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1-08

晨光熹微,烟雾缭绕,苍林如海的深山中铮然响起一阵钟声。

若非这钟声,很难有人能发现,峰峦起伏之间,隐隐藏着一座佛寺,远远望去,寺内明柱素洁,青砖铺地。正门上书着三个大字“云净寺”。

寺院正中的大雄宝殿,正在举行着一场法事,一众僧人合掌低声念诵佛号,有些人脸上仍透出悲伤。

念诵了一阵,只见一年轻僧人从人群中走出,他走向了神台,对着台上供奉的一颗舍利鞠了一躬,便伸手欲拿起舍利旁的一件袈裟。

僧人触到袈裟的那一刹,蓦然一抖,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一时竟怔在了那里。

人群中又一僧人站出,叹了口气,凝重的道:“阿弥陀佛,生老病死皆是命数,方丈已归往极乐,晦空师兄,还请遵从师父遗愿,以慰他在天之灵。”

神台前的僧人缓缓披上袈裟,回身,叹息般地诵了声:“阿弥陀佛。”

众僧见状,上前齐声道:“弟子参见方丈。”

名为“晦空”的年轻方丈,眼中透出无奈与迷茫,他抬眼扫视大殿四周的佛像,佛像做工精美,姿势各异,似真的有生命一般,视线下移,注视着芸芸众生,无一例外的,嘴角都翘起一个弧度,透着莫名的笑意……

入夜,空气微凉,明月如霜。

云净寺的别院,不知何人在檐下挂了排排风铃,清风拂过,叮叮作响。

回廊尽头,一盏灯笼轻晃,火光明灭,映出年轻方丈清秀的脸。

方丈穿过回廊,踱步来到一厢房门前,轻轻推门而入。

屋中本一片漆黑,方丈到来,这里顿时亮了几分。

“小和尚,是你吗?”只听得一阵脆生生的声音,借着火光寻声望去,一翠衫女子倚在塌上,娇笑着,头偏向门的方向,但双眼中好像蒙上了一层水雾。

“钏姑娘,打扰了。”晦空对着女子躬了躬身,才继续前行,道:“今夜寺中事务繁多,故而来迟了。”说着,他将灯笼放在桌子上,端着一个药碗,走到塌前。

听到晦空的话,翠衣女子笑意更深,银铃般的声音响起:“我差点忘了,我的小和尚如今已经是大方丈了,管着好大的一座寺院呢。”

似是不适应被女子称为“我的”,晦空红着脸,别过头去。

他却没有注意到,少女如玉的脸颊上,两朵红云浮现。

翠衣女子是晦空一个月前去采药时从山脚下捡回的,她当时身上多处擦伤,奄奄一息,老方丈说她应是从山上坠下,也算是福缘深厚,居然保下了性命,只是头部受到撞击,暂时看东西只有一团模糊的影子,需要一番调养才能好转,

在师父的命令下,晦空每日给这位姑娘送药,不时还会留下给她讲述佛理,女子开始很沉默,晦空问她叫什么,她只是怯怯地吐出一个“钏”字,于是,寺中上下,便都唤她“钏姑娘”。

昏暗的客房内,晦空仍同往常一样,端着药碗来到塌边,浅浅地尝了一口,苦得他蹙了蹙眉,嘴上却道:“药还不苦,钏姑娘快趁热喝了吧。”

“呵呵。”似是知道晦空的举动,女子掩嘴笑了笑,从他手中接过药碗,将药尽数饮下,药极苦,苦得她咳了几声。

“钏姑娘!”晦空连忙上前,女子挥了挥手,示意无事,看着进前的僧人,她嘴角翘起一个弧度,缓缓的道:“不如,今夜你带我出去走走吧。”

“今天?”晦空迟疑了一阵,复又说道:“夜已深了,外面也没什么风景,姑娘早些睡了吧。”

“这有什么?”女子强装出不满,起身扯着晦空的衣袖,道:“反正现在白天黑夜对我来说都一样,我在这里待了这么久,也该出去透透气了。”

“哎。”见拗不过对方,晦空叹息一声,提着灯笼向外走去,钏姑娘紧紧拉着他的衣袖,露出狡黠的笑意。

静谧的池塘,倒映着缓缓流动的云和云中隐隐透出的月光,似通往另一个世界。

不知何时,天上已布满乌云,空气也愈发潮湿凝重,晦空与钏姑娘两人立于塘边,钏姑娘轻合双眼,在倾听着什么,而晦空只是静静的看着水中的云影,不知泛起了什么思绪。

“钏姑娘,你在听什么?”晦空开口,打破了寂静。

“嗯,我在听,夜的声音,这里好美。”女子睁眼,调皮地笑。

“美?钏姑娘能看到了?”晦空有些激动的脱口。

“哪有?我只是在听声音罢了,真的好美,我听见,轻风拂过芳草,树枝轻轻摇晃,还有,池塘中的鱼,都在吐着气泡呢,它们都在我的心中,小和尚,你也闭上眼睛,听听这些吧。”

晦空有些木讷的点了点头,合上双眼,惊讶地道:“真的好美,我觉得一切仿佛都静下来了,他们都在我的心中。”

“那我,在不在你的心里啊?”耳边传来一阵低语,夹带着香气,还有青丝在脸庞拂动,晦空睁开眸子,只见一张如花的笑魇,惊得他连退几步,念诵佛号。

那佳人却执着地追上前一步,又扯起了晦空的袖子,俏脸一红,倔强的道:“小和尚,我的心中装的可不只有风景,还有……还有……”说道这里,她却扭捏一阵,又道:“你也知道的,过几天我的眼睛也该好了,到时候,跟我走好不好?”

晦空低头不语,心中不断涌动着波澜,那个“好”字几乎脱口,却让他生生卡在了喉咙里,攸然,几点雨落在他头上,他的目光瞬地回复清明。

“已经下雨了,钏姑娘,跟我回去吧。”晦空淡淡地说了声,便转身离去,翠衣女子一跺脚,又赌气似得跟上去牵住他的衣袖。

晦空回到禅房时,外面已雷声大作,暴雨倾盆,冷风透过轩窗钻入,佛像前,一盏长明灯忽明忽暗。

年轻的僧人跪坐在蒲团上,拨动手中的念珠,诵起经来,脑海中不断地浮现一个翠衣倩影,越是试着忘却,身影越是清楚,她就似一个烙印,深深烙在他的心里。

“那我,在不在你的心里啊?”幻梦中,耳边竟似又传来女子的低语。

“你在……”晦空喃喃,话还未说完,似想起什么事,禁闭上口,局促地拨动佛珠。

晦空是个孤儿,从小生活在佛寺,在她闯入前,他的世界是单调的,只有采药,砍柴,诵经,打坐。

直到她的到来,使他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那感情是什么,他也说不清楚,只知道随着那感情一天天的加深,那抹倩影在他的心中烙的越来越深。

直到那天,方丈弥留之际,将他唤去。

晦空来到方丈床前,方丈用睿智的目光打量他许久,蓦然叹了一声:“晦空,你心有外物啊。”

晦空忙跪在地上,想辩解什么,但对上方丈的目光,只觉得无力,也是叹了一声,道:“弟子知罪。”

老方丈并未怪罪,只是衰弱的道:“晦空,俯耳过来。”

晦空连忙俯耳,老方丈说了什么,他听着,蓦地眼睛瞪大,从方丈手中接过某物。

方丈说完,便撒手而去。

晦空站在床前,手握一包粉末,不住地颤抖。

禅房内,晦空愈发不安,仍在诵经,手拨动佛珠越来越快。

窗外雷声大作,冷风愈发猛烈,长明灯上的火苗猛烈抖动,似在苦苦抗争。

终,雷动,灯灭,珠散,电光闪耀的一刻,映出了看着满地念珠蹙紧眉头的僧人和他面前的佛像,佛像的神情中,透着佛的慈悲。

次日清晨,刚倚在塌上不久的钏姑娘意外的听得一阵推门声——那僧人,今日竟一早送药过来,同昨日一样,他站在塌边,这次,他却端着药碗,蹙眉许久,才饮下一口碗中的药,目光里闪过坚定,将碗向女子递去。

那女子一言不发,只是赌气地扭过头去。

晦空见状一笑,道:“钏姑娘,喝下这药,你的眼睛就会好的,到时你也该走了,我……我愿与你同去。”

钏姑娘闻言蓦地抬头,脱口道:“真的?太好了!小和尚你快把药给我。”说着一把抢过药碗,捏着鼻子一口喝了下去。

晦空一直盯着女子,眼中透出释然与哀伤,女子喝下药后愈发疲惫,竟沉沉睡去,嘴里仍喃喃着:“小和尚,小和尚。”

晦空合掌,看着女子,目光变换不定,许久,他长叹一声,转身而去,佛袍卷起地上的尘埃,似飘渺的过往。

云净寺的大殿,一僧身着方丈袈裟,领众僧诵经,一时间,梵音袅袅。

一声娇喝打断了僧人们,众僧望去,只见一翠衣女子边向“方丈”走去,边阵阵呼唤:“小和尚,是你吗?”

“阿弥陀佛,施主,你要找谁?”她唤的那名僧人上前一步,淡淡的声音,似天上的浮云。

翠衣女子有些迷茫,迟疑了下才道:“找的就是小和尚你啊,我记得你的法号叫……晦空是不是?”说着,她捂着头,露出痛苦的表情。

僧人平静似水的神色并没有泛起波澜,只是继续淡淡的道:“施主认错人了,贫僧晦尘,是本寺的方丈,本寺从未有过叫“晦空”的僧人,施主请回吧。”

钏姑娘愈发痛苦,蹲在地上微微抽泣:“怎么会这样,小和尚,小和尚你在哪里?”

晦尘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却继续淡漠道:“姑娘住在佛寺,终究是不便,我已调查清楚了,施主是赵员外的女儿,从小与人定有婚约,为逃婚约出走,员外与夫人十分忧心,如今,你还是早些回去吧。净尘,净法,去备马车,送这姑娘下山。”

说完,拂袖而去,再不看身后的女子。

禅房内,晦空痴痴地看着面前一副展开的画……

那画中,翠衣女子的笑靥,同那夜一样美丽。

晦空将袈裟给了师弟晦尘,只为能让她以为那些过往不过是一场梦。如今,他身着僧衣,跪坐在蒲团上,脑中的回忆不断被搅碎,那女子的笑容也愈发模糊。

晦空的心,如撕裂一般的痛,那道倩影是烙在他心里的,如今,要将她生生抹去,便是要将他的心寸寸撕裂。

僧人再也克制不住,眼角泪珠坠下,碎在纸上,濡湿了未干的墨迹。

日升月落,花开花谢,便不知过了几度春秋,多少年过去了,这座山仍同那时一样,苍林如海,烟雾缭绕。

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从山门拾阶而上,蓦然,她目光看向扫地的老僧,眉头一蹙,似在回忆什么。

那老僧感到了目光,淡淡地看向妇人。

两人目光不过相接一瞬,便又错开,老僧继续扫地,妇人继续拾阶而上。

风过,卷起路边的枯叶,不久,枯叶又坠在青石阶上,散为碎片。

那一场年少懵懂造就的两心相知,花前月下,最终不过成了南柯一梦,水月镜花……

古佛清灯,空守余生.只叹缘尽,不恋红尘。

共 67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水月镜花,不过是南柯梦一场。心有外物,便不能有容乃大,追求自在,便不能眷恋于尘世里的各种繁华。最终会落寞,归于平静,才有所益处。作者的这篇小说,通过一名僧人爱上一个女子的故事来点明红尘之笔,看似简单,但爱与色这种事,对於一个僧人来说,算是犯了戒律。情爱是苦,人生是苦的,从苦到乐,从小爱都大爱,你需要心中无物才能容许更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人的身上。情感得以萌芽,是因为凡夫俗子不能摆脱红尘之影子,情感得以痛苦,是因为终究别离。苦,乐,求不得,归根到底便是凡尘之心尚未洗涤干净。能够入佛门的人,大多数都是智慧的人,我们需要用大爱来包容世间万物,而是目光短浅地看到所谓的情爱。但愿悲苦之后,能够有大自在。作者的小说情节塑造丰满,文笔扎实,能够凸显人物的情感。欢迎赐稿江南烟雨,祝福安好,但愿温暖如初。推荐共赏。【责编:洛漾熙】

1楼文友: 10:21:07 按语不到的地方,请多担待。

嗯,爱,其实是一种苦。

回复1楼文友: 11:4 :20 辛苦啦说的很对啊,其实是我很久前写的,这种感觉我都记不清了。

小孩半夜流鼻血
什么食物含维生素D
潍坊治疗癫痫病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