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看大王小说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0-04
关于她的故事,我初听时,版本曲折,莫衷一是。
这其实不大符合常规。因为前年,我初进于家门儿,就曾被先生告知,在他们河口村,村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姓于,大家四百多年前是一家,全村四百来户,总人口不过一千,彼此间血缘辈分清晰有序,来龙去脉也大抵一清二楚。
我这人,从小到大,从未在农村生活过。记得初去的那次,是傍晚,先生开着车,我坐在他一旁,从高速公路上一路疾行下来,路开始变得坑坑洼洼。我像坐轿子似的,在车里颠来晃去,脖子却能始终能抻着直直的。瞪着眼睛,我看见雪白的汽车大灯笔直地向前照射过去,小小村落终于在冬日荒芜的田野上陡然跃入画面,暮色四合,鸡犬渐闻,我的心也隐约升腾起兴奋。
然而,那天,我不过是去跟未来的公婆照个面。吃过晚饭,就离开了。返城的路上,我已是无精打采,老老实实地歪在车座上了。
怎么样?先生在黑夜里开着车,扭头问我,什么给你印象最深?
草垛吧?我说,怎么会那么多,满眼都是?就像是进入村庄的标志,你说,是不是,一个草垛后面就有一户人家?
什么草垛!先生显然火了,嗷地一嗓子,就打断了我的发挥。你都看什么去了?还来了那么一大屋子的人呢……他很沮丧。
我当然很抱歉。赶紧闭嘴,不再吭气。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家乡和家人一生都会和我们如影随形,是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在心里,我们都可能对它有属于自己的客观看法,但来自外人的,对它的丝毫不敬,都让我们难以忍受。这些我能理解。因为我本人,也深爱着,如今已和自己海阻山隔的,地处蒙古高原的塞外小城。
后来她告诉我,她第一次看见我,就是我初到河口村的那的晚上。
那天,你前脚走,我们后脚也走了,路上。都议论你,我说,也太瘦了,讲起话来好像只剩了一口力气,好与不好,倒不好讲,可要是将来我自己的儿子找媳妇,说什么也不要你这样儿的。她吃吃地笑着,向我偏过脸来,本来就迥异于别人的,灿若明水的眼睛笑成了波光潋滟、碎金点点,两条弯弯的眉毛也游蛇般地挑起落下,变幻着上下高低。
我则在这笑声中讪讪地低头,作势去抚弄自己怀中早已睡熟的孩子。
那是秋天,婆婆家的门口,有风的过道。抱着孩子,坐在一大群和她一样的农家妇女中间,抬头是明晃晃的大太阳,耳边是她们在昨日今朝里,翻来拣去的,对我印象的拌嘴说笑,我只感觉到脸红耳热,感觉自己恍若是突然间被端到众目睽睽之下的,一盘正烹制得哗然作响的铁板烧。
是的,那时距我初到河口村已过三年。我生了儿子,被送到距我们自己的小家三个多小时车程的胶东乡下,我的公婆家,做月子,带孩子。那一年里,有大半年的光阴我在河口村度过。公婆家开着村里唯一的一家小超市,被她们沿用旧习,称之为供销社,不仅来采购生活用品,更重要的,还是她们聚众闲聊的公共场所。我就这么和她们渐渐熟络起来。当然,这熟络,不仅包括她们肯当面评说我,更多的,还是不介意当我的面评说彼此。通常,她们喜欢把评说的矛头,指向某个不在场者。
喜平婶好几天没来了。
她男人回来了,这回出去干装修的时候久,快半年了,才回来歇歇。
嗬,那不是又齐了!喜强的虾池子,今年不是又赔了么?合适了,再去凑吧,三人一起过把瘾,合演一出《大登殿》!
嘻……
喜平婶今年有四十么?
还四十呢,都四十二了,和我一年的,属狗。
可人家就是看着年轻。
那当然了,谁能跟她比?能像她这么过日子的,全乡,全省,全国,能有几个?
你还嫉妒么?只怕你没那本事守得住两个男人!
嘻……
隔着方言和典故的背景,让我去听她们的闲话,显然吃力。但毕竟表情是最畅通无阻的泄密源头,一来二去,我也渐渐感知出大家的话外有音。然而问,又岂敢贸然。只等得先生周末回来,偷偷去问了他。
你们这儿,还有一个女人嫁给两个男人的?
你们那儿才《图雅的婚事》呢!先生的反应激烈,脸红脖子粗。
《图雅的婚事》是我们曾一起看过的一部国产电影,讲的是一个蒙古族妇女要带着残疾丈夫再嫁的故事。先生此时竟想到拿它出来说事儿,让我很恼火。图雅怎么了?我说,我一点儿也没觉出图雅的故事有什么恶心,相反,倒是有人小家子气的护短,让人恶心。
先生噗哧一声,憋不住笑了。他大学毕业就在文化局、广告公司之间瞎折腾,最晓得我这类不肯安心教书,每天总鼓捣写什么诗歌,到处去投稿的半吊子女文青感兴趣的是什么。
你问的是喜平婶吧?他慢悠悠地说。她没什么,和喜平叔结婚十多年了,两个孩子,有个儿子都当爹了。非常非常正常。喜强叔倒是老婆前年去世,两个儿子也早早出外打工,剩了他孤零零一个人,没再找。不过,那是人家的自由啊。是他们两家好,不是单单他和喜平婶好。他、喜平叔和喜平婶,三个人是戏搭子,喜欢凑在一块儿拉胡琴唱戏!你不知道,他们仨,都是真正的大戏迷呢!喜平婶迷得最厉害,她有个怪名儿,叫的就是《霸王别姬》里一个唱段的名字,叫“看大王”。呵呵。他朝我挤挤眼睛,她的故事,别听那些长舌妇嚼舌头,找机会,你多跟咱妈聊聊。
2.
对京剧,我原本知之甚少,听不懂,也没兴趣。近些年渐渐有了些喜欢,还是因为先生,他是戏迷。从我和他恋爱到结婚,五年多的时间里,每每在一起吃饭,一上桌子,我肯定都是右手筷子,左手遥控器,一副要牢牢霸住电视的架势。但也依然屡屡无法得逞,餐餐饭吃到最后,都成了先生借助电视屏幕,对我进行普及戏曲知识的现场教育会。
我还跟着他去看过几次京城名角儿的巡回演出。印象最深的是那次看《红鬃烈马》。那是我第一次进戏园子,整场演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现场始终热气腾腾,掌声、叫好儿声此起彼伏。大夏天,中央空调开着低低的,可放眼看去,坐得满满当当的老幼中青,不是在那儿自得其乐地摇晃脑袋,就是摇晃各色大蒲扇。我也是紧忙活,一会儿台上、一会儿台下、一会儿又到舞台两侧的电子提示屏上搂上两眼唱词儿,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只恨自己的眼睛不够使。
名家就是名家。唱得就是卖力气,见功夫!他们来这儿演出,一定也是知道的,我们胶东这一带民间京剧基础十分深厚,戏迷、票友的水平都藏龙卧虎、不容小视!记得那次散场出来,先生还曾如此大发感慨。
喜平嫂的怪名儿叫“看大王”,可不是因为她单单这出戏唱得好。要说她唱得好的戏,那可真是太多了。你别看她现在这副样子,从前,二十来岁的时候,她嗓子好,扮相好,身段儿也好,那几乎是场场不落,总要登台的!翌日晚饭后,我一边和婆婆刷盘子洗碗,一边听她讲喜平婶。
登台?去哪儿登台?
哪儿?就是这儿啊!婆婆的急脾气又上来了,一把拉我到门口。你看,看那棵大槐树,那儿在早先就是个大戏台啊。我找婆家时,是六几年,能嫁到河口村,很多 妹都羡慕,就因为那会儿咱村儿因为常唱戏,在这一带,名气响当当的!你不知道,最红火时,都唱过全本儿的《玉堂春》、《甘露寺》、《秦香莲》呢!那时候,主要是耍的你喜平婶她爹。听老辈儿说,她爹是个木匠,出外见了世面,跟人家学的戏,差点儿都留在城里的剧团了。是喜平嫂她妈背着孩子,硬把他给找了回来。回村后,他就张罗着教戏,村儿里自己花钱置了些行头,喜平嫂她爹手也巧,许多道具都自己做,做的还真像那么回事儿!那时候啊,一到冬天,地里的庄稼收拾完了,晚上,大伙儿就全凑在村委去排戏,连排、响排、彩排,一回回地排,一出出地练,都盼着登台演出的那一天!那一天,才叫热闹呢!老婆、汉子,媳妇、公婆都一个台子里跑上跑下的,自个儿村儿演了,还能被请到外村儿去演呢!
都能唱?都唱得好?我将信将疑。
也都是看着差不多才教的!婆婆白了我一眼,突然捂着嘴巴,低头笑了,也闹了不少笑话啊。那时咱村儿有个大闺女,长得挺好的,总喜欢跑前跑后跟着排戏,开始都不肯教她,因为她说话有个毛病,用咱这儿土话说就叫“吐舌儿”,说话张不开嘴,一说“来”就是“奶”,有一次终于让她上了台,串了把穆桂英。她一阵小碎步,风儿似的飘上台,就拉了个云手,这一亮相,人真是特别精神啊!可大伙儿这边的好字还没喊出口呢,她一张嘴,高亮亮地念了句道白:“穆桂英下山来尿(了)。”把大家都给笑疯了。后来啊,就给她起了个怪名儿,就叫“穆桂英下山来尿。”
我弯下腰,早笑岔了气,一边笑一边问:妈,那喜平婶呢?她怎么叫“看大王?”
那是后来的事儿了。婆婆显然是对我的轻慢不满,皱了眉,情绪低落下来,喜平嫂啊,她养了一儿一女,女儿嫁得远,儿子就在咱村儿娶了媳妇。那个媳妇太霸道了,和婆婆吵架,竟然什么她都敢骂!有一次,吵完架,喜平嫂就不见了,大伙儿都吓坏了,整整一个下午,到处跑着找,后来,有人在离村子老远的一片麦地里看到了她。她一个人在那儿咿咿呀呀,比比划划地唱《看大王》呢。
咳……你们这些小年轻儿的懂什么呢?你们哪儿知道她年轻时候什么样儿啊?八几年的时候,咱村儿的戏又火过一阵儿,那个时候,耍的就是她了。她真是唱什么像什么啊!不过,要我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她的《贵妃醉酒》。当年她唱这出戏时,你不知道有多好。我是怎么看都看不够,只要她一出场,我觉得自己的眼睛里除了她,就看不到别人了,好像满场跑来跑去的,全是她,她那眼神儿,那身段儿……
站在那儿,我看着自己的婆婆,在傍晚的夕阳里,仰着脸,发着呆,手上举着一把正滴水的炊帚,眼神迷离,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慢,渐渐地,眉头舒展,眼里竟放出光来……目光前移,我又看见了那棵古槐,正兀自在风中婆娑摇曳。背景是稀稀拉拉的几座土房子、农家小院,前景是一头被拴住的,浑身结满泥痂的老黄牛,正在纷飞的蚊蝇阵里把条棍子般的长尾巴悠悠抛来甩去。那儿,那么安静,那么破败,那儿就是曾经的戏台么?曾经热火朝天、鼓乐齐鸣、人声鼎沸?
远远地,我仿佛听到庄重典雅的四平调响了起来,是了,那就是“万年欢”的曲调。一句千娇百媚的“摆驾”叫板过后,盛装的杨玉环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风姿绰约,款款而来。本来已和玄宗约好来花园赏花,可玄宗偏又去了西宫梅妃那儿。于是,这个擅歌舞,通音律,资质丰艳的女人,先自己闷头喝醉了酒,再独自来到花园,借助妩媚、癫狂的舞姿,把心底的幽怨宣泄了出来:“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呵,玉兔又早东升……”
那么,喜平婶曾成功地化身为这个女人么?当年,站在戏台上,她向人头攒动的台下望去,出现在她眼里这片土地,会是寂寂深宫、云霞翠轩?京剧毕竟和许多地方小戏不同,鲜有如《锁麟囊》那样讲述家长里短的剧目,多是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和凋敝、荒凉的乡间,如此参差对照的故事,她要怎样才能心领神会?
我没再去搭婆婆的腔儿,因为在心里,我发现,自己很难对此深信不疑。
.
我亲眼看到喜平婶她们唱戏,已是半个多月后的事儿了。尽管听了众说纷纭,我特别盼着会有机会去看他们唱戏,但我无论怎么提,先生嘻嘻哈哈,婆婆顾左右而言它,和邻居又不能不知深浅,我是干着急没办法。
领我去看戏的,是喜平婶的儿媳妇。大家都叫她嫚子。她和我年纪相仿,孩子也差不多大。我对她其实早有印象,只是不知她是喜平婶的儿媳罢了。嫚子给我的印象,话不多,很少和大伙儿凑在一起闲聊,却也总被闲聊的人取笑。当然,说取笑并不恰当,因为大多的时候,大多的人,都是在以取笑的口气,来表达对嫚子总是来去匆忙的感慨或赞许。比如,有人笑言她那两条黑瘦枯长,走起路来总向后弓起的手臂为“钱搂子”。嫚子这孩子,又要伺候地,又包果园子,还养猪、喂鸡,一心就想着怎么多挣点儿钱,过日子可真叫红眼啊!取笑行为的最后,大多是以嫚子低头远去,大伙发出此类感叹而告终。
有日子没见喜平婶了,她在家忙吧?那天去大队给孩子打疫苗,竟碰上了嫚子。猛然从周围人的谈话里,知道了她的身份,我赶紧凑上前去和她打招呼。
然而,刚才还朝我含笑点头的嫚子竟瞬间翻了脸,眼睛圆圆地瞪着我,她一言不发,满是戒备。
我给唬住了。慌慌张张地连忙解释自己是谁家的儿媳,解释自己喜欢和喜平婶聊天,有阵子没能见到她……
我知道你!嫚子绷紧的脸略放了放,就抱起孩子,扭头离开诊疗室了。我也抱着儿子,紧随在她身后。见她一边闷头走路,一边还忿忿地嘀咕:我做媳妇的,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到处跟着婆家沾光,到处丢人……
不是的,不是的,我跟紧她,不住嘴地表态,我婆婆也和我讲起过喜平婶的,她特别喜欢听喜平婶唱戏。她对喜平婶,简直就是崇拜啊!
共 10495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此文描写的是民间艺人喜平婶,因喜平婶喜欢唱京剧《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唱段,故人称“看大王”。小说不是一开始就把喜平嫂的形象展现给读者,而是通过“我”去农村的婆家坐月子,对喜平嫂的印象是通过村子邻里乡亲的闲言碎语和风言风语中开始的,突出了喜平嫂作为村里的一个焦点人物的特征,而婆婆对喜平嫂身世的叙述,对喜平嫂年轻时唱戏的唱功和身段的痴迷与赞许,对喜平嫂坎坷命运的同情,使得“我”对喜平嫂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见识一下喜平嫂的丰姿。作者的这个写法与其说吊了“我”胃口,倒不如说吊了读者的胃口。一个机缘巧合,“我”终于见到了喜平嫂唱戏的风采,在唱戏的时候,二男一女,其中一人是喜平嫂的丈夫,而另一个男人确是喜平嫂年轻时曾经爱过的,已经瘸了的小叔子。几十年风雨,喜平嫂已经丰姿不再,但唱腔依旧,给人的感受依然是妩媚、娉婷和妖娆,故事到这里发展到了一个高潮。面对着凶悍儿媳的质问,喜平婶的目光如做贼一般东躲西藏,台上台下的喜平嫂判若两人,岁月已经毫不留情地冲刷掉了喜平嫂身上的靓丽与风采,她已经与普通农妇没有什么区别了。作者对小说结尾的处理的颇见功夫,多年后的一个农村婚礼的聚会场合,喜平嫂与自己孙女的一席对话,讲到自己对于“看大王”中虞姬的理解,突出了这个沧桑女人对于世道的体会,她体会的不是戏,而是人生,而她那灿若明水的目光,是她有别于他人的标志。【:鸿渐于陵】【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41107】
1楼文友:201 - 18:52:58 在云淡风轻的日子,在阳光盈室的角落,一杯香茗,一段音乐,一首诗词,一篇美文,一起携手,一起明媚。逝水而歌、共话流年!感谢您赐稿流年,拜读您的美文,祝创作愉快。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2楼文友:201 - 07: 7:0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症状
新生儿黄疸应该吃什么药好
新生儿黄疸有何症状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服用方法热淋清颗粒吃多久有效
缺钙引起腰酸背痛
- [抒情散文]270名工人全返岗,青浦这家企业停建率达到100%
- [抒情散文]莱克稳居2021年空气特别设计品牌三甲,激发国内企业品牌建设积极性
- [抒情散文]这项笔试重启!都昌招85人!
- [抒情散文]宝宝出生后不哭,医生为什么要“打屁股”?看下回这篇你就清楚了!
- [抒情散文]总分毕业设计!男生用1400斤钢筋铸工人雕塑:向父亲和建造者致敬
- [抒情散文]美国一导航系统前往月球途中失联
- [抒情散文]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
- [抒情散文]高油价“我家”?“三桶油”市值,一天蒸发近千亿!21天狂揽15板,这只股今天却跌停!芯片板块,逆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