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徜徉在交大老校园里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1-30

【原创散文】徜徉在交大老校园里……

6月24日至30日,有幸在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参加短期培训。继教学院地盘很小,估计也就五、六十亩,都是新建筑,大伙有点失望。

还好学院离交大的徐汇校区很近,听老师说那边很美,于是第二天早早起床,拉上同伴就跑去了。一看,果然不错,就又去了两次。基本上不下雨的几个早上都往那边跑。

交大的前身是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成立于1896年,仅比中国自己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公学(天津大学前身,也是盛宣怀创办)迟一年,比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则早了两年。交大现有5个校区,分布在上海不同区域,主校区在闵行,但徐汇校区却是最老的校区,121年前的南洋公学,就办在这里。

徐汇校区校园中央有片巨大的绿地,或者可以称之为中央公园中央公园四周是林荫路,路外就全是晚清至民国初年的老建筑—交大早期校舍。其中,有建于1930年的第一宿舍执信西斋门口立着饮水思源校训碑,有建于1925年的体育馆,有建于1918年的图书馆,最早的一幢建于1899年,名叫中院。

同外滩那些纯欧式的建筑有所不同,这些校舍基本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典雅,色泽淡雅,气质高雅,宛若上世纪30年代上海那些着旗袍的知识女性,风华绝代!

大学就得有一些这样的老房子,什么叫底蕴?这就是底蕴!漫步在这样校园的林荫路上,你会产生不想离开,甚至想坐下来好好读书的感觉,你会自心底发一声赞叹—好美!

1956年,因三线建设需要,交大搬去西安,当时的校长带去绝大部分老师、学生和几乎全部图书资料,但这些老房子没法带。我没去过西安交大,不知道校舍建得如何,但可以想见,没有了这些民国甚至晚清的宝贝,所谓交大主脉的西安交大在底气上还是有些不足的。

个中原因不仅在于建筑,更在于在这些建筑里学习工作生活过的人。中院围廊的墙上钉了块很不起眼锈迹斑斑的牌子,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看清下面这些文字:

昨天、今天、明天,像一位智慧的老者,守望着这个跨越三个世纪的校园,这幢建成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的老建筑是交大现存最古老且沿用至今之建筑。教育家蔡元培担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时,曾住宿于三楼60号。知名校友邹韬奋、钱学森、汪道涵、穆汉祥等,曾先后在此学习或生活。

体育馆的一个门厅里安放着的孙女孙穗芳赠送的塑像,看日期,塑像是于一个多月前的五四青年节安放的。据介绍,先行者先生曾两次亲临交大演讲,还曾为交大题词南洋”和强国强种”其子孙科先生曾于上世纪20年代担任过交大的校长。中山先生一家和交大都有很深情缘。

徜徉在老建筑之间,品读建筑背后的故事,触摸一块块红砖、青砖,忽然感觉时光仿佛、时空错乱,你好像会觉得盛宣怀、蔡元培、他们和你在同一个时空中活动,他们并未走远,才刚刚从这些建筑里走出,你还能望见他们高大的背影…

浙江今年高考作文题是人生要读有字、无字和心灵”之书,我以为这三本书在交大的这个校园里都能读到。有字之书自不必说。一幢幢老建筑都是一部部无字之书,你从中能读出盛宣怀的实业救国、教育强国”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振兴中华、强国强种”不仅如此,如果你够虔诚,你会感到他们实际上从未离开,他们灵魂依然寄身于这些建筑之间,你随时可以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他们能让你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不仅能读有字之书,还能读无字之书,更能读心灵之书,这才是交大的至美之处!这是一种超越了物质形态,历经120多年磨砺才得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是交大的灵魂,也是交大国内群雄的资本!

这种作为交大镇校之宝的精神财富既可以积累,也可以传承。在继教学院里听课,发现授课教师不仅学识渊博,更是全情投入,赢得满堂掌声。小门小脸小地盘的继教学院,亦不可小看。可见大学好坏真的不在大门,而在于!

百廿交大每个地方都透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精神之美。

建于1935年的仿古宫殿式大门

南洋公学最初牌坊式大门只能从画上去找了

中央公园

林荫路

老图书馆(1918)现为校史博物馆

图书馆背面

建于1910年的新中院

新上院

牌子上说中山先生1911年12月底赴任临时大总统之前来交大演讲,可能有误!有文章说中山先生是1912年12月来交大的。从盛宣怀1912年2月写给先生的信看,此之前先生应该还未来过交大

第一宿舍执信西斋1930

校训碑

总办公厅

体育馆(1925)

中山先生的塑像就在这个门里

大礼堂

中院(1899)

这里有块牌,您看仔细了

这里还有这块牌

中院背面

五卅纪念碑

日昝

新大门

校徽

继教学院主楼

北楼,我们在这听课

教师风采

宿舍

小门小脸好

徐汇校区体育馆中山先生像

强国强种—最给力的题词

强国强种—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徜徉

徜徉,释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徜徉花市,美不胜收或在海边徜徉。

校园

一般是指用围墙划分出某学校可供使用范围(包括教学活动、课余运动、学生和某些与学校相关人员日常生活)内的区域;出入口会有保安站岗。然而,也有一些学校是没有用围墙明显的划分出可使用范围,此时,一般习惯中教学及课余活动的范围也可称作是校园。

小孩鼻子流鼻血怎么办
汉森四磨汤治疗便秘
老人心肌梗死患者用通心络有作用吗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