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仙回文笔塔的由来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2-17
在昭平县仙回瑶族乡的仙回中学校园内,有一座文笔塔如擎天一柱,宝塔建在依山傍水的黄村凤岭上,塔后蜿蜒而来的门等岭山脉酷似一条巨龙,塔下是如玉带漂流而来的古书河、万前河、下陆河三江的汇合处,呈曲水环抱之势,塔的前方向着草郁林茂、奇特秀丽的九十九岭,正面是如诗如画的大垌田园,宽阔平坦,是上佳的明堂,形成一个藏风聚气的格局。
凤岭好似龙头伸下河去吸取三江之水,蛟龙得水更加充满生气,文笔塔就建在这个风水宝地之处。它坐南朝北,是三层飞檐六角塔,砖木结构,高1 米,底层2.76米,墙厚0.85米,塔内螺旋式的木楼梯逐层而上,每层书写有对联,均有园形、扇形、方形的瞭望孔,塔身自下而上逐渐缩小,顶部是陶制葫芦封顶,并安装有避雷针,底层敬奉有创造文字的仓颉佛像,据说可以保佑当地学子文运昌隆。文笔塔与鲤鱼珠的“文昌阁”敬奉的都是仓颉佛,所以称为仙回姊妹塔。
仙回文笔塔始建于清光绪壬寅年(1902),创建人是鹿鸣村的两位长者,一位叫陆善拔,字祥和,是清代贡生;另外一位叫陆纯臣,字如栋,是清代邑庠生,他俩是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者,热心公益事业。出资人叫杨炳南,清代秀才,是陆家的女婿,杨炳南是仙回乡绅杨鹏万的后裔。杨鹏万乃广东韶州府英德县堂村乡新圩鸳鸯寨人。其父杨敦五乃明朝征西领兵将领,因战功留守平乐府。后因战乱,家业破败,仅杨鹏万存活下来,他年仅十四岁开始磨豆腐为生计,成年后伐竹到梧州贸易。成年后他向朝廷申请继承父亲的爵位,杨鹏万27岁的时候,奉旨开辟桂江沿岸田园,家资殷富,时称“杨百万”,后因战乱搬迁入仙回鹿鸣村居住。杨家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家庭,建塔资金由杨炳南赞助。杨炳南博学多才,文笔塔的对联是他所作并书,一楼对联是“秀起仙源举一柱,灵钟凤岭达三江。”横批“青云直上”, 均为篆体,苍劲有力,龙飞凤舞。后来由于198 年重修宝塔的时候,对联模糊不清,工作人员误把“举一柱”字写成“学一柱”;二楼对联是“山环水抱起文峯,紫徽高照出良才。”横批“后裔宏发”。三楼对联是“和风丽日临兹地,文武双全振家声。”横批“人杰地灵”。
此塔的修建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当地的鹿鸣村和黄村两村遥遥相对,但黄村代代人才辈出,而鹿鸣村却很少出人才,后来鹿鸣村的几位长者便从外地请来了一位高明的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查看了地形之后,便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对面的黄村供奉着一棵有几百年树龄的大榕树做为全村的社树,因为此树高高压过了鹿鸣村,因此黄村代代荣华富贵。那算命先生仔细查看了地形之后,发现黄村背后的那座小山依山傍水,脚下是三条河流的交汇处,乃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于是便出了一计,让鹿鸣村的人在黄村背后的那座小山之上修建一座高过大榕树的文笔塔,这样就可以镇住了大榕树的气势,同时让此塔吸取天地之间的灵钟秀气,于是便有了此塔的修建,而且据说此塔修建之后,鹿鸣村果然开始人才辈出了。这个传说当然是迷信的说法,因为出不出人才全靠一个人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单单靠一座塔所能改变的。
也许是天佑杨鹏万的善举,清朝时期,他的后裔先后出了5位恩贡生,分别是杨天薰、杨天芝、杨时芬、杨永英和杨作梅。解放后杨家出了一位名叫杨兵业的大学生留学奥地利,现定居奥地利。民国时期,陆家也出了三个县长,其中陆雁锋曾任宁明、鹿寨、贺县等六个县的县长。
民国2 年,政府在文笔塔创建仙回高级小学,也叫文笔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校风务实创新,教师治学严谨,学生好学刻苦,曾经出了三名七品两专员,有“文笔学校育英贤”的美称。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入侵仙回时,于1945年2月20日中午炮击文笔塔,打断塔顶的避雷针,放火焚烧文笔学校,1949年解放时还留下断壁残垣,1957年我去读高小时还看到东南角有两间支离破碎的教室,有墙无瓦,杂草丛生,满目苍痍,这些正反映了“扶桑”帝国主义的凶狠。
改革开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文笔塔办起仙回瑶族乡民族中学,投资2 0多万元在文笔塔的四周建起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形成一个“回”字,塔立中间,笔立天宇,直指苍穹,十分宏伟壮观,这种别具一格的建筑,具有乡土标志,令人们叹为观止。学校经常利用日本鬼子破坏文笔塔的滔天罪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牢记落后招致挨打的教训,做到不忘国耻,珍爱和平,从而激发了学生奋发读书的自觉性,树立起富国安邦、振兴中华的思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
塔内有螺旋式的木楼梯逐层而上,登上塔顶可以鸟瞰仙回乡的全景,青山绿水,田园阡陌,尽收眼底。塔后栽种着一棵桂花树,是建塔时同时所栽种的,取彩头“蟾宫折桂”之意,寄托着此塔背靠富贵的美好愿望。如今这棵桂花树已经亭亭如盖了,每当桂花开放的季节,桂花清香袭人,整座校园沐浴着桂花的清香,连很远的村庄也能闻到,令人心旷神怡,真是“桂子花开,十里飘香”,仙回的学子在此人间仙境求学,代代人才辈出。
如今文笔塔被昭平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予以保护,198 年拨款进行维修,使古色古香的文笔塔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让仙回瑶乡的旅游业大放光彩,给瑶乡人民带来了富裕、和谐的幸福生活,瑶胞们非常感激共产党,并坚信在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的今天,仙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共 21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仙回文笔塔的由来】描写了位于昭平县仙回瑶族乡仙回中学校园内文笔塔的构造、由来以及关于它的传说故事、历史命运和人文景观等。文笔细致流畅,饱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感谢阿志老师赐稿!【山水神韵:执手今生】
1楼文友: 09:04:52 让仙回瑶乡的旅游业大放光彩,给瑶乡人民带来了富裕、和谐的幸福生活,瑶胞们非常感激共产党,并坚信在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的今天,仙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欣赏问好!
产妇剖宫产术后便秘腹痛
汉森四磨汤适用人群
汉森四磨汤适合哪些人
长期熬夜小便发黄怎么办灯盏花龙头企业都有啥
小儿咳嗽怎么办
上一篇:爱是心底开出的花
上一篇:星月行走荞麦花开忆乡愁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