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随笔编辑琐记六则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09-14

摘要:什么是?百度了一下: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类职业身份。指对作品等进行编写,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士,中文被称为“”或修改。属于一种职业。即然一种工作,成为一种职业,人天天昏天黑地的钻在方块字之间,难免会生出一些琐事。琐事琐记,才有了以下文字---- 【苏教授与石作家】

苏教授,苏庸平也。黑龙江省某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石作家,石佛也,天津专业作家。两人八、九月份先后来社团当起了。

一日,响起:“主编,你去来看看吧,这个石佛,在人家的编者按里咋没见一句好话呢?”巢中一在小窗告诉我。

我连忙找到载有苏教授文章的页面,只见苏教授写了一篇情感散文《雨夜情思》,正巧是石作家当班。按说教授写文,作家写按,一定会是相得益彰的珠联璧合。

岂料,石作家在编者按里写到:“散文的语言应该优美、简洁、凝练……两个有情人没有情感的细节,整体看来缺乏必要的剪裁……最后的不离不弃,应该是对开头提出问题的回答,中间部分要看到两个人感情纠葛的发展。真正让人感动的是细节的真实。文章虽然短,也应该具备启承转合。”

虽然在末了附上了句:“以上看法纯属个人之见。不妥海涵。”但全按却未见丁点儿溢美之词。

不过还好,只见苏教授颇有君子之风的回复:“谢谢你提出宝贵的意见。你的很辛苦!祝你健康快乐!”

谁写文章不愿被人夸奖? 巢里也有过,认为自己的文章别人给写的编者按不够好,直接在公屏上吐槽的先例。曹植的称谓“八斗之才,”不也是谢灵运用“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的美言夸出来的吗?

好在俩人儿没文斗起来,但谁敢保证他俩今后心无蒂芥?

我随即给石作家留言:“个人观点和看法,不是不能说,而是要看在哪说。凡负面的东西,还是写在评论里好。”

但未见他回复,或许忙?或许避而不答?不得而知。

我虽有权限可以更改他人编者按,但尊重的个人意见,极少动用过这个权限。

此后,两人倒也相安,我心想,此事过去也就过去了吧。

上月底,巢里在京要举行“八一征文”颁奖座谈会,俩人分别要从承德和天津赶来赴会,恐当晚不能返回。社长独上月楼给他俩订了一个双人房并告我。

心里一咯蹬,这不是“不是怨家不聚头。”吗?这俩人儿若话不投机在房间掐起来如何是好?我向月楼道出原委并表示了自己的心中忐忑。

“呀! 哪怎么办? 房间紧,好不容易才订上一间。不过,他俩儿一个教授,一个作家,苏教授有涵养,石佛也就是一个心直口快,人挺好的,不至于吧。”月楼答道。

是日,座谈会前,两人头一次相逢。经人介绍后,两人四目相对,很有礼节的握了下手并寒暄了下,并无异常。

只是我感觉,苏教授眼中似在说:“你就是那个石作家?”而石作家眼中也似乎在说:“你就是那个传说中的苏教授?”当然,这恐是我以小人之心在度两人之腹。

席间,两人隔坐,倒也相安。我远处观之,他俩的酒,谁也没少喝。

散会,门前众人话别。俩人略有些勾肩搭背状返回宾馆。

我心稍有释然,但到家后还是没完全落底儿。

响起。月楼:“刚才,我带着外孙女又去宾馆看了一下,也为他们俩儿明早走送送行,人家俩人由苏教授作东,小酒馆里聊得欢着那,都喝了一瓶白酒啦。”

我顿然冰释。

看来,酒还真是个好东西。文友,做不成,可做酒友。如果既是文友也是酒友,岂不美哉!

【山西人也犟】

巢中有一上月才加盟的女,名为山西杨蓉。顾名思义,山西人,名杨蓉。

此晋女,写作语言风格独特,晋地乡间俚语俗言信手拈来,文章精品亦占本人投稿十之六、七。用社长月楼的话说:“这人精品很多。”

每日照例转转看看,在已发表中看到她一篇《偷寐成梦》的散文。大概地浏览下,觉得文中有一句“半夜起身,她最后一次深深嗅过他的耳鬓之味,悄悄地推开门,走出房,步入电梯,不动声色的按下了‘1’字的按钮。”似有重复和多余。因原来我们在博客上就相熟,也未多想,便随手删之。

不料,未过半天,小窗频闪,这晋女在那边发问:“是您动了我的文了吧?为什么要去掉一句?”

“和前文意思重复,写文之忌。”

“我觉那才是点睛之笔……”

“前文似有了。”

“加上,一定要加上,加上才圆满。”

“必须加上?有点犟。”

“加上!”

那边丢下这两字,暂无声息了。但屏幕那一方一定有一双不容置疑的眼睛在注视着你。

人都说山东人犟,巢友林之林之,还对此写了篇拿了江山绝品的《“种”之种种》的散文。我看这山西人也差不了哪去。

只好将这段删掉的话,又还原了回去。

至今,我还在想,一篇近四千字的散文,少了这一句,会损害原文和本意吗?

不过,她的犟,是为文的认真和执着的犟,是对个人创作成果的自信和认可的犟。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一个人心浮动随波逐流的当下中,一个小女子能对自己精神世界中表达出的个人情感的文字,有着如此执拗的坚守,的确,难能可贵!

【职业病】

外出,和女儿在公交车站等车。有一宣传板立在身侧后,我只扫了一眼,便发现了问题。

那上边印着:“海淀区成管提醒:请不要乱扔垃圾……”

回身对女儿说:“你看这牌子,才十四个字,就来了一个白字,那个‘成’字。”

“老爸,你当当出职业病来了吧,咋走到哪看到哪呀。另外,数得还这么准,正好十四个字里出现一个白字儿?”女儿一旁嘻嘻地揶揄着我。

想想也是,前大半生净干些挥枪舞刀的行当了,老了老了,还摆弄起字了,还居然落下毛病了。

干一项工作太投入,往往会生些与其有关的“病”。尽管我只是一个比业余还业余的老编,一个没有编制、没有工资、没有“五险一金”、民间站自命的,但毕竟它也叫而不能出乎其外啊。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是七、八十年代有一位在报社工作了一辈子快要退休了的老,一次下去采访,长途客车行至半路休息,乘客们都下车活动活动,方便方便。这位老先生也下了车。旁边墙上贴张人民法院的《布告》,他定睛一看,发现布告上有不少地方标点标错了,这位老先生就不自觉地掏出钢笔,在布告上改错,由于精力太集中,发车的招呼声也没听到,等他老人家改好布告,车,早就开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老先生迂腐,这其实是一种“非典型性”迂腐,说它是职业病,不如说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

人的一生,无论干什么都应该有点认真精神,不论你是专业或业余从事某项事业和职业,有了认真的精神,最起码,会为做好一件事提供了基本保证,它同时也折射了你的人生态度。

不是这样吗?

【委婉式征婚】

一日晚,刚要关机下线,上一个女性韵味十足的名字在留言:“主编你好,我来群里已经很长时间了,一直在潜水观察呢。我从小就爱好文学,也喜欢喜欢文学的人。”

“什么叫‘喜欢喜欢文学的人’”。我回应了一个“?”。

“嗨,直接说吧,我就是想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

“那为什么不到征婚站呢?”

“也去过,但那里男的都不太靠谱,喜欢文学的也不多。

“那到这儿,就能?”。

“所以才想和你说,我想投篇小说,文字中能委婉的表达出我的意思来。不过,别人能看出来,你也能看出来,别把我的文章删了。这也是我今天和你说的中心意思。”

至此,我明白了她的想法。

但怎么让她得到一个既满意又不令她失望的答案呢?

记得当年 身处如此境遇时,冰心对她说过:“你不要找,你要等。”

我随手把这句话转送给了她,不过演绎成了“你在这儿找,不如还是等好。”

“嗯嗯,那晚安。”

不知我的答复让她不满,还是她自己打消了念头,直至今天,也未见她的小说投稿,人也没了踪影。

我自省:我说的有错吗? 缘分这东西,可遇而不可求,只能是等来的。

同时在心里也祝她,早日找到她的另一半。

【把柄】

部有规定:“任何人不得挑发、跳发来稿和同一作者同一日发稿二篇以上。”曾三令五申过,但仍有试水者。

一日,例行到后台查看,发现有一稿件越过前面六、七篇文章被垦荒者编发了。

我马上有了一种抓了到现行的感觉。当下在小窗问:“后来咋先发?”

“您说在说我吗?”旋即,那边头像闪动。

我说:“是的。”

“在作者前是有多篇,你看时间,他前面的作者已经发过一篇了,你想让我重复发吗?”头像继续闪动,语气中似乎有了反诘。

“哦,我再看看。”我的底气顿时不太足了。

屏幕上连珠似的一串儿字蹦了出来:“我是顺着看下来的,今天已经发过文的,就直接跳了过去,得调查才能批评!”

“哈,还真是,道歉一下。”我仔细查看后,“无奈”的表示了我的歉意。

“不相信人呢,还真去看了呀,伤自尊,您真认真,值得学习!俺下了。”末了,又蹦出了这一串爆豆儿。

额滴天哪! 这是在夸我吗? 不过好歹也给我留了点面子,如果说:“您老真认真。”让我该多情以何堪?

此后,我一直在想,凡事还真得调查仔细才能下结论,千万不能贸然行事冤枉好人,错杀无辜而留下把柄。不能把把柄留女人手中,尤其是眼中不揉沙子的女人手中。

只知道垦荒者是安徽某地的一名税官,她的干练、她的利索,她的娴熟的文笔,不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也是巢中一名当之无愧的好。

【同命相惜】

江山文学赵总,大约见过二、三次面,说不熟,也算熟,说熟,还不算太熟。前些天,社团“八一”征文颁奖,请他来做颁奖嘉宾。会后用餐,酒过三巡后,其实只有我喝点,他开车来不能饮酒,只喝茶,闲聊。

我问:“怎么样? 累不累?”

“别提了,咋不累,我每天十几个小时要在电脑前,天天都是后半夜才下线,能不累吗?”赵总面露一絲苦笑答道。

但我望他头发尚好,只是牙见疏,与我正相反。我是牙尚好,只是发见疏----脑袋总是很顽强的从头发中生长出来。我们俩儿不由同命相惜,一阵感叹。

继而又谈到古渡总编,他因腰间盘、颈椎病严重,大部分时间卧床,床上架一小板置鼠标、键盘,显示器挂在墙上,即使这样,他每天也工作十几个小时。

心里一震,进而一热。原来我每次见到社长独上月楼,我都不忘调侃两句,赔我头发一事。并言明:“我年龄渐长,头发是要掉的。但在巢里当个老编之后,脱发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以此证明我的索赔是有依据的。

但和人家古渡比,我胳膊腿儿还好,能走能撂地,为几根头发耿耿于怀而戚戚焉,这岂坦荡?

响,我和社团同行大慰上说了几句别的,末了他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多保重吧,老哥!”

“相互保重!”我用这四个字回敬了他。

当爱好,成为一种工作,成为一种职业,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命?

而有了共同爱好,命是不是也大抵相同?既然是同命,还是相惜好。

写在后面:十.一长假,京城的天儿非阴即雨,处处车堵人熙,今早上才好点。人宅在家中,于是才有了这些琐记。我以这些平铺直叙的写法和平实无奇的文字,即使未能让人感受到隐匿其中的沟沟壑壑、波波澜澜,但它确实是我们部里发生过的故事。我以为,平实的文字更能深入底层,直抵人心。

在这些文字发出前,我原本想逐一征求下,在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的意见,但又一转念,还是把未经他人干扰我思路的文字,原汁原味地端出来好。如同我们围座在饭店餐桌上,谁也猜不出下一道被端上来的菜叫什么名字。至于这些菜或好吃、或难吃,或咸或淡,只待众人评说了。

共 4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是一位职业的业余主编。说他是“职业”的,是他是我们文学社团部的当家人,说他“业余”的,是他没有编制、没有工资、没有“五险一金”的主编。能在平日的繁琐的工作中留心平平凡凡、平平常常的小事,并颇有感触地记录下来,可见作者的细心、精心、耐心、爱心。六则短文中,有四则反映的是编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和的,有两则是反映工作的辛苦和认真的。都是圈内的人,都是身边的事,所以写来真真切切,读来,热热乎乎。我们的部的们虽然散在四海,但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平常,实则精彩。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能留心记载,这个“部里的故事”一定会是大出彩头的力作。。:邵魁先生。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8:58:28 敬佩主编的态度、能力和为人。

回复1楼文友: 15:21:22 不必夸赞,每人都有长处,都值得学习,当然也包括你:)

2楼文友: 09:46:19 有据,有趣,有理的几则小文,看去似平铺直叙,内里却暗隐真心,好。写山西杨蓉那篇,貌似抑,实则扬,将鞭策隐在赞美中,嘿嘿,受用,奉茶。

回复2楼文友: 15:24:09 不管是好话、赖话,反正我是真心话。

楼文友: 10:02:25 新版部的故事,却少调侃而寓真情,看似闲来几笔,惟妙惟肖,深入人心,简直不知怎么说好了,看了的人自会体味。 风雨路,人间爱,江山情!这妩媚,这崎岖,这葱茏,都是我的风景!

回复 楼文友: 15:26:17 我看可做 部的故事 继集,给老曲也来点故事。

4楼文友: 10: :16 主编大人,杨蓉是咱战友,从内蒙打到山西的,接着看人家骑马打仗的风格吧。

回复4楼文友: 15:27:51 内蒙人?这个真不知,咋少见了粗犷的女汉子气呢?

5楼文友: 11: 4: 8 看了主编的《琐记》,颇有同感。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回复5楼文友: 15:29:15 也同感,没故事还不行,你也应出点故事:)

回复5楼文友: 15: 0:20 有同感,没故事还不行,你也应出点故事:)

6楼文友: 15:44: 0 第一次走进别人的文章,却是以〞得理不饶人〝的姿态,汗 哈哈,玩笑呢。树主编架不住人逗,俺只逗了一下下,就记俺〞仇〝了。俺们都是直性子银,可没当把抦,认真的人才可爱!我只觉您可爱呢!这篇文字贵在真!真情真诚真实真好!

7楼文友: 15:49:27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形形 ,由于自身的阅历,成长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等诸方面的不同,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具有一样的思想意识和对人做事以及处理方方面面的问题的水平都一样的。大家能有机会在雀巢相聚,也可以说是五百年前已经结下了不解的缘分。这里应该是互相学习互相切磋的平台,文学的缘分把我们聚到巢里来了,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专业作家也好,业余爱好者也罢;能对巢里的文学做出贡献都是朋友。大家取长补短,增长自己的才干,这才是最好的做法。

至于文学创作,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文学可以有三个层面:一,是文学创作,二,是文学鉴赏,三是,文学评论。这些都是很深的文学理论知识,不是就理解这三个方面就可以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死抱住文学理论不放,有的作家甚至没有学习过文学理论,而作品却写得很不错,相反,整天讲述文学理论的人也不一定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莎士比亚一开始就是剧团的打杂工,却成了世界空前绝后的剧作家;谁又敢保证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就懂得多少文学创作的理论呢?像中国当代作家长的赵树理、马峰等,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当然,我倒是希望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人也能够多学习一些文学理论,二者的融合将会使作品的水平有更好的艺术价值。

每一位作家也好,文学爱好者也好,他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他自己感情以及生活的再现,我们不可以用自己的观点去评判和抹杀,珍惜作者的劳动,尊重作者的写作,这是很重要的。一篇作品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否成为精品,我不希望朋友们总围绕着 精品 二字去做文章。这就像 在俄罗斯的发言中所说: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作者所写的作品,由于写作的背景、目的、情感以及创作的手法不同,就像文学的四大样式一样,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它们的样式不同,创作的手法也就不同,表现的主题也必然不同,不要用写小说的要求去对待散文或诗歌,也不要用写散文和诗歌的要求去对待小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我党的领袖毛泽东在10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方针。所有的文学爱好者都必然有自己的文学思路,不可能千篇一律,雀巢只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作品都有了,我们的巢才会越来越好。

写作也好,赏析也好,评论也罢,都与操作者本身有关,决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放之四海、放之亘古而皆准。人生活在世界上不是自己,因为有了更多的朋友,这个人才有了施展自己的机会和领地,大家互相携手,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何乐而不为?

以上仅是个人见解,仅供朋友参考。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复7楼文友: 04:50:04 读了苏老师的留评,颇有感触,也有许多同感。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文学,已经过去了筚路褴褛的发轫期或生机勃发的青春期,似乎好像步入成熟期了。人们已经看不到那些五花八门的旗帜在招展,也听不到有那么多狂热的口号在呼喊。由于互联的出现或兴起,各式各样的所谓作品,各式各样写作的人的出现,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快捷,数量和速度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在这样的文学形势下,杂草丛生,泥沙俱下。不希奇,不为怪。还是坚持自己的文学理念,老老实实地做一名小学生,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经典,不论是为文或做人,都会大有益处的。问好,节日,继续快乐!

8楼文友: 17: 7:12 同意苏老师观点:这里应该是互相学习互相切磋的平台,文学的缘分把我们聚到巢里来了,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专业作家也好,业余爱好者也罢;能对巢里的文学做出贡献都是朋友。大家取长补短,增长自己的才干,这才是最好的做法。

回复8楼文友: 04:52:50 没错,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才是正道。

9楼文友: 18:22:28 咋少见了粗犷的女汉子气呢? 昨天一定要退回的那篇 牵牛花 ,回去加了 凤仙花 ,《村花两篇》别具匠心拿个精品,那种认真较劲才叫女汉子气呢。

10楼文友: 19:14:17 【毛泽东是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方针】,前面的留言中有误,是键盘击错了。特此更正。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儿童厌食症的治疗

小儿厌食吃什么药好

儿童便秘的治疗方法

怎样在微信上开微店
云南生物谷产业怎么样
轻微心肌缺血症状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