软语
我情愿流落人间在历史的夜色里隐忍
轻轻舒展将孤独装在线装书里
这一生只等你认领
——《凤瓷》
这首诗把汉语诗歌那种“精美的瓷”一般的风骨和风韵表现的美轮美奂,完全超越了诗人用来展示魅力的那些技巧的局限,以“隐显两种意象”交叉而行,用“水湄”、“雎鸠”、“骨节”等作底蕴,用“火焰”、“风月”、“桨帆”等作渲染,用“爱情”作内饰,玉成一尊精美的“瓷”,这“温润”其外、“清幽”其内的风雅之瓷,闪现着奕奕光芒,折射出来的是诗人的殷殷情思,也是诗人最终所要表达的更为深沉、但不悲切的情感——“沉静而优雅的人性原态”。
胭脂小马的诗歌内核是语言的洁净和唯美,她所描绘的生活景象和所表达的情感是两者完全通达后所形成的一种典雅的境界。我们仔细阅读她的诗歌就会发现,作者所创造的这种境界幻美而深远。如诠释生命意义的《致我的生命》,是如此的厚重、深沉,直达读者的内心,让人不禁产生对生活态度的思索和自我拷问。如表达“母子情怀”的《中国·中国》,是那样的灼情、苍劲,以一种特殊的隐喻意象“百鸟朝凤”道出了祖国母亲的内涵和品质,幻象卓雅的语句里包裹的是真实、美好、诚挚、朴素的情感。如表达情思的《月光铺》,是那样的幻情幻美,是那样的温婉缠绵:“守着一千年的月光铺/清辉拉长你推开柴扉的身影/我用水袖温一壶月色/邀你举杯”。这幽思里寄寓的真切、至善至诚的情感。
胭脂小马的诗歌音韵:妙韵天成,细腻悠扬。胭脂小马的诗歌逢景韵景,逢情韵情,一字一墨都如秋日溪水般爽朗,字里行间透着幽谷浮岚的韵味,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那极具魅力、挥洒飘逸的汉风之美,仿佛要抵达此景无季、此情无涯、此韵无律、此生无憾的美妙仙境。在胭脂小马的笔下,尘世间的寂与欢、喜与怒、分与合,经过绵密、舒畅的细描之后,会呈现出一种虚幻的灵异,这种虚实交汇、情景互化的手法正是汉风之美的上乘表现方式。胭脂小马的诗歌多是独白式的构架,音画同体,画面飘逸,音律灵动。她的诗歌如行云流水,一思而排定,一笔而顺达。又如:
顺着风的方向,我在洛阳的水上遇见你
我坐在水上给你写信
光线是一把桃木剑
在门楣上磨出了旧骨头
看镜中软软的笑容,带着隐隐的痛
我守候在雕花的窗前,必须隐去一些情节
隐去胸中洁白的花蕊,抱香城东
只用寥寥一笔写出
烟骨的灵动,遗世的梅花
才有勇气敲开这扇媚眼如丝的眼神

过来的风横着吹
你说的不对,我并不美
只有杏花深处的背影
散发的光芒让我灵魂的窗
吹开了苏提飞莺
我以盘扣为绿发
拦下这一袭月白风轻飞翔的姿态

把简约的光阴打动吧
她是我收笔时的一惊
在平仄中找一个喜欢的人吧!
等遗世的梅花,活成我的情人
而我只说,胸口的花蕊和内部的欢喜
——《把简约的光阴打动》
一开笔就描绘了一个生动浪漫的画面,顺风一笔写出那即将“遗世的梅花”,跳跃的情思如梅花点点越上枝头,随后思绪一转,“梅花横斜”,这让诗人心痛,要拦下让人心碎的光阴,但简约的春天已装不下梅花的清香。情节飞跃但收势悠缓,诗人想用“爱”打动光阴,现实与梦想撞击后,诗人最后只能让“梅花活在心中”。这唯美清香的诗句,涌动着诗人内心的爱与忧,让我们看到诗人为美而歌,为美而爱的执着。整首诗构架巧妙,语言洗练,气韵顺达,意境优美,以行云流水的自然笔法成文,于轻巧灵动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音画同体的美感。诗中透着诗人思绪的飘逸和语句的轻灵,典雅而生香。
众人观花,千姿百态。作为读者,所说所感只是个体浅显思悟,要真切体味胭脂小马诗歌的汉风之美,还得去读原作,如果能从中读出些许感受或启示,也是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共 40 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阅读一篇好的作品,会让心灵感到震颤,会让灵魂得到洗涤。胭脂小马的诗歌洁净而唯美,高贵而典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读者们喜爱。这篇文章用细腻、生动的语言,结合诗人胭脂小马的诗作,经过细致的品读和认真的思考,对小马诗歌的创作环境、创作条件、创作风格和诗歌内涵进行了全面又精到的解析,阅读此文,对欣赏小马的诗歌有很大的助益。但是,如作者所言:“众人观花,千姿百态。作为读者,所说所感只是个体浅显思悟,要真切体味胭脂小马诗歌的汉风之美,还得去读原作,如果能从中读出些许感受或启示,也是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其实,这篇赏析也是一首真诚而优美的赞诗了,作者和诗人虽未谋面,实已堪称知己。推荐欣赏!【编辑:凌江雪】
1 楼 文友: 2016-0 -24 16:51:47 欢迎祝祝来到渔舟!感谢对渔舟的支持!
让一个不会写赏析的诗盲来编辑这篇诗歌赏析也是蛮激动人心的,这么冷的天,还给我编得大汗淋漓的,祝祝,你要请我喝茶。
那啥,人家头一次编辑赏析文章哈,编得不好祝祝你不准怪我,要耐心地教我,知道吧?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 -25 07:4 :26 江雪辛苦了,先敬茶!云南妇科医院咋样
动脉硬化日常保健方法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