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海燕是一首革命赞歌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14
《海燕》是一首革命赞歌,也是一首战斗的诗篇。高尔基采用象征艺术手法,借暴风雨前的自然景象和各种鸟类对暴风雨的不同态度,热烈歌颂了工人阶级先进战士的大无畏斗争精神,和革命者的无穷力量。无情地讽刺了卑劣自私的资产阶级政客们和小市民的市侩哲学,号召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起来迎接革命风暴,预示了黑暗统治必将崩溃,无产阶级革命终将胜利的前景。
作品一开始就写“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暴风雨正在酝酿,各种鸟儿都敏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象征着革命风暴到来之前,社会上各阶级和阶层对就要来临的革命风暴不同态度。“在乌云和大海之间”,“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乌云”——描写海燕迎接暴风雨的雄姿。作品还采用对比手法,用了海鸥、海鸭、企鹅作为辅助来反衬海燕,有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有的呻吟、有的乱飞乱窜、有的一听到雷声就吓坏了。表现出对暴风雨的恐惧。对比之下,“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这不仅揭露这些水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卑劣丑态,还揭示出这些水鸟与海燕两种根本不同的精神状态,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作品描绘暴风雨逼近时不可避免的激烈的战斗,概括了第一次革命风暴到来时的斗争形势。那些气势汹汹的乌云、狂风,象征着反动势力,汹涌激荡的大海则象征人民革命力量。那些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临近之前早已不知去向,只有高傲的海燕,由叫喊到高叫,“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作品从思想认识高度进一步表现了海燕的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预示着反动统治的灭顶之灾即将带来。海燕“在怒吼的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它预言着“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喊出了当时时代的最强音,只有强大的革命风暴,才能彻底摧毁旧制度,才能驱散乌云。作品从暴风雨步步逼近,层层深入地表现海燕的革命觉悟,既表现了它的勇敢、坚定,又表现了它具有远见卓识。结尾处欢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不仅表现它有彻底摧毁旧制度的决心,更表现它迎接革命风暴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有着内在打旋律和诗的节奏、诗的语言。高尔基采用了象征手法,把暴风雨前夕的自然景象的变化,各种鸟类的活动,都给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海燕》的象征手法还不指还不指是一般意义上的象征,虽然里面有象征、比喻,而是作为一种艺术的创作手法来说的,而是作为整个作品的形象表达方法来讲的。文中还运用拟人、排比、对比、烘托、反复等修辞手法,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那矫健、迅疾、无畏无惧翻飞于云里浪尖的姿态,表现了海燕这种勇敢、乐观、豪迈的战士性格。这“敏感的精灵”,不仅具有英勇无畏的战斗勇气,而且还具有深远的预见性和敏锐性的洞察力,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
共 12 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作品赏析,也就是一篇读后感。全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较为细致、深刻地谈了读过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后的感想。首先从总体上论述这是一篇革命赞歌、战斗诗篇,采用的是象征手法,接着概括了散文诗的主要内容、作品的主旨。在正文里,作者细致地论述了全文里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所起的作用,盛赞了海燕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英勇无畏、迎接革命风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后的概括,指出了全文的语言特征,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全文内容对我们每个人的鼓励。文章写得颇有气势,语言运用铿锵有力。感谢赐稿绿野社团,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1 楼 文友: 2015-05-09 18:4 :51 拜读佳作,感悟作者对散文诗《海燕》的深刻理解,编辑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出!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1 楼 文友: 2015-05-09 21:29:19 感谢您的点评,谢谢您的支持!三岁宝宝不爱吃饭是什么原因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能吃通心络吗海南牛皮癣医院哪家好
上一篇:婚托秋芊征婚遇到男婚骗多心眼
上一篇:1br一定是降生之前