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生死线上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0-24
摘要:上天降大任于斯人,七年求医历程,一篇《行走在生死路上》,苦我筋骨劳我心智,留下太多的思考与回味。 一、 行
行走在京都顶级军队医院如潮的人流里,我信心十足。我将自己在省内求医近一年未果的腹痛顽疾寄希望于这所过去只负责中央、军委等高端领导人健康的权威性医院里。这里有国家乃至世界级的医学专家和学者。
时值2005年仲夏,一个周二的上午10点,我按家人早上5点排队挂的号序走进专家诊断室。一位学生热情地接过我在省内一附院做的CT片子递给他的专家老师。老师把片子往观片灯上一照,立即指着片子招呼他带教的4、5位学生讲解:“这里、这里、肝脏静脉阻塞、下腔静脉近心端处狭窄。”然后对我说:“你得的是布加氏综合征,需微创手术。明天你挂彩超专家XX的号进一步检查确诊。”边说边在一张检查单的背面画图示意手术途径,并问我在哪里治疗。那语速之快别人插不得只言片语。我说:在这里治疗。他即命学生开住院手续和与手术相关的检查单。我想问腹痛是否此病引起,刚说了“腹痛”两个字便被学生截住话题并塞给我一把开好的各种单子示意就诊结束,可以走了。我知趣地起身还没出诊室,下一位病人便进门了。
家人看看表整个就诊过程不到5分钟。诊室外走廊里来自全国各地复诊、初诊的患者一眼望不到头,还不时有人咕噜着:“河里无鱼市上看。”
次日的彩超诊断与CT片子显示的情况完全吻合。看来我是真的患有“布加氏综合症”了。而就是那同一张CT片子,省内几所医院的观片专家和临床专家却都没有看出问题。
有同事打来提醒我多去几家医院看看。谈何容易!偌大京都人生地不熟,那时的我腹痛频发,步履艰难,无力奔波。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决定就在此院治疗。
不愧为国家级权威性医院,这里不乏病员。为了加速病床的周转率,压缩病人的占床日,一切术前检查都在入院前做完。一周内做完了各种检查,住院却遥遥无期。找熟人,托关系曲线住上院两小时后我便躺在了微创手术床的无影灯下,心想那折磨人的腹痛即刻会手到病除,状态极好。下级医生开始消毒、局部麻醉……万事皆备,接诊的那位专家给某位国家领导人会诊一结束便匆匆上了手术台。
“您什么职业呀?多大啦?”专家边手术边和我聊天,语速一改门诊时的急促。当得知我是护士时,他笑了:“哦,原来我们是同行啊。”手术在温馨的氛围中进行,几乎没有痛苦。个把小时我被告知手术结束。
术后病人由下级医生负责查房,没有特殊情况专家便不再管理。微创手术术后一般观察输液四天便被催出院。我出院手续还没办妥,等待入住的患者便坐到了床边。
出院的当天下午我和家人乘夜车打道回家,一路风雨交加。中途司机命旅客下车用餐锁车门。我拖着刀口淤血肿胀的右腿下车走了不到十步腹痛发作。“完了!”我的心咯噔一下步履失控几乎瘫倒在雨水之中。回到家腹痛加剧几乎丧失正常生活行为……打咨询管床医生(专家无法联系到),那边说:“就近找所大医院做彩超复查,如血管疏通了,腹痛则与布加氏综合症无关,腹痛不是布加综合征的主诉症状……”
一家省级医院的彩超显示:肝、腹部血管疏通……
腹痛的确不是布加氏综合征的主诉症状。它的主诉症状是:下肢浮肿、肝腹水、肝硬化……
千里迢迢北上求医,眼下的病痛没有解决,却治了一个目前尚无症状的隐疾。正打歪着,令人啼笑皆非!
对京都专家我不能求全责备。当时我是看了医院的专家简介才挂那专家的号的。这位海外归来的中国著名的血管疾病,介入微创治疗专家学者,“九五”国家重点医学科技攻关项目两个分课题的负责人,是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的主要专家之一;负责国内外十几家各种医学杂志的审稿、;担任十几家国内外医学协会的主席、副主席;学术专著、发明专利、科研硕果累累;除了手术日,每周只在2、5上午坐门诊。我完全能理解他坐诊时何以只看患者带来的片子,发现什么病就治什么病。时间不允许他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对每位病人去望、闻、问、诊……我想像他甚至每天都是按分、秒来计划完成工作内容的,日理万机,作息想来也是没有规律的。这样的专家、学者,生命是不属于自己的。
有人说我的北上之行是……而谁又敢说“布加氏综合症”它不是病呢!
至于腹痛,接着治!
二、走
走进市肿瘤医院的大门,我注视着院内来来往往的行人,想从中滤出我在此院工作的老师和同学来。其实这是一种无助时的奢望。在此工作的老师同学和我一样几年前都退休了,独有当年我们的外科临床老师还被医院返聘。得知老师在院体检中心上班,我决定做完CT再去找他。
又是一个仲夏日。我被家人慕名劝进当地一家大型民营医院中医专家门诊。京都求医归来一晃6年,漫漫求医路走得我精疲力竭,信心全无。我甚至懒得向专家述说我那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腹痛病史。中医专家却极有耐心,一番望闻问切后说:“先做个肝胆肾彩超吧,顺便复查一下你那布加氏综合征。”
想不到这次彩超还真的发现了问题:左肾上腺有一40 X 40MM占位肿瘤。
专家说:“不管腹痛是否由它引起,切除它确是当务之急。切除后如还是腹痛,再解决腹痛的问题,明天空腹再做个CT。”
谈瘤色变。对肿瘤可不能掉以轻心。
女儿说:“咱还去京都吧。”
我说:“先去市肿瘤医院做CT吧。”京都求医后,我坚定了一个信念:能就近诊治的病绝不再舍近求远。
做过CT,我找到了我的老师。
当年风华正茂的老师如今已74岁了,但精神矍铄如故,典型的知识分子气度,挺拔的身板依然。当年他站在三尺讲台挥洒着漂亮规范的板书,把抽象枯燥的医学理论用他工作实践中的一个个病例活灵活现地演绎了医学的神圣与神秘,每节课都听得我们意犹未尽。我敬重老师不仅仅是他的才华,更是他的师道人品。我永远忘不了1978年在我调动工作时绵绵秋雨中老师为我撑起的那把伞,踏着泥泞和我一起去地区卫生局办理手续。
老师生性率真, 0多年不见也不用客套寒暄。知道了我的来意老师指着一个树荫地儿说:“你去歇着,免得又腹痛,我和闺女去看CT结果。”
十几分钟后老师和我女儿拿着CT片子见到我说:“肾上腺肿瘤,问题不大,什么性质的需术后作病鉴。”
接着对女儿说:“走,再找几个专家会会诊。”
会诊后老师笑着对我说:“老师做主了,住院手术吧!”说完又领着女儿去办住院手续。
住院的当天下午,管病床的医生说:“有几项关于肾上腺功能的数据需到省城一附院化验。”
所有化验结果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出来。我和家人在一附院近处的一家宾馆内耐心的等待。
肾上腺肿瘤属泌尿,内分泌疾患,基本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体征症状和化验结果是诊断的依据。
汲取北上求医的教训,在等待结果的时间里女儿拿着市肿瘤医院的CT片子和出来的部分化验结果在一附院门诊挂号咨询了多个有关专家主任,答复基本是一致的:“化验结果全部出来再说,住院吧,这病需手术……”
周一上午八点,拿着全部化验结果我和女儿走进一附院肿瘤科一资深专家的诊室。那专家匆匆看完所有的检查单据说:“这病一时说不明白,住院吧。”说着顺手拿起住院单问:“什么名字?”
“别急。”女儿说:“我妈在我们市肿瘤医院住院,是那里的医生让来化验的。”
“你们准备在那里手术啊?我们医院能微创。”那语气对我们的就医选择很是不屑。
我问:“这病你们医院能微创手术?”市肿瘤医院医生说目前肾区的微创手术他们还没开展。
“我们不能做难道你们那儿能做呀!”那语气真叫傲慢。噎得我怒火满腔。
然而看着他霜白的鬓发满脸的沟壑,再怎么说也是医学前辈,我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哼!傲慢绝不是水平,宁死也不在你们这儿治病!”一路暗自发泄着走出了一附院的大门。
走,再到省肿瘤医院……
三、 在
在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门诊的6号诊室里,坐诊的是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泌尿外科的科主任。
他先以手示意我在他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然后接过女儿递给他的CT片子和所有的化验单据。将所有的检查单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又把CT片子往观片灯上一照,指着一处对我说:“这里,依据各种化验数据初步诊断是一个无功能肾上腺肿瘤,至于肿瘤性质,需手术后做病理鉴定。”
他还简略地讲解了我不具有的几种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病理症状。终于使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初步认识。于是我向他简述了自己的病史并问:“腹痛是肿瘤引起的吗?”
他说:“也许与它有关,但不确定,只能术后验证。”
我又问:“就我的病,您会采取怎样的手术方式?”
“首选微创。”他说。
“微创手术和传统的手术(开刀)相比,对病人……?”
他立即明白了我要问什么,说:“两种手术对病人体内的创伤是一样的,而微创手术对体表的创伤比传统手术小得多,术后恢复得较快。”
“那费用呢?”我真的羞于谈价钱,但也不能脱俗。
“微创稍高些,大概高两三千吧.”他很坦然。
啊,我长出一口气,漫漫求医路首次体验到医患之间如此透明的交流与沟通,不复杂也不神秘,不禁感慨万千。外边还有许多候诊的病人,医院门诊专家值班表只排他在周一,三上午坐诊。我不便再占用他宝贵的时间,起身说道:“如想到您这儿住院治疗如何联系?”
他即刻递过一张名片。
我和女儿同声说:“谢谢!”
此时我想到孙思邈论著的《大医精诚》: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击医源,精勤不倦”;以“见彼之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之长,经略财物。”
医乃仁术,是精神,是信念,更是人心。
走出6号诊断室女儿说:“回去办出院手续,来这里治吧.”
我说:“回去听听市肿瘤医院医生的诊疗意见再说吧。”
下午回到市肿瘤医院没进病房正巧遇到我的老师。老师简单问了我在省城检查的情况脱口便说:“这里没有泌尿系专科,你去省城治吧。”
老师就是老师,永远为自己的学生……
四、生
生在天地间有俊有丑,吃五谷杂粮生病生灾,生命千姿百态,这是人类的无奈。
生与死抗争,坚韧与脆弱对峙,走进省肿瘤医院6号病区心绪随时都会被生命触乱。迎面一个血液科的孩子,不过两三岁,光光的脑门上扎着点滴,双手推着输液架,口里为蹒跚的步伐高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个为自己喝彩的孩子,叫人欢喜叫人痛。还有……无人可以总结生命,归纳生命,谁也无法将浩瀚宇宙间的所有生命统为一体。
我的生命流放在这里似幻觉又似奇遇。医护身上飘然的白衣仿佛自己一路走来的印记。那时我尚年轻,生命饱满手脚麻利,在一家地区级医院青腥的消毒水与患者各种混杂的气味里工作了十多个春秋。那是妇产科,那新生命嘹亮的哭声是对人横空出世的咏叹,蕴含着人生的豪迈与无奈。
一位年轻的在读研究生为我写病历。
我问他:“病人可否为自己选择手术方式?”
他说:“当然可以,医院提倡人性化管理,尊重患者个人的选择。”
我说:“我不想做微创手术。”我是个守旧的医务工作者,总感到传统的手术术野更直观些。
他说:“医生选择怎样的手术方式是由患者的适应症而定,这个你不必担心。”
各种术前检查,输液扩容……那天早上查房,我被通知:次日上午10点行传统式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次日一早,护士为我做术前准备,插胃管……那透明的长长的塑料胃管由鼻孔穿咽腔过食道直达胃里。机体的排异反应刺激的我不时地作呕,斗气,鼻涕眼泪满脸涨紫无情地检验着生命的耐力。
10点之前姐姐妹妹,外甥外甥女浩浩荡荡十多人从三百里外的县城匆匆赶来抚慰我和我的家人。由于第一台手术超时,为我腾出宽松的时间享受家人的关怀。
2011年8月2日下午两点,我被推进手术室,一扇现代化的推拉门将我和亲人们隔开。不知生与死在手术台上将怎样争斗?此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五、死
死去活来,这是我对手术的感怀。
死并不足畏,可怕的是永远。在我的生命中有过三次大脑意识短缺,我称其为临时死亡。
都是腹痛惹的祸。
第一次是2005年9月做无疼胃镜。京都微创介入治疗后抗凝血和扩血管药物的付作用致使胃黏膜糜烂,胃痛腹痛双管齐下折磨得我生不如死。我躺在胃镜检查床上摆好姿势麻醉师开始推药,数秒之内意识完全丧失。检查结束被唤醒心想:“能就此死去岂不甚好?”
第二次还是做无痛胃镜。遵医嘱用了一个疗程治胃的“奥美拉唑”还是疼痛。为了鉴别诊断是腹痛还是胃痛我又一次躺在了胃镜检查床上,瞪大双眼,想体验一下“死”的过程。遗憾的是连眼涩一下的感觉都没有。
第三次就是这次手术了。
那天被推进手术室麻醉师先给我扎上液体,一瓶下完又续上一瓶……不一会儿,手术车移动了一个地方,感到有人动我的输液线,职业的本能意识到“可能要麻醉手术了”,就在这一念之间我略感两眼发困便失去了知觉,整个麻醉昏睡过程里没有梦。
共 656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笔流畅,行文如水,自然的风格里含蕴真实的生命体验。文章巧妙地以“行走在生死线上”分别做分题,娓娓讲述了自己求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让人也感怀,思考。全文读下来,感受深深。诚如作者所言,“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因了这些,在上天的玩弄与摧毁面前生命中的那份脆弱便融化在浓浓的爱意之中。”真诚祝福!【:夏冰】【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1:29:14 一次求医,一次生命的至诚体验。可贵的是,作者将此诉诸文字,让我们得以感同身受。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楼文友: 14:14:58 真实的心理展现,触动人心。面对病痛,我们更应学会承受,然后趁生命还在,活出精彩!文中所思所感,启迪人心,欣赏,祝福朋友健康快乐,幸福安康!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楼文友: 14:29:12 一场病,漫漫求医路,各色人等如走马灯,给作者颇多感慨、也留给读者颇多感慨, 敬畏生命,以人为本 在现如今越来越浮躁的社会和人心面前,似乎越来越偏离了本意。 孤独为纸,人生成册,真情做笔,痴心当墨
宝宝积食了吃什么药好
孩子脸发黄是什么原因
七个月宝宝消化不好怎么调理
小孩上火吃什么药生物谷灯盏花滴丸适合人群
胳膊抽筋疼是怎么回事啊
上一篇:用优价图书激活文化原创力
上一篇:吴义勤百年密意现实沉浮和心灵救赎
- [抒情散文]270名工人全返岗,青浦这家企业停建率达到100%
- [抒情散文]莱克稳居2021年空气特别设计品牌三甲,激发国内企业品牌建设积极性
- [抒情散文]这项笔试重启!都昌招85人!
- [抒情散文]宝宝出生后不哭,医生为什么要“打屁股”?看下回这篇你就清楚了!
- [抒情散文]总分毕业设计!男生用1400斤钢筋铸工人雕塑:向父亲和建造者致敬
- [抒情散文]美国一导航系统前往月球途中失联
- [抒情散文]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
- [抒情散文]高油价“我家”?“三桶油”市值,一天蒸发近千亿!21天狂揽15板,这只股今天却跌停!芯片板块,逆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